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共建文明城市 共享品质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明用餐成市民日常生活习惯
江门律师接力传唱“文明之歌”
用实际行动坚守公益路
接力传唱文明歌 齐心共建文明城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 年 1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持续推进文明餐桌体系建设
文明用餐成市民日常生活习惯

使用公筷已成为市民用餐共识。 任晓盈摄
不少市民都会自觉将剩菜打包。 张华炽摄

    □ 江门日报记者 张华炽

    “您好,您这桌三个人,点这么多菜是吃不完的。”在篁庄社区亮庆餐厅,经理陈丽贤正在对客人尽心劝导。“我们会打包回去的,我喜欢这里的出品。”客人表示会打包,陈丽贤才给客人下单,并表示:“谢谢您的支持,文明餐桌,从点滴做起。”

    文明餐桌是倡导勤俭节约、规范餐饮服务行业文明就餐行为、构建安全卫生饮食环境的全民参与性活动,是向全市餐饮行业、全体市民发起“文明用餐、光盘行动、节俭惜福”的倡议。近年来,我市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强化服务培训、建立长效机制等多项举措,持续从细微处推进文明餐桌体系建设,让不浪费、用公筷公勺逐渐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

    餐饮行业

    全力推广文明餐桌行为

    近日,张女士家中老人病愈出院,来到亮庆餐厅就餐。出于对老人身体健康考虑,在服务员与大堂经理的推荐下,一家人点了几个清淡而有营养的菜。“麻烦等会儿拿公筷来。”老人主动要求。“放心,叔叔,我们这里是主动提供公筷公勺的。”老人话音未落,已经有服务员拿出颜色不同的公筷公勺放在一旁。“好!”老人为之点赞。

    为什么会主动要求公筷公勺?老人向记者表示,他在医院里天天可以看到关于文明餐桌和公筷公勺的宣传单张与电视广告,不知不觉就入脑入心了,不用公筷公勺,反倒有些不自在。一家人就餐结束,餐厅服务员上来建议打包,张女士一家从善如流,并另外打包了一个菜,带回去第二天加菜。

    陈丽贤说,餐厅很早就响应号召推广文明餐桌行为,也一直在主动劝导客人使用公筷公勺,“大多数人会用。”她表示。另外,有关部门也会来开展相关宣传资料的张贴与派发,“我们的员工对文明餐桌和公筷公勺的了解可不少。”她说。

    在蓬江区和兴广场,一家开业不久的火锅店成了一处网红打卡地。除了其别致的装修以及明星效应外,该火锅店推出的小份菜也让顾客十分感兴趣。“平时去吃火锅,容易浪费,有小份菜,能满足自己的馋虫,而且不浪费。”自称火锅吃货的刘海东说。据了解,目前我市多家餐饮店均推出了半份菜、小份菜,受到不少消费者的热捧。

    社区

    多举措宣传文明餐桌

    除了餐饮行业,记者走访发现,我市各社区都从细微处着手宣传文明餐桌。“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机会进行宣传,例如我们在垃圾分类宣传里也能宣传文明餐桌。不浪费、不铺张的文明餐桌行为,不但可以避免浪费,还能给自家垃圾分类‘减负’。”天龙社区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上月,怡康社区计生协、怡康社区妇联联合中天国际艺术幼儿园,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珍惜粮食、不铺张浪费的好习惯。活动通过带领孩子们到社区种植园中采摘玉米,通过劳动获取食物,切实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觉养成拒绝浪费、反对浪费的饮食观念。

    “张贴海报、发送文明餐桌倡议书是常规动作。”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宣传文明餐桌是一件持之以恒的工作,“不能说马上就能见到效果,但是会潜移默化,逐渐让人们养成习惯。”

    在白沙市场,正在买菜的居民赵先生表示,现在买菜和以前不一样了。“过去小孩从外面回来,就会买很多鱼虾蟹,每次都吃不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在他回来了,我们买菜也会量食而行,孩子反而觉得这样不错。”赵先生说。

    部门

    让文明餐桌成为健康“新食尚”

    市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拒绝滥食野味、深化“光盘行动”,不仅是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更彰显了社会责任,有利于保障全面复工、复市阶段的安全用餐、文明用餐。宣传标语贴起来,公勺公筷摆上桌。如今,江门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和市民积极响应使用公勺公筷倡议,践行文明就餐理念。

    该工作人员介绍,早在去年3月份,我市就发布“公筷公勺行动”倡议书,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引领用餐风尚。省商务厅、省文明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也于去年5月份联合印发《“公筷公勺”使用标准指引(试行)》的通知。

