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成功再现不朽医魂形象
蚬冈水的源头
每天都种下野草
外公家的那台固定电话
《蜻蜓爱碧浔》 李友转 摄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7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蚬冈水的源头

    刘利元

    车子沿着蜿蜒的小道向密林深处缓缓开进,越往里走,山体越高大,道路也越崎岖,林子也越茂密。竹子、杉树、桉树、樟树,还有好多叫不上名的灌木,长得密密麻麻,生出一堆枝枝杈杈,将山道拥堵得愈发逼仄。我问同行的熟悉此道的同事,往日巡河也是这样走吗?同事说,这是进山的唯一道路,路面坑坑洼洼,皮卡车都开烂几辆了。

    车子沿着山道继续往林子深处走,约一个小时,在一破损茅棚处停下了。茅棚前有石头垒的灶台,不知是什么年月留下的。我们下车步行,发现正前方有一片开阔的河滩。河滩上满布砂石,砂石中有涓涓细流。水面七八米宽,但水深只有几寸。我们踩着石头,左摇右晃地过了河。

    溪流对岸是一片平坦的河谷,河谷两岸都是郁郁葱葱的高大树木。我们顺着水流往下走,约莫走了几百米,发现前方河谷分了两岔。一条布满干涸的砂石,两侧长满了茂密的树木,看不到尽头;另一条河床底部是赭色的石头,高低错落,溪水汩汩,石头缝隙里长满了青苔和嫩绿的水草。河道陡然变窄,向前几十米便无法通行。同事说,这里便是蚬冈水的源头。说是源头,感觉只是源流,并没有发现源于何处。之前,我对蚬冈水所知甚少,今年做了河长,履职,第一次走进这里。往日也有寻章摘句、追溯源头的习惯,到了源头,却没有找到具体的发源点,感觉有些遗憾。同事说,这里是山坑水,没有泉眼,不好找源头的。我在溪流边驻足不前,左右查看,只听到淙淙的水声,再没有别的发现。同事指着左边的岩壁说,这些深红的石头里可能含金。这里原来就是金矿,早年有很多人在这里淘金的。我想,之前那座茅棚和灶台,不知是游客野炊留下的,还是护林人在此居住。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下午3点多进山的,此时已5点,一行人开始返程。踩着先前踩过的石头越过水面,来到头先下车的地方。发现这个叫五点梅花山的地方其实是一个盆地,四周都是山,中间一块平坦的开阔地带,溪流经过的地方长满了青草和苔藓。回程感觉没有先前那么颠簸了,我死死盯着脚下的土地,车子拐了一个弯,过了一个山头,再拐了一个弯,又过了一个山头,眼前出现一大片沼泽地,绿油油、水汪汪的。我让司机停车,走过去,试着用脚踩附近的草甸,踩了几下,发现比较坚实,迈步踏上去。草甸里不停地冒着水泡,附近山体也是湿漉漉的。同事说,这就是山坑水的来源,下雨就集雨水,不下雨时山坡就往外渗水,因为林子密土壤保水性好。此时,我才知道,蚬冈水原来是潭江的一条支流,从这里发源,经东成而至金鸡再至蚬冈的茅朗附近汇入潭江。这里名那扶,后并入深井,早年是粤中纵队滨海总队革命根据地。著名作家吴有恒的长篇小说《山乡风云录》中的女主角刘琴,最早便在滨海一带打游击。他的另一部小说《滨海传》,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发生在这一带的革命故事。深井与那扶,互为表里,不分彼此,有分有合。曾经是两个镇,现合并为一个镇。地方志载,1945年5月25日,滨海总队即在深井成立台山县人民政府,随后攻占台城实现台山全县解放,比广东解放早了近半年。

    车行返回,落日西沉,山林簌簌,清风阵阵。山下是连片的稻田,余晖里波浪起伏,金光闪耀。远处是一建筑工地,工人们正在搭桥修路。此地处于台山、恩平、开平结合部,可谓鸡鸣三市。那扶圩食肆密集,来往行商络绎不绝。翻阅地方志,此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确以采金为业,如今为了保护一泓碧水,封山育林,废井填坑。当年国民党在广东重兵驻守时,滨海总队能够生根发芽,绝境铸剑,正是凭借此山此水和此方百姓。上下同欲者胜,军民同心者胜!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这股清流,出得山去,便化作滚滚波涛,通江达海,一往无前!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