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当前,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力推动人才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抓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契机推进人才强省建设”;江门也把“坚持人才第一资源,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建设成为集聚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写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并在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上对推进人才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
对于正在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江门来说,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江门应如何抓住有利机遇纵深推进人才工作?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要注意处理好哪些关系?江门人才工作有何值得及时提炼、坚持并完善发展的经验做法?本期《理论专刊》刊发两位作者的有关文章,以飨读者。
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给予科研团队和科研机构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及经费使用权。强化柔性引才理念,探索采用“候鸟式”聘任、“离岸式”研发、“巡回式”服务等模式,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地引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发展需要人才,事业呼唤人才,快步疾行的江门求贤若渴。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人才第一资源,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建设成为集聚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对人才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提出紧紧围绕事业链、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把江门打造成为产才融合的示范之城、开放创新的活力之城、人才生态优良的宜业宜学宜居之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更新人才理念和改进工作方法,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处理好引进人才和用好人才的关系
人才引进是基础,用好人才是根本。用才既是引才的最终目的,也是更好引进人才的重要前提。实现江门追赶式跨越式发展,不仅要做到为我所用,更要做到用当其长、用当其时、用当其位。一是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解决人才不想来的问题。在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着力解决人才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二是形成人才畅通流动机制,解决人才用不好的问题。构建完善涵盖各领域人才引进、使用全流程的人才工作体系,逐步形成江门人才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探索各企事业单位人才互派挂职机制,鼓励高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兼任技术工程师,企业技术专家到高校担任一线教师。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工作。三是依靠产业提高人才黏度,解决人才留不住的问题。围绕江门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打造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立若干院士和专家工作站,建设一批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打造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中心、研发机构,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依托产业链,将科研中心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让各类人才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为江门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增添科技动力。
处理好外来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
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都是江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必须树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增强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强化本土人才的认同感,双管齐下。一是针对重大技术项目攻关和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二是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大对本土人才的重视和培育力度。培养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江门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同时又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不能完全靠“拿来主义”,必须结合江门实际情况、着眼长远发展,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开发现有人才的潜能。三是破除身份偏见,树立平等用人观,切实防止“招来女婿气走儿”的现象。在使用上,应对本土人才与外来人才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给予同等待遇。在奖励上,要论能力,比贡献,不唯身份,不偏照顾。切实发挥本土人才建设家园、投身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处理好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关系
江门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提档升级传统产业。因此,处理好创新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关系尤为关键。江门的发展既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引领,也离不开应用型人才的支撑。要根据两者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服务。一是创新聚才用才机制。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给予科研团队和科研机构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及经费使用权。强化柔性引才理念,探索采用“候鸟式”聘任、“离岸式”研发、“巡回式”服务等模式,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地引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二是发挥“项目聚才”作用,以高质量项目吸引高质量人才。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定期发布江门市重大项目引才需求清单,设立引才项目,吸引国内外人才揭榜领衔项目建设。发挥企业在引进人才中的作用,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把人才跟着项目走和项目跟着人才走结合起来,重点在以项目集聚人才上精准发力。三是逐渐完善技能人才的培育体系。突破升学瓶颈,畅通发展通道。继续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目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职业院校布局优化调整,加快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等多层次衔接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互利共赢模式。探索“订单式”培养和新型学徒制,开展紧缺工种定向培养合作,适度超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打造数量充足、发展急需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队伍。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和荣誉,拓宽技能人才的晋升通道。
处理好系统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与地方发展、产业基础、医疗教育、交通区位、人文环境、城市形象和自然环境等都有着密切联系,必须强化顶层设计、整体谋划、齐抓共管、久久为功。同时,又要处理好人才工作中系统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编制江门近期和远景人才发展规划,分类制订各项人才规划,推动人才链与事业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健全机制落实党管人才责任,牢固树立各级党委书记是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带头引进优秀人才。创新人才服务方式,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分级分类直接联系人才,开展一对一联系服务,营造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商贸、会展等系列活动或赛事打造、推介城市品牌,叫响江门市“中国侨都”“舞蹈之城”“世界名厨之乡”等名片。
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要抓住人才的获得感这个关键点,打造优质的江门人才生态圈,让人才发展与江门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让更多人才在江门激发创造活力、发扬奋斗精神、实现报国情怀。
(盘浩,作者系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