    “使用公筷公勺、深化‘光盘行动’等意识在我市已逐渐深入人心,更成为餐饮服务单位的餐桌标配,成为‘健康新食尚、餐饮风向标’。”这名工作人员说。

    相关新闻

    蓬江区

    让文明餐桌理念深入人心

    “大部分顾客都是吃多少点多少,基本上都能光盘!”新之城一家茶餐厅老板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不光老年人,年轻人群体也很少浪费,文明餐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连日来,记者走访蓬江城区多家餐馆发现,店家都在门口或餐桌等明显位置摆放或张贴了倡导文明用餐的宣传海报和桌贴。

    在万达广场一家火锅店,市民马先生点餐时只点了用餐人数一半的菜量。“以前每次吃火锅都点得多,实在有点浪费,看到桌上贴着文明用餐的宣传语,都很不好意思。现在我们一般都先点一半,吃完不够再点,这样每次都能刚刚好!”马先生说。

    在新之城的一家素食自助餐店内,正在用餐的郭琳一家人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用餐理念,“越是在吃自助餐的时候,越要约束好自己!我们大人的原则是一块都不剩,孩子看到了也会很自觉照着做,他们在学校里也是这么做的!”郭琳表示。

    蓬江区科工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该局工作人员深入饭店、农贸市场等场所,宣传文明用餐、反对铺张浪费及防疫安全知识,号召餐饮企业树立责任担当,做“公筷行动”的示范引领者。

    近日,该局还印发了《蓬江区推动文明餐桌普及化工作方案》,压实各部门的职责,要求各部门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市民培养勤俭节约、文明用餐的良好习惯。目前正在印刷超过4万份宣传海报、餐台贴、PVC海报等宣传资料,接下来将派发到各餐饮经营户、单位食堂,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让“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区营造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围。 (胡晴晴)

    高新区(江海区)

    文明用餐成新风尚

    近日,记者走访高新区(江海区)发现,该区文明用餐氛围浓厚,大部分消费者有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更有不少市民将打包贯彻到底,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回家吃,点餐宁愿点少也不点多。

    “文明餐桌其实不是新鲜事了,辖区很多餐饮企业都已加入这一行动中。”江海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对该区文明餐桌行动的推进很有信心。记者在走访中印象深刻的是,“光盘行动”等海报、标语在各商场、餐饮店随处可见,食客们点菜、用餐时都能留意到。其次,无论是酒楼还是小饭店,经营者的文明、卫生意识较强,多数能佩戴口罩、戴手套。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顾客用餐时大多能做到文明用餐,按量点菜、剩菜打包的现象也很普遍。“帮顾客点餐时,大家都会有文明就餐不多点的意识,不够再点。”江海区嘉禧酒楼主管潘先生告诉记者,他明显能感觉到文明餐桌新风尚带来的变化,铺张浪费的现象少了很多,现在顾客吃不完的菜品基本会打包带走。

    近段时间,为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高新区(江海区)文明餐桌行动深入开展,江海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明办联合各相关部门陆续开展了多次餐饮服务经营场所文明餐桌联合督导行动。同时,统一印制了公益广告宣传牌、文明用餐标识等宣传物品,发放江海区餐饮企业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倡议书,督促各街道及时派发到辖区内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

    江海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明餐桌行动将继续保持常态化,同时会继续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加强市民文明就餐、安全饮食相关意识,倡导节俭、文明、健康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 (李雨溪)

    新会区

    营造文明用餐良好氛围

    “一般都会视聚餐人数来点菜。”“如果有吃剩的菜都会打包。”“多人聚餐时习惯使用公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会人已逐渐形成文明用餐、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自觉成为“光盘行动”的践行者。

    近日,记者走访新会城区部分餐饮门店发现,在大厅及各个包间的显眼位置都张贴了“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文明用餐,从一粒米开始”“美好侨都,邑食无忧”等温馨提示标语。

    在圭峰山风景区的御景酒店,酒店中餐馆楼面负责人郑小姐告诉记者,服务员会根据顾客人数主动引导顾客适量点餐。如果顾客点单时超出了正常菜量,服务员会提醒顾客菜品过多,是否需要删减部分菜品。“一直以来,酒店都倡导市民形成文明用餐习惯,我们在餐厅显著位置张贴了不少文明餐桌宣传海报。”郑小姐说。

    文明餐桌不仅体现在市民自觉践行“光盘行动”,还体现在使用公筷、文明用餐上,“使用公筷已经成为我们出外吃饭的共识。”市民芳姨表示,只要是3人以上的饭局,都会要求服务员加几双公筷,大家吃得卫生、吃得安心。

    据了解,新会区相关职能部门带头践行文明餐桌行动,并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市民培养勤俭节约、文明用餐的良好习惯。“我们已发动全区餐饮企业加入文明餐桌行动,要求他们在突出位置宣传节约粮食、文明餐桌,主动引导顾客适量点餐,避免造成浪费。接下来,科工商务局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让‘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区营造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围。”新会区科工商务局商贸流通股股长吴兆荣表示。 (任晓盈)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