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基本养老金领取账户可线上线下变更
培训名额共800个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 年 3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少强:
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开平市大沙镇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响大沙茶品牌。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江门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成果颇丰: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江门)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连续两年在广东全省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并获粤西片区第一名;连续四年在全省扶贫工作考核中被评为“好”最高等次……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接下来,江门如何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对此,记者专访了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扶贫办主任郑少强。

    文/图 毕松杰 陈耀

    守住“口粮绝对安全”底线

    记者: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是2021年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眼下恰逢春季农业生产的黄金时间,江门如何抓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郑少强:我市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据初步统计,去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8.5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约98万吨,创近五年来新高,粮食安全责任考核被省评为“优秀”等次。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打好种业翻身仗。接下来,我市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进一步推进“种业长廊”建设,打好种业翻身仗;新建高标准农田5746公顷,稳定粮食年播种面积在18.53万公顷以上。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细化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的义务和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落地和种粮补贴政策落实,调动各级党委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守住“口粮绝对安全”底线。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当下,我市正紧锣密鼓地组织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全力保障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供应畅通,做好农机准备,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谋划做好统防统治,强化农业防灾减灾。预计今年春耕期间,全市将投入农机总动力约46万千瓦,水稻机耕率接近100%、机种率达70%。农药和各类种子种苗库存量充足。预计今年全市春种播种面积约14万公顷,其中水稻计划播种面积8333公顷。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江门将如何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郑少强:现阶段,我市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对口扶贫协作和支援地区全部“摘帽”。新时期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以后,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首要位置,“三农”工作重心将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下一步,我市将调整优化“三级结对”机制,引导市(中、省直)部门、东部三区一市镇(街)、优质资源企业等结对挂钩帮扶薄弱村;深化低收入人口帮扶改革,完善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帮扶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动态分类管理和精准帮扶;开展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提升行动,重点扶持222个薄弱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确保2022年底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把产业强起来,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等工作,推进土地流转,通过产业联农带农,拓展困难群众增收渠道;其次把农村美起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展乡村旅游、生态产业等业态,做好美丽经济文章,带动困难群众增收。

    重点扶持发展“1+5”优势特色产业

    记者: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接下来,江门将如何谋划布局?

    郑少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江门成功创建了1个国家级、7个省级、27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国家级示范村镇、4个省级专业镇和33个省级专业村,初步构建了“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新格局,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31家和一大批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

    接下来,我市将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重要抓手,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江门)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创建台山市“农业特区”省级试点;推进淡水养殖品种高端化,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深海网箱养殖和远海捕捞产业,建设“海洋牧场”,谋划建设渔港经济区;重点扶持发展陈皮、大米、茶叶、鳗鱼、马冈鹅、禽蛋等“1+5”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几年努力,打造若干百亿元规模产业;发展“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争创江门水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抓好现有8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推动冷链物流优势产区产业园建设,补齐农产品加工、流通短板,打造“一带一路”江海门户冷链枢纽和湾区西翼物流中心。

    打造100个美丽乡村示范片

    记者: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接下来,我市将如何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开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郑少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大比武”,引导村民“唱主角”,取得良好成效,全域自然村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下来,我市会将乡村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继续聚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深化“美丽廊道”建设,抓好改厕和垃圾处理,推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统筹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推动乡村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运营机制。

    同时,大力开展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建立以“一户一宅”为基础的农房管控制度机制和乡村风貌提升“1+N”政策体系,推进存量农房微改造和新建农房风貌塑造,启动赤坎古镇沿线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围绕高铁、高速公路、景区等重点区域,每个镇(街)打造不少于1个、全市打造100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发展美丽经济。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