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镇街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产村相融 富美同构
到百年老校“求古求拙求自然”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 年 7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会城街道东甲村聚力擦亮陈皮龙舟两张特色文化名片
产村相融 富美同构

在江门大道东甲立交旁,东甲村地标性建筑新福豪庭小区坐落于此,旁边就是新建的牌楼,附近是繁荣的商业街,呈现出现代化美丽新农村景象。
东甲村是著名的柑橘种植基地,被誉为柑橘之乡,出产的“东甲圈枝”陈皮享负盛名。东甲村委会供图
东甲村端午节赛龙舟有着300多年的历史,龙舟赛在东溪河上演,贯穿于整条东甲村,比赛现场锣鼓喧天。资料图片

    东区满祥光百业繁荣新景象;

    甲里盈瑞气万家欢乐度升平。

    这是会城街道东甲村古老牌楼上的楹联。东甲村位于新会旧城区之东,临近江门大道东甲立交和新会城轨站,隔江门水道毗邻江海礼乐,是新会有名的古村。据史料记载,东甲村于明初开村,已有600多年历史,底蕴深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道路不断完善,尤其是乘着江门大道之势,东甲村区位优势逐渐凸显,周边环境持续改善升级,小小的村庄商机无限,日益繁荣。今年,圭峰会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启动,将“连八村、串六片”,进一步发挥乡村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东甲村赫然在列。如今的东甲村,更显活力,在党建引领下聚力打造陈皮产业与龙舟文化两张特色名片,聚焦富美同构、城乡融合、主客共享等关键点,积极谋划乡村振兴新发展。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钟珍玲

    通讯员 汤础山(署名除外)

    底蕴深厚

    村落历史悠久 龙舟文化源远流长

    驱车至东甲村的旧村口,这里矗立着一棵高约20米、荫蔽600多平方米的古榕树。其郁郁葱葱的枝叶活像一把张开的擎天巨伞,独木成林,遮住了东甲村莘田里之十字路口的这片土地。树前(即村口)竖立着一块写着“东甲乡”的褐红色大石碑,碑高1米多、宽2米多,文字是金黄色,石碑的右边注明清光绪己亥兴建,左边注明邑人李咏仁书,整块石碑连底座有2米多高,气势不凡。这棵大榕树,是新会区古树名木之一,已有400多岁,见证了东甲村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世代东甲村人的集体记忆。

    先立村后栽树,东甲村的历史比古树更久远,自明初开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资料介绍,今东甲传承于源清乡,“源清”一名历史悠久,源自明清两代实行都图制,明万历《新会县志·舆地略下》记载,“附郭坊(都)三:曰宣化,曰源清,曰礼义。”“……东西二甲村,皆为源清。”进入民国,废除源清3坊(都),以原“源清坊”的部分村庄组建“源清乡”,源清乡乡公所就设在东甲涌口(冲口)接源社梁氏祖祠。东甲膏腴沃壤,是由海边沙洲冲积而成,因此,东甲的“甲”有“甲地”之意,意为“一等的土地”,而且,“甲”又是旧时户口编单位,始曰“东源久远,甲族清和”,故取名东甲。

    每条古村落都少不了特色古建筑,那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韵味,记载着岁月的痕迹。作为古村落的东甲村也不例外,遍布着不少具有特色的古建筑:如梁氏祖祠、冲口王母庙、德志梁公祠、文武庙等。在东甲村,梁是大姓,梁氏祖祠为大宗祠,是氏族的根。2015年,在族人齐心协力下,梁氏祖祠修葺一新,这座三出三进的岭南宗祠风格的清代古建筑,古朴恢宏,成为东甲村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也彰显东甲人民团结友爱和传承孝道的情怀。

    当然,作为一条古乡村,一直以来保留着醒狮、赛龙舟等传统风俗,尤其突出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赛龙舟,东甲村端午节赛龙舟有300多年历史。每年东甲村的龙舟赛都能吸引奇榜、都会、泗丫、帝临、大滘等周边村落的群众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围观,热闹非凡。东甲村龙舟赛是沿着东溪河进行的,贯穿于整条东甲村,锣鼓喧天。赛后的龙舟饭,更是气氛热烈,全体村民齐参与,东甲村还有派发“龙舟碗”的习俗,这些“龙舟碗”作为一年一度的纪念品,伴随着东甲人一代又一代的成长和兴旺。东甲龙舟,已成为一张乡村发展的特色文化名片,承载着乡愁,也留住乡愁。

