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高新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努力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文化强区
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
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围绕五大板块打造节日盛会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4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四套领导班子“我为群众办实事”百项清单发布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大家拿着答题卡在党史知识长廊前找答案。

    “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孩子受到我的熏陶,也对历史非常感兴趣,第一次在一个个大展板上深入阅读。比起阅读书籍,又是别样感觉。”4月23日,“红色光辉”党史知识长廊“流动课堂”来到外海街道五大祠广场,家住彩虹社区的张韩手指党史知识展板,逐字逐句给身旁11岁的儿子张策讲述一段段红色故事。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高新区(江海区)注重探索创新,用好用活红色资源,通过生动新颖的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动起来”“活起来”的同时更加走深走实走心。

    近日,该区四套领导班子“我为群众办实事”百项清单发布,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力争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着力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李雨溪 通讯员/郑锡威 梁云峰 梁丽斯

    聚焦“急难愁盼”为群众办实事

    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深下去”,落脚点在于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不断推出,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是高新区(江海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

    边办边梳理,高新区(江海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诚意满满,从城乡环境、平安江海、民生保障、教文卫体、便民服务等方面入手,高新区(江海区)推出102项民生事项,由区领导牵头负责,相关责任单位统筹抓好落实,倒排时间,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按质完成,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清单中,教育、卫生医疗方面实事引人关注,其中包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牵头的6月前“增加各阶段优质公办学位3000个”,其中幼儿园600个学位、小学1300个学位、初中1100个学位,令人振奋。今年年末将完成的“一批学校升级改造”事项中则包括:礼贤小学综合教学楼、礼乐二中体育球场建设,以及新民小学、新联小学、武东小学、礼乐中学等学校修缮工程。

    城乡环境提升方面,该区则聚焦老旧社区改造、乡村振兴,针对现存痛点难点,列出详细的工作清单,其中“改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事项、礼乐街道公路两旁环境整治工程由区委主要领导牵头,将于年底前完成新中社区、竹苑社区、永明社区、蓬苑社区、文昌沙社区、文苑社区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直接惠及居民8968户。

    工作清单有点有面,既有全域性工作,又有细节问题。清单中明确指出该区将对区域内困难群体实行社保兜底保障,确保符合参保条件的困难群体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享受政府代缴个人保费(120元每人每年);持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2021年全区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元,全区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500元。

    与此同时,针对急需解决的“民生小事”,高新区(江海区)仍用心用情,根据清单,年底前,该区将完成沙津横社区沥青路面及下水道修缮工程共1200米,包括松元里直街、沙兰直街、窑塘里、石咀直街等;推动15个以上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停车场节假日对外开放,共享1000个以上停车位资源,缓解群众节假日停车难的情况。

    清单中还涉及许多智能项目,如“科技+养老”——江海区长者居家建床项目,将提前介入改善20户长者居住环境,安装AI智能看护设备等,有效减少居家养老意外;明星村“智感围村”项目,提升对可疑人员、车辆、违法犯罪行为的预判预警能力及快速反应处置水平。

    群众性主题活动有声有色

    昨日,“红色光辉”党史知识长廊“流动课堂”来到第四站礼乐站,小雨难挡群众学党史的热情,大家拿着答题卡在党史知识长廊前找答案,主持人连出20题仍不过瘾,学习热浪扑面而来。据主办单位江海区委宣传部统计,目前城央绿廊瀑布广场站、外海街道站、礼乐街道站、江南街道站党史知识长廊线上线下活动吸引近8万人次参加。

    江海区教育局则充分利用教育系统特点和特色,组建专业教师宣讲团常态化开展党史专题宣讲,精准聚焦师生思想特点,以“思政第一课”为抓手,找准切入点,生动鲜活讲好党的故事,引导广大师生承传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各学校结合升旗仪式、第二课堂、红色阅读、观看红色电影、撰写红色征文、红色手抄报、红色研学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聚合资源,让党史学习持续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为学生成长培根铸魂。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高新区(江海区)也在探索,深入挖掘江南街道顺天里144号——中共四邑地委、中共五邑地委、中共新会县委驻地旧址这一红色资源背后的人和事,根据老照片、历史资料和房屋后人回忆,使顺天里144号的建筑风貌、院落格局、部分房间布置得到了还原,找准挖掘利用和传承保护的平衡点。

    在做好保护修缮的基础上,江南街道力求进一步让红色资源“活”起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视频短片、宣传折页、微信公众号、政务信息网等载体,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宣传,丰富传播途径,提高传播效率。

    上周,在江海区民政局的组织下,辖区困境儿童走进顺天里144号参观学习,近距离触摸党的红色记忆,深化对江海区本土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共党员、江海区“最美退役军人”熊均平亲身讲述红色故事,勉励参与活动的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性信念,勇担时代责任。

    以“红色光辉”党史知识长廊、“看电影·学党史”红色电影月、党史体验课、“学党史·颂党恩”“七一”歌唱大赛、“青少年心向党—江海区青少年课本剧节”、江海区党史知识竞赛、江海区学习党史征文比赛等七大群众性主题活动为载体,高新区(江海区)让党史教育“热”起来、“活”起来了,群众性主题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做出了江海特色、江海新意、江海质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