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使命,而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一路走来,江门坚持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和“五级书记遍访贫困户”责任机制,深化“三级结对”“四级挂扶”帮扶机制,持续加大实施“11+3+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5097户16659人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并如期退出,扶贫工作连续4年在省考核中被评为“好”的最高等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站在新起点上,我市将对标新要求,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为开启新征程积蓄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即日起,本报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这份厚重的脱贫攻坚江门答卷。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毕松杰
每当深夜回到宿舍,看着窗外星星点点的灯火,台山市广海镇城北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晶新时常陷入沉思:“自己将妻子和3岁的孩子留在城市,一个人来到这里,何苦呢?”他想起上次离家时,孩子抱着哭着喊着不让他走的样子,心中涌起一阵愧疚。
可是,张晶新始终无法放下自己心中那份使命和责任,每次都会被另一个自己说服:“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很有感情,而且这是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我很希望给老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一年多前,张晶新响应江门海关扶贫号召,告别妻儿,成为城北村驻村第一书记。他入户调查、开展危房改造、建立扶贫车间、搭建网络销售平台……打出脱贫致富“组合拳”,化身城乡纽带,将发展新思路带到村民家门口,为城北村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帮助村里2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
引电商
打造闭环“造血”帮扶模式
“城北村有27个自然村,31个村民小组,以水稻种植和鱼塘养殖为主。2018年,该村集体实际收入仅2万多元。”张晶新表示,城北村是广海镇典型的纯农业村,如何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壮大村集体收益是关键。
城北村地处沿海平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拥有成片水田。该村种植的水稻品种——象牙香粘,口感软滑可口、香味浓郁,过去却“养在深闺人未识”。“以往未经精细加工,附加值低,农户收益不高。”张晶新分析,仅靠传统销售模式,农户难以增收致富。
经多次论证、研究后,张晶新决定“牵手”电商企业。他与村委会搭建了“电商企业+平台+村集体+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由电商企业收购农户手中的农产品,通过深加工、包装和平台的渠道优势进行网络销售,部分利润返还给村集体。
如今,城北村已与台山市格律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格律诗公司依据稻谷品种、质量而定价,然后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从大耕户手中收购稻谷,最后负责大米的加工、推广和销售。“在此过程中,格律诗公司每销售1斤大米,便向城北村委会返利1毛钱,用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形成一个完整闭环的‘造血’帮扶模式。”张晶新表示,近半年以来,企业累计销售大米逾4.5万公斤,直接为村集体增收约1万元,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广广海特色咸鱼,打造特色农产品的同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是张晶新攻关的又一重点。走访期间,张晶新认识了经营手工红茶的曹集平。曹集平是土生土长的城北村人,2018年返村创业。“茶场茶叶销路越来越好,我想招募人手扩大规模。”曹集平说。张晶新随即引导他雇佣本村贫困户,既帮贫困户赚钱,也能帮茶场扩产。目前,曹集平经营的茶场雇佣采茶工人8人,均为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每人一天下来能赚100—150元。
强教育
为学校添置“金钥匙讲堂”
每天放学后,城北村振华小学二楼的图书角,都会吸引不少学生在此看书。据了解,图书角由江门海关帮扶修建,拥有1700多册图书,内容涵盖国内外名著、诗歌精选、中外童话故事、现代文学书籍等,让学生们不再需要到8公里外的镇上买书。
振华小学是城北村唯一的小学,学校各类设施设备十分老旧。“以前我们连一个像样的舞台都没有!”校长许国林回忆,以前每次举办朗诵比赛,学生们只能在露天操场表演,冬天冷,夏天热,不但学生受罪,麦克风的音效不佳也让表演效果打了折扣。
张晶新走访了解情况后,马上联系所属的江门海关。江门海关随即组织全体干部先后捐款近32万元,为振华小学捐建了配备大型LED屏、电脑、空调,可用于网络教学、云端培训的“金钥匙讲堂”,以及更换全体教师办公桌椅,购置学生桌椅300套。此外,江门海关还开展奖学助学活动,至今已奖励20多名优秀学子。海关干部还与村里3名家庭困难学生组成长期结对帮扶关系,直至他们完成学业。
许国林表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打了一支强心剂,也让学生有了更好的学习条件。
改危房
圆了贫困户安居梦
村里的贫困户冯婆婆年过七旬,老伴早已过世,儿子20多年前不幸离世,女儿出嫁。孤苦伶仃的她长期独自住在一间屋顶漏水、四处透风、墙体剥落的村屋。恶劣的居住环境,加上早年丧儿的心结,让她常常夜不能寐,生活非常苦闷。
了解到冯婆婆的情况后,张晶新立即和广海镇有关部门研究,按有关文件规定,将冯婆婆家纳入扶贫危房改造对象,多方筹集资金,于去年对冯婆婆的房子进行了修缮。
张晶新和村里的干部还经常给冯婆婆送来米、油、菜等生活必需品,和冯婆婆聊天,尝试开解她。“以前屋里漏水,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现在下雨天也不怕了,村里的干部还经常来陪我,生活好了很多,真的要感谢党和政府!”温暖的关怀让冯婆婆感激涕零。
此外,张晶新通过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对点帮扶单位支持、政府及村委会支持与贫困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为4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16户贫困户完成旧房修缮,彻底解决房屋漏水问题,让居住环境大幅改善。
张晶新的扶贫故事只是一个缩影。2019年起,我市启动实施“百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从市、县、镇三级选派24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冲锋在五邑大地扶贫一线,写就一本本动人至深的“扶贫日志”,成为中央政策的落点,精准扶贫的支点,以及精准扶贫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