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群众稳定增收的根本。
去年以来,新会区把稳就业作为重要工作,精准做好就业服务,加大稳企减负力度,扩大就业规模,大力发展“三项工程”促就业,让就业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全区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文/图 张奕维
稳企减负 企业车间生产忙
江门市山子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子玻璃)的生产车间里,玻璃生产流水线上机械轰鸣,工人们车间内穿梭,忙着切割、打孔、磨边……
“在疫情之初,山子玻璃和其他企业一样,非常着急。国家帮扶措施出台后,新会区政府、人社部门积极主动开展涉企对接帮扶工作,在帮助企业落实防疫物资采购和协助工人返岗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作用。”山子玻璃厂长刘丹介绍道。
2020年初,国家、省、市、区出台了很多扶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新会区及时整理出扶持政策汇编,按照企业类型,主动、精准地推送给企业。
同时,新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开展政策宣传,主动靠前服务,贯彻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少减员的受影响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山子玻璃是受惠企业之一。
“此前返还的94.58万元失业保险费已到账。近段时间,国家出台了社保费减免政策,新会区人社局第一时间进行了宣传,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且,申请办理稳岗补贴和受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操作简单,程序简便,过程顺畅,非常快。”刘丹点赞道。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区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创业类补贴、疫情期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补贴等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补贴共1991.687万元,受惠9601人次,受惠企业1352家次;为1572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共1935.2万元,涉及企业职工85405人;为24家企业返还受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费4858.8万元,涉及企业职工5805人。
精准帮扶
群众“饭碗”端得稳
“家里有两个孩子,还有老人家。现在一个月能拿1700多元固定工资,比以前好多了。不上班的时候,我就陪陪家里人。我现在的目标是好好挣钱,让儿子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今年46岁的会城街道居民陈永勤说。
陈永勤是会城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初,由于疫情,陈永勤所在公司裁员,他下了岗。陈永勤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会城街道办得知这一情况后,联系了会城街道人社所。会城街道人社所根据陈永勤的就业意向和实际工作能力,优先为他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推荐他到会城新胜日用工艺品厂从事保安工作。2020年6月8日,陈永勤正式上班。
陈永勤的故事是新会区开展就业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悉,2020年,新会区全面摸查本地户籍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和就业意向,建立动态实名台账,实施精准帮扶。2020年,全区共建立28个扶贫就业点,带动扶贫对象就业5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61个,安置扶贫对象就业35人。同时,新会加大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2020年,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33308人次,实现就业1638人。
“三项工程”发力
稳就业保民生
“我以前在公司做文员,工资不高。当得知新会举办免费家政培训后,我第一个报了名。依托培训班里学到的技能,我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如今一个月能拿5000元左右。”家住新会区的黄艳红说。去年11月,她参加了新会区总工会家政服务员技能培训班,接受了家庭礼仪、家庭保洁、家庭布置和装饰、家庭餐饮、衣物洗涤等方面的培训。培训期间,因表现出色,她被一家家政公司相中,顺利签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家政服务人员成为“香饽饽”。当前,新会区越来越多人通过参加家政培训,找到了一条就业增收的好路子。
2020年11月,南粤家政(江门)护理学院在新会技师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据悉,“南粤家政”工程重点实施母婴、居家、养老、医护服务4个培训项目。新会技师学院通过素质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岗前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提升学生从业技能。
“之前,学校已经有家政相关的专业,用人单位对我们的学生都非常满意,我们有信心办好南粤家政(江门)护理学院。”新会技师学院副院长肖丽红说。
据介绍,“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是具有广东特色的民生工程,也是促进就业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新会区以同等力度推进“三项工程”高质量落地见效:启用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新会陈皮风味菜”研发中心,实施“葵乡名师名厨”人才培育计划,新会技师学院与广东中车、李锦记等21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校企政携手,促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广东技工”工程,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已培训新型学徒352人;大力实施“南粤家政”工程,承办全市首届“安心家政节”暨南粤家政乡村行启动仪式,加快培育家政人才队伍,成立南粤家政(江门)护理学院,指导新会技师学院与新会区养老中心共建“南粤家政人才联合培养单位”,2020年全年培训“南粤家政”相关人员14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