江门日报讯 (记者/毕松杰) 昨日,记者从黄茅海跨海通道T5合同段项目部了解到,黄茅海跨海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黄茅海大桥中塔主墩顺利完成首根桩基础施工及混凝土灌注,深度达107.3米,成为打造跨海工程的“定海神针”。
据介绍,黄茅海大桥属于超大斜拉桥结构,拟采用钢箱梁三塔双跨斜拉桥设计,跨径72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桥。“黄茅海大桥中塔主墩高263米,最大直径达20米,为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结构需要,设计了40根群桩基础,直径3米。”黄茅海跨海通道T5合同段项目副经理高骏说。
专业人士前期勘察发现,黄茅海区域海底变化平缓。“桩基施工过程中会经过淤泥、黏土、砾沙、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等地质层。桩基施工需要钻入到完整中风化花岗岩层5米,桩基施工深度平均达到100米,施工难度在业内数一数二。”高骏说。
为了高质量完成桩基施工,T5合同段项目部不惜成本引入了国内先进的TR580旋挖钻机,极限深度可以达到110米,单台造价逾千万元,在每个主墩布置3台,还聘请了国内建设跨海工程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进行作业。
昨日清晨6时,众多施工人员刚连夜奋战完成二次清孔,便又马不停蹄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记者了解到,一次清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桩底沉渣的厚度,沉渣合格后才可以放钢筋笼;二次清孔时,泥浆比重与含沙率都达到要求。这时要立刻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施工质量。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隔10分钟,就能见到一辆混凝土运输车辆驶入到黄茅海大桥中塔施工平台,经过技术人员二测检测后,随即向首根桩基内源源不断地倾注混凝土。据计算,单根桩基总混凝土量就超过600立方米。
据了解,黄茅海大桥处于纯海洋腐蚀环境,在干湿交替下,高低潮对钢筋混凝土具有强腐蚀性。“为了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我们采取了C35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将矿粉、粉煤灰等与水泥混合,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有效抵抗海洋中氯离子等有害离子的渗透腐蚀。”T5合同段项目部工地试验室负责人候旭说。
记者还了解到,黄茅海大桥中塔主墩每根桩基钢筋笼耗钢量达80吨。对此,施工方在不到10公里外的地方建设了占地超过2万平方米的钢筋智造中心,以工厂化数字生产管理系统,打造“智能化”的“流水线”,大大减低人力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进行钢筋加工,确保钢筋产品的尺寸和精度等,让生产中的错误几乎降低到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