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镇街
上一版3  
带动村民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安全专项整治 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突出工作重点 压实安全职责
乡村旅游即将迎来“又一春”
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共同成长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 年 4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雅瑶镇隔朗村一农场盘活荒废土地资源,创造就业机会
带动村民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农场负责人陆雅新和工作人员对绿化植物进行虫害检查。

    罗汉松、紫荆花、月桂树……日前,在雅瑶镇隔朗村富盈农场,这些绿化树木为该村大明岗山的山头添上了一片片绿色,该农场的负责人陆雅新正和工作人员对它们进行虫害检查。

    据了解,该农场作为“农户+农场+销售”产销一条龙服务的专业合作组织农场,通过引进花卉及绿化树木的优质良种进行改良种植,在实现自身发展、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盘活土地资源

    荒地重新焕发生机

    据了解,富盈农场所在的大明岗山曾是旱地。由于该处地势较高,引水灌溉较为困难且成本较高,许多村民放弃耕作,选择外出打工,导致这里的土地缺乏打理而被荒废。

    “2010年,我回到家乡隔朗村,当时大明岗山上的土地已经荒废了近10年,村民种的竹子也因缺乏打理而东倒西歪,加上当时进山的道路没有硬底化,寸步难行。”陆雅新回忆道。有亲朋好友告诉陆雅新,开办家庭农场不仅可以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还能美化村子的环境。他决定回乡开办农场,支持家乡建设。

    开办农场需要较多的土地资源,要对大明岗山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然而,该处田地散户较多,整合难度较高,部分村民对开办农场不理解也不支持。为此,隔朗村委会帮助陆雅新做好与群众的沟通工作,把荒废的土地收归村集体,为他打造农场腾出空间。初期,陆雅新承包了大明岗山约6万平方米(100亩)土地开办富盈农场,并着手对杂草、乱竹林进行清理,让荒废已久的山头重新焕发了活力。如今,农场的种植面积已增至约20万平方米(300亩)。

    创新发展道路

    从种植销售转向服务业

    “我以前在银行工作,对务农一窍不通,从零开始学习种植技术和相关专业知识给我带来了不少困难。”陆雅新笑道。

    农场成立初期,为了深入学习种植专业知识,提高农场收入,陆雅新曾向经营农场的朋友讨教,并前往中山、顺德等地较为优秀的农场学习先进做法,他慢慢变成了一名种植专家。

    陆雅新结合市场需求,引进时下流行的花卉及绿化树木的优质良种进行改良种植,有效缩短了农场绿化植物的生长周期,改善了农场的资金流转。如今,农场还通过机械化操作,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单一地对花卉、绿化树木进行改良种植并销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也需要不断改变农场的经营策略。”在陆雅新看来,种植销售花卉、绿化树木是农场经营的基础,要想进一步扩大销路、提高收益,则需要向服务业转型。

    为此,陆雅新通过朋友推荐以及线上渠道了解鹤山市对绿化种植服务的需求,通过承接各乡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绿化种植工作,拓宽农场绿化树木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农场的经济收入,也为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增收的机会。如今,该农场已承接了桃源镇竹蓢社区、旺龙村委会旺边村的绿化种植服务。

    创造就业机会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为进一步提高农场绿化植物的生产效率,同时,加强在服务业方面的发展,陆雅新从隔朗村及周边村聘请村民帮忙打理农场,并向他们传授种植花卉和绿化树木的专业知识,为村民就业增收创造了机会,也收获了一群工作认真细致的好帮手。

    截至目前,富盈农场共有员工22人,业务繁忙时还会聘请更多村民来农场工作,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助力村民增收。去年,该农场为隔朗村带来了约2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以前,我在村里务农,还试过外出打散工、做过焊接工,但是收入并不稳定。如今,我在农场工作,干回了老本行,还有了稳定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村民陆景明笑道。

    隔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永邦表示,富盈农场为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在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的同时,让村民学习种植技术,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外,该农场提高了隔朗村的土地资源利用率,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促进了乡村建设。

    接下来,富盈农场将进一步提高种植技术,并利用自身的场地优势,打造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进一步推广自身品牌,并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隔朗村乡村振兴。

    文/图 见习记者/张舜同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