    产业兴旺

    抱团解除危机 东甲陈皮成功“出圈”

    对新会陈皮产业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听过“东甲圈枝”的名号,东甲圈枝柑,可以说是高品质新会柑的代名词,其柑皮制作而成的新会陈皮,是资深陈皮行家争相抢购收藏的“陈皮好货”。

    东甲的土地原由海边沙洲冲积而成,经岁月沉淀更是肥沃,是著名的柑橘种植基地,被誉为柑橘之乡,已有几百年种植新会柑的历史。东甲乡出产的柑果油胞均匀密集,药膳均宜,蜚声中外,这里的陈皮产品被誉为新会陈皮之上品,清朝时曾被指定为朝廷贡品,深受国内外华侨华人的喜爱。

    东甲柑原始品种源于新会大红柑,采用“圈枝”技术,进行无性繁殖,其后代基因完全与母本相同。以这种方法育苗种出来的新会柑,俗称“圈枝柑”、又称“原枝柑”。东甲柑与其他产区柑相比,因其独有的蜜香味更显优势,每年东甲柑红收成之时,都会吸引各地人士前来采购,可谓供不应求。如今,东甲村种植新会柑近100万平方米,“东甲圈枝”成为优势品牌成功“出圈”,更初步形成了汇集30多家商户的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品展销街区,陈皮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带动村民致富,为乡村发展增添人气。

    而谁又能想到,现在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东甲陈皮产业,曾经面临着重大危机。在上世纪90年代,柑树黄龙病暴发,给新会柑带来几乎是灭顶之灾。当所有人都以为新会圈枝柑将被黄龙病“团灭”时,东甲村梁氏族人在一片芒果果围里找到几棵健康的新会圈枝柑树。据东甲新会柑种植户才叔回忆,那时东甲村的果农坚持不放弃,在新会农业部门的支持下,抱团发展,在长达6年的努力下,让东甲圈枝柑的果苗遍布了新会主要产区,也打出了“东甲圈枝”的名堂,真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拥有水乡韵味的东甲,柑树沿河而种,驾驶小船采摘柑果,别有一番情趣。目前,经过多年发展,再乘着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之东风,东甲陈皮产业持续升级,以东甲原枝为产业龙头,东甲陈皮规范化生产,在源头上确保原料地道正宗,进行标准化加工、智能仓储陈化而成的东甲陈皮,味道更醇香。

    融合发展

    突出文化特色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在江门大道东甲立交旁,东甲村地标性建筑新福豪庭小区坐落于此,旁边就是新建的村口牌楼,附近是繁荣的商业街,呈现出现代化美丽新农村景象。沿着平坦开阔的新村道进入村内,烟火气渐浓,“15分钟便民生活圈”基本成型,医疗、文体、商业、教育、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居民安居乐业。

    近年来,东甲村充分利用人缘地利优势,不仅大力推动陈皮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更集思广益,筑巢引凤,大力招商引资,发动全村以拼搏精神办起工业区,主要企业涉及五金、电子、纺织、制衣、食品等领域,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东甲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全面美化村容村貌,注重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基本民生保障,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今年5月,圭峰会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启动,东甲村为示范带的重要建设节点之一,按照规划,东甲村将重点凸显龙舟文化特色,将陈皮产业与龙舟文化融合,努力打造陈皮一条“龙”特色展销新名片。东甲村党支部书记梁军源坦言,参加示范带规范研讨会时,心情非常激动,备受鼓舞,“东甲村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有了示范带规划引领,必将焕发新的活力,前景无限。”他表示。

    在东甲村委会宣传栏上,新修订的东甲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正在展示,这个规划汇集民智,充分体现了村民对东甲村发展的美好期许。坚持党建引领,东甲村将乘势而上,建设富美同构的美丽宜居新东甲。

    在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方面,东甲村依托智慧网格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三资”管理,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培育优良乡风家风,推进村内秩序管理,健全村务公开,实现“一网兜底”。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东甲村将持续盘活存量资源,以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公开招租等方式盘活物业、土地资源,根据周边产业和农业生产实际,推动产业升级。特别是打造“新会东甲 陈皮之乡”的价值品牌,吸引更多新型人才回乡发展,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线升级新会陈皮展销一条街。

    在民生实事方面,继续美化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重点打造更具特色文化公园,结合龙舟文化美化一河两岸景观。同时,做好养老服务、扶贫工作、公共文化旅游体育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等,计划筹建东甲村史馆,进一步丰富村民日常文体生活,助力乡村振兴、留住乡愁。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