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面推行林长制
广东成立网络安全110
空间站核心舱春季发射
2021年春运规模或显著低于常年
意大利一女性2019年11月已感染新冠病毒
处方流转与网售处方药并不等同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 年 1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0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阶段,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其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生态”成为高频词。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意义重大。

    “十三五”以来,为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污染治理力度、监管执法力度大幅增强,先后出台多项环保政策、法律法规,从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防控,坚决扭转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趋势。2019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43%和73%,重污染天数下降81%。我国的污染防治方式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拓展、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所确定的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中设置了28项指标,其中15项预期性指标完成程度超出预期,13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而且13项约束性指标中的8项指标提前一年完成。

    但公报也指出,“生态环保任重道远”。为此,《建议》提出“十四五”期间,我们的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同时,《建议》也规划了2035年远景目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中外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告诫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短期的、不可持续的,只有坚持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并且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走出一条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打造绿色生产方式。要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继续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产能,这也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要求,是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是绿色生产方式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能源供应仍然主要依靠煤炭,未来要加大力度发展光伏发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同时继续加大煤炭去产能工作。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要促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良好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遏制攀比性消费、浪费性消费、不合理消费;大力倡导错峰出行、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全面严格实行垃圾分类制度。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十三五”期间,我国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同时全面提高了监管执法力度,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实践证明,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切实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另外,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安全被纳入总体国家安全体系,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守住生态安全边界,用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成就。

    改革进入新阶段,“十四五”的蓝图正徐徐展开,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新时期“蓝天白云长留,绿水青山永驻”的美丽中国定会如约而至。

    (秦婧 作者系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