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印发
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
“一南一北”两因素导致气温偏低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 年 1 月 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气候中心解析极寒天气
“一南一北”两因素导致气温偏低

    据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6日早上,寒潮如约而至,北京气温-10.6℃,呼和浩特-25.2℃。强冷空气将继续深入,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将创入冬新低。

    去年12月底以来,冷空气轮番来袭,大江南北一起喊“冷”。这是不是传说中的“最冷”冬季?今冬还会有多冷?记者6日专访了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权威解析极寒天气。

    宋连春介绍,总体上看,入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4.4℃,较常年同期偏低0.6℃,为自2000年以来的第6冷,2013年以来第2冷。

    眼下是隆冬时节,尤其1月中下旬全国气温处于全年最低的阶段。可以说,我们现在经历的,正是这个冬天最冷的一段时间。

    气候变暖导致气候更加不稳定

    气候受多重因素影响。宋连春表示,今年冬天比较冷的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两大因素导致的。

    第一就是北极海冰。

    北极可以说是冷空气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极海冰为历史上第二少。”他说,海冰少,就意味着北极温度高。北极上空的极地涡旋,本来起着将冷空气锁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极温度升高,海冰减少,极地涡旋就会减弱,冷空气会随之南下。这是强寒潮发生的背景。

    从监测情况看,这个冬天北极的极涡比较弱,非常有利于冷空气从高空一路南下入侵。

    极地冷空气南下会有两个走向——欧亚或北美洲。目前来看,今冬北美洲气温并不低,冷空气偏向欧亚地区,包括我国在内的欧亚地区降温幅度很大。

    第二个原因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目前处于发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有明显影响。

    宋连春说,一般而言,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全球暖冬概率较高;受拉尼娜事件影响,冬季全球温度偏低的概率较大。

    拉尼娜事件会有利于冷空气从高纬度地区南下,同时,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也会发生变化,难以阻挡冷空气南下。

    全球气候变暖了,为什么寒潮还这么凶猛?

    宋连春表示:“并不是气候变暖,就没有寒潮了。”

    实际上,气候变暖导致了气候更加不稳定,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其中,寒潮也是一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因此,冬季平均温度比常年偏高,极端的寒潮天气过程,两者同时存在正是气候变化典型的响应。

    “我们要高度重视气候变暖带来的气候风险。”宋连春说,比如强寒潮会影响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做好足够的应对措施。他提醒,全社会一定要树立气候风险意识,要提早防范、提早应对气候灾害带来的风险,减少损失。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