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百日·百年 学党史 颂党恩 庆华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戎马一生 丹心向党
才华横溢的文武大将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2021 年 4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驰骋疆场到挥笔文坛的吴有恒
才华横溢的文武大将

吴有恒
吴有恒故居全貌。

    吴有恒是恩平“三老”之一,也是一位有丰富阅历和非凡才华的作家。解放前,他投笔从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战斗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解放后,他埋头创作,写出了《山乡风云录》《北山记》《滨海传》等多部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观,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吴有恒还是中共七大、八大、十二大代表,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吴有恒英勇果敢,傲立时代潮流,坚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一生追求真理,用一身正气书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文/图 吴健争

    探访

    故居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进入沙湖镇上凯岗村,到处可以看到各种与吴有恒有关的元素。在通往吴有恒故居的巷子里,可以见到各种墙画,主要介绍吴有恒的著作《乡山风云录》。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吴有恒的故居“因树书屋”。门口两侧的对联“因材而笃 树德务滋”,道出了书屋名字的由来。书屋建于1905年,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扫荡上凯岗村10余次,“因树书屋”也遭敌人放火焚烧。1958年,书屋后楼被拆。1987年,恩平县人民政府拨款,将书屋按原样改为水泥框架结构,屋内的字画及中厅的陈设均按原貌摆放。此外,屋内还增设了文物及图片等内容。

    2013年,在吴有恒100周年诞辰之际,恩平再次对书屋进行修缮,增加了室内陈列内容,分为文物展览区和资料图片展览区。殷实丰富的史料,讲述了吴有恒从驰骋疆场到挥笔文坛的传奇一生。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广东省、江门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广东省、江门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江门市党员教育基地,和江门市国防教育基地。

    恩平市各部门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到吴有恒故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发扬红色传统,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此外,这里还成为恩平开展青少年红色研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传承革命薪火。

    印记

    步行抵达延安参加中共七大

    吴有恒1913年出生于沙湖镇上凯岗村。7岁开始,吴有恒与当私塾老师的叔父吴华朝住在“因树书屋”。在叔父的启蒙教育下,吴有恒熟读四书五经,还读过《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名著。1928年起,吴有恒相继在广雅中学等多所中学就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吴有恒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36年3月,吴有恒在香港加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任华南区总部干事,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积极在香港的中小学教师、人力车工人、修船厂工人、渔民和洋行勤杂工中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并先后担任中共香港地下党支部书记、中共香港市委书记。1938年4月,吴有恒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

    1939年11月,吴有恒当选中共七大代表。当时,他和另外9名出席中共七大的广东代表步行经过11个省份,于1940年抵达延安,并于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大后方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1946年4月,吴有恒被委任为广东南路地区副特派员,9月任特派员后,他积极发动群众恢复武装斗争,建立游击根据地。

    1948年4月,吴有恒应中共粤桂边区委常委冯燊的要求,到粤中工作。他回到沙湖镇上凯岗村,会见干部、参加村民大会、宣讲当前形势,鼓励农民武装起来、团结起来,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

    1949年4月25日,中共粤中临时区委批准成立恩平县人民政府,县政府机关设在吴有恒故居。恩平县人民政府曾在此领导全县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和支前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吴有恒曾任中共粤中地委书记,广东军区台山军分区政治委员,粤西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广州市委秘书长,广州市委书记。他于1958年开始创作文学作品,先后创作话剧《山乡恩仇记》、粤剧《山乡风云》、长篇小说《北山记》、《滨海传》、杂文《榕荫杂记》。

    1979年,吴有恒受命主持复办《羊城晚报》,将其办成全国知名报刊。

    启示

    刚正不阿 一生坚持真理

    吴兴国是吴有恒的长孙,在他眼中,祖父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祖父正直善良,才华横溢,在工作中能够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所以,他无论从军、从政、从文,都做得极为出色。他不惟上是从,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过去,他常向后辈讲当年的战斗故事,还教我们作诗,让我们在家庭的熏陶中学习传统文化。”吴兴国说。

    罗学华在恩平市党史办工作了20多年直至退休,多次全程参与恩平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撰写和出版工作。在他眼中,吴有恒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文人。“武,他与冯燊指挥粤中纵队配合四野解放江门、湛江、阳江、云浮等地;文,他以其清醒的历史唯物主义眼光,独具匠心地写出了多部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挖掘了反对封建和推动改革两大主题。他的诗词韵味悠长,很有特色,深受人们喜爱。他不愧为战场宿将、文坛巨匠。”罗学华说。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