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专题
上一版3  
探索法治建设的“牛江经验”
在琅哥村“乘风破浪”的第一书记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 年 1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牛江镇实施软硬件“双提升”工程、构建立体式宣传阵地……
探索法治建设的“牛江经验”

牛江镇在推进冯如文化精品线路建设和乡村治理中,融入法治元素,指导和推动昌梅村深入开展文明创建。

    2020年,牛江镇昌梅村被选为“江门市市县共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并成功创建成为“广东省文明村”,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昌梅村新农村建设大提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昌梅村创新提出‘以地捐建’的模式,即村民们捐出自己的旧房、危房或村中的猪舍等来配合村里的建设。”昌梅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在村委会党员、干部及村中老党员的发动之下,此举得到了村民们的响应,不到一年时间便完成了村子的规划及建设,而这其中“公开、透明、依法”成为昌梅村乡村振兴工作重要的助推力。

    “一切事情都要依法进行,所有决策和细节都要在阳光下进行,让村民们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在昌梅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牛江镇党委、政府有关负责领导及昌梅村党员干部积极到村里开展法治宣传,让村民们懂法、守法,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和法治意识,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

    “法治”,是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重要因素。当前,牛江镇正在创建“广东省法治宣传示范单位”,“法治”是重要的牛江“基因”,近年来,牛江镇紧紧围绕“法治牛江”建设目标,实施软件、硬件“双提升”工程,点、线、面结合筑起全方位宣传阵地,创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牛江法治模式,探索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牛江经验”。

    党建引领 以村为基 培育法治示范“小阵地”

    近年来,牛江镇着力培育基层法治村级阵地,建设一批文明法治示范村。当中,牛江镇外出人员众多,是恩平市著名的侨乡,牛江镇结合侨乡特色,打造了“平安模范村”西盛村。

    西盛村是典型的华侨村,村里常住人口220人,外出乡亲则有350多人。其中,已故恩平著名企业家、慈善家吴年乐是该村的代表人物。吴年乐作为西盛村发展的带头人,1992年回乡捐资建设了文化楼、修缮了村道,并帮助贫困乡亲、资助贫困学子。在他的带动下,该村其他华侨纷纷加入到建设家乡的队伍中来,为家乡各项事业发展出资出力。

    与此同时,西盛村的村风民风也开始有了巨大转变。“吴年乐先生不仅带领大家谋发展,而且在为人处事方面给村里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村民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大家开始变得团结起来,互帮互助,村子才发展得更快。现在,我们村集体年收入超过10万元。”西盛村村民吴惠明骄傲地说,基层矛盾大多数是“贫困”所致,西盛村经过几年的团结拼搏,经济发展起来了,特别是年轻一代看到了发展希望,大家对家乡各项建设非常理解和支持。

    牛江镇通过指导完善西盛村村民共商共治机制,订立村规民约,加强对村内外乡亲的法治教育,基本达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使西盛村连续20多年实现“五无”(即无人员上访、无治安问题、无吸毒贩毒人员、无邪教人员、无上访案件),成为名副其实的“平安村”。

    另外,牛江镇还结合民风民俗,打造“守法示范村”水龙村;结合文明创建,打造“省级文明村”昌梅村。其中,牛江镇在推进冯如文化精品线路建设和乡村治理中,融入法治元素,指导和推动昌梅村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提升村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法治意识。2019年,牛江镇以冯如文化(冯如故里)为主题成功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警民共建 凝聚合力

    打造平安创建“大阵地”

    打造人防“护盾”,实现群防群治全覆盖。牛江镇整合镇、村等资源,成立恩平市第一支镇级治安联防队,以“白天+夜间”“步巡+车巡”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镇居民区、企业、学校开展全域巡逻防控,大大提高了群众的见警率。同时,在重大节日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日常管理和巡查,让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

    建设技防“利器”,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为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牛江镇在全镇各自然村、主要场所等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500多支,在恩平市率先实现自然村视频监控全覆盖。2020年,该镇各村(社区)的摄像监控视频信号直接接入镇综治办视频联勤指挥室,实行统一调度,强化管理。

    构筑和谐“核心”,实现调解结构全覆盖。牛江镇首创“第一书记调解室”,组建法治宣讲队,在全镇实现调解机构全覆盖。目前,“第一书记调解室”和法治宣讲队已成为群众解决纠纷问题的主要选择,彰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成效。值得一提的是,莲兴村“老村长”冯华彪,在古稀之年依然热心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释法,为村民排忧解难,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创新措施 精抓细做

    建立学法普法“新阵地”

    建基地,抓实“学生娃娃”法治教育。牛江镇依托方寿林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打造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为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以及党员干部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教育,近2年来已培训党员干部、学生39批次14500多人次。2019年,该基地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建平台,抓紧“重点人群”法治宣传。牛江镇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全力打造集农技戒毒、社区矫正和精准扶贫等功能“三合一”的“小康农场”,创建“政府指导+社工服务+公司运营”的模式,为社矫、社戒、社康人员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提供服务。自农场建成以来,已举办农技培训班18场,先后有13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成功戒除毒瘾,回归社会。广东省禁毒基金会将“小康农场”这种创新帮扶模式在全省进行宣传推广,在农场内成立广东省社区戒毒(康复)学员培训牛江基地,并支持210万元用于农场扩大建设。

    建公园,抓好“社会大众”法治熏陶。牛江镇将创建森林小镇工作与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相融合,致力打造火煤岭省级法治文化公园,让群众潜移默化接受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意识。目前,该园已成为圩镇及周边群众最为喜爱的休闲学法、健身识法、养生懂法的场所之一。

    随着牛江镇法治宣传措施的不断完善,法治文化阵地的不断建立,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政府依法行政、社会尊法崇法、人人学法守法的“法治牛江”目标逐步成为现实。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周晓营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