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求医
上一版3  4下一版  
60岁姐姐捐骨髓救白血病弟弟
提升执法办案能力 营造良好就医环境
孩子常看电子屏幕容易增加近视风险
警惕冬季抑郁症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 年 1 月 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护人员突破重重难关成功实施一例移植手术
60岁姐姐捐骨髓救白血病弟弟

医护人员为供者采集骨髓。

    “感觉重获新生,感谢我姐和医护人员的付出与帮助!”日前,回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复查的49岁的黄先生感激地说道。

    2021年6月,身患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黄先生在该院血液病科顺利完成全相合异基因(姐供弟 B+供B+)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医护团队突破保护60岁供者生命安全、减少女供男排斥反应等重重难关。移植后至今半年多,黄先生每月复查骨髓,均是完全缓解状态,心、肺、肝、肾等各项指标一切正常,这意味着黄先生的移植手术非常成功。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黄建栩

    A 确认“元凶”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自2020年7月起,家住蓬江区的黄先生发现自己面色越来越差,同时体力大不如前,偶尔还有头晕发作,体力、胃口等方面逐渐下降……

    在妻子的强烈建议下,黄先生于当年9月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血液病科就诊。医生立即安排其进行门诊血常规化验检查,结果提示:黄先生的白细胞总数1.15*10"9/L,粒细胞总数0.5*10"9/L,血红蛋白62g/L,血小板总数25*10"9/L,指标均不在正常范围。医生初步考虑黄先生为血液系统疾病,不能排除白血病,建议其立即住院治疗。

    面对这样的检查结果,黄先生不太相信,于是到其他医院重新复查血常规,结果依然同前。

    在朋友的建议下,黄先生回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血液病科住院,接受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住院后,医生随即安排黄先生完成骨髓穿刺、活检等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原来让黄先生面色差、胃口差、体力差的“元凶”正是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2020年9月,黄先生开始进行第一疗程VDLCP化疗,但是黄先生的白血病属于高危型的白血病,第一疗程下来黄先生体内的血癌细胞没有任何反应,反而精神更差、胃口更差。

    在西医学术带头人郭坤元教授和中医学术带头人李达教授的指导下,该科主任吴建伟为黄先生制定了靶向药物(CD20单抗)联合标准化疗(VDLCP)+中医中药的综合化疗方案。

    吴建伟说:“临床效果证明,中医特色、中西医优势互补等综合疗法治疗介入血癌、血癌前期、髓劳、血证、恶核治疗有明显的优势。”

    经过以上方案,黄先生在第二疗程化疗和中医介入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体力恢复了,睡眠也变好了,血癌细胞被完全消灭,复查骨髓较之前明显好转。

    B 亲姐配型相合,制定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

    黄先生后续经过3个具有中医特色的综合化疗疗程后,精神状态、身体指标等各方面恢复正常。血液病科团队考虑到黄先生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属于高危类型的白血病,建议黄先生进行骨髓移植。

    幸运的是,黄先生有一个同胞全相合(HLA 10/10)的亲姐姐。经过骨髓配型后,吴建伟带领范佳鑫、李元明、黄建栩、李东玲等医生组成移植团队,为黄先生制定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

    患者的姐姐今年60岁,国内对于移植供者的选择基本为18岁—60岁,幸好黄女士平时经常锻炼身体,能配合本次骨髓和外周干细胞的采集。

    在血液病科骨髓移植团队以及MDT多学科病例讨论的保驾护航下,克服保护60岁供者生命安全、进一步清除残留的血癌细胞、减少女供男排斥反应等难关。2021年5月,黄先生接受全相合异基因(姐供弟 B+供B+)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并于同年6月身体恢复,平安出院。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