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26日,鹤山市十五届人大八次会议召开。会上,鹤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聂加伟代表鹤山市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系统回顾了“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和2020年鹤山市政府工作情况,擘画了“十四五”时期发展蓝图,部署了2021年工作任务。
    “十三五”时期、2020年鹤山市政府工作取得了哪些亮点成绩?“十四五”时期描绘了怎样的蓝图?2021年有哪些新举措推动新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文/杨光明 谌磊
    “十三五”时期 鹤山发展实现七个“新”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连续四年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五年年均增长达到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居江门前列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五年年均分别增长8.2%、14.3%、6.8%、2.9%和7.8%
    融入大湾区迈出新步伐
    ●珠肇高铁在鹤山设站并先行动工,广佛江珠城轨纳入近期实施项目
    ●完成交通基础投资66.1亿元
    ●江门大道北(鹤山段)、国道325改线工程、滨江路等城市主干道建成通车,城市框架有序拉开
    ●沈海高速改扩建、江罗高速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38.5公里
    ●珠西物流中心引入盐田港、中铁等战略投资者,完成江门北站300万吨货场扩建,普洛斯、维龙、嘉民等国际物流企业相继进驻
    ●鹤山工业城列入国家开发区目录和省产业转移园,成为省级高新区,共和镇入选国家综合实力千强镇
    现代产业体系树立新标杆
    ●“十三五”时期共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193个,计划投资额达1173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104家,世运电路成为首家在上交所上市的江门企业
    ●新增外资企业149家,利用外资3.78亿美元,水暖卫浴成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技改投资年均增速达30.6%
    ●高新技术企业和省市级创新平台达216家和247家,均比2015年增长4倍
    ●R&D占比达2.92%,比2015年翻一番
    ●认定江门市高层次人才992人,数量居江门首位
    城乡协调开启新里程
    ●成功创建省文明城市,提前3年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
    ●投入74亿元提升城市品质,基本完成城区主干道优化改造,改造老旧小区10个
    ●市文化中心建成为鹤山新地标
    ●启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咏春、龙狮、龙舟三大城市文化品牌成效初现
    ●大雁山风景区成为鹤山市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成功引入华侨城古劳水乡等龙头文旅项目
    ●创建116条干净整洁村、94条美丽宜居乡村,实现镇村公园全覆盖
    ●每年投入超2500万元用于全市1110条自然村村道、农厕的保洁
    ●建成“四好农村路”119.5公里,全面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宅梧、双合成功创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鹤山红茶”“鹤山粉葛”获国家地理标志
    ●茶叶产业园纳入2019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
    “三大攻坚战”扛起新担当
    ●全市736户2284名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现稳定脱贫,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21088元,是2015年的3倍
    ●对口帮扶龙州模式成为粤桂扶贫新范例
    ●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8.5%,创“十三五”时期最好水平
    ●沙坪河整治工程入选“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创建入选“国家森林城市”
    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
    ●全市民生支出达148.5亿元,年均增长12.7%
    ●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2万人
    ●预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8%,高于GDP年均增速
    ●新建中小学校8所,新增学位1.1万个
    ●新增公办幼儿园10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50.6%
    ●启用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7个教育集团
    ●全市镇级基层卫生院紧密型“医共体”运行
    ●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使用
    ●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比2015年末翻一番
    ●构建“党建引领+N”社会治理体系
    ●共和来苏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构建大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政府效能实现新提升
    ●在江门率先实现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登记,开办企业1天办结,市场主体数比2015年末增长52.9%
    ●在全省率先启动集成审批改革,工业项目“拿地即动工”实现常态化
    ●创新投融资模式,PPP入库项目数量和规模位居全省前列
    2020年五张“成绩单”
    2020年,鹤山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完成鹤山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亿元、增长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十件民生实事已全面完成。
    坚持科学谋划,“双统筹”步伐越走越稳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疫情防控等级持续为低风险地区
    ●快速启动企业复工复产,出台系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措施
    ●新增减税降费8.93亿元,发放小微企业优惠贷款52.9亿元,减免社保费5.11亿元
    ●在省内首批推出消费券活动,带动消费超亿元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新引进超亿元项目37个,22个超亿元项目实现年内签约年内动工
    ●工业投资增长7.7%,增速排江门第二
    坚持敢为人先,融入“双区”发展格局渐次成型
    ●物流中心发展取得新突破
    ●工业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交通网络取得新对接
    ●营商环境取得新成效
    坚持质量优先,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创新发展动力十足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绿色发展和谐共生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教育事业优质发展
    ●医疗卫生保障到位
    ●社会治理持续深化
    坚持效能改革,政务服务质量提升
    ●政府系统建设持续加强
    ●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加快
    “十四五”时期 主要目标
    ●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县域经济前列,实现“江门争上游、湾区超中游、全省争标兵,全面促振兴”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湾区县市平均水平
    ●到2025年底,建设成为一个人口达65万、人均GDP居全省前列的中等规模城市和魅力宜居、产业兴旺、绿色生态、城乡协调的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
    实现路径
    实现“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主动对接“双区”建设
    ●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鹤山
    ●建设更加出新出彩的文明城市
    2021年
    鹤山着力提升五个“度”
    争创融入“双区”发展新速度
    ●平台建设求空间
    ●交通对接求融合
    ●营商环境求优化
    ●重点领域改革求突破
    服务对接“双循环”形成新热度
    ●精准培育科技型企业
    ●精准推进产学研合作
    ●精准扩大内需
    ●精准稳住外贸
    加快形成协调发展新深度
    ●以更宽视野完善大城格局。
    ●以更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
    ●以更严要求改善环境
    ●以更强措施保平安
    推动民生福祉升到新温度
    ●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
    ●让人民群众的舒适感更多体验
    ●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有保障
    ●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可持续
    ●让人民群众的荣耀感更多提升
    提升政府服务新高度
    ●坚持党建引领
    ●坚持法治规范
    ●坚持廉洁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