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只看重学生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传统单调的教学方式,赏识教育已得到许多专业教育学者的认可。现在,很多小学教师都尝试在课堂中融入赏识教育,但未必都能获得理想效果。我认为,小学教师要花费精力探索赏识教育的真正含义,深层次理解赏识教育并不是片面的鼓励与表扬,而是要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我,热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江镇联和小学 容耀宁
赏识教育不能“千篇一律”
单一的表扬方式影响效果。当下,有很多小学教师已将赏识教育应用到日常课堂中,但只是单一地夸奖学生,例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积极回答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可以予以表扬。小学生活泼好动,但缺乏耐心、自律性不强,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教师每次表扬的内容或者形式都差不多,学生可能失去新鲜感,渐渐的,对教师的表扬会感到“麻木”,赏识教育便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表扬形式的多样化,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无效沟通。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往往枯燥乏味,加上教师的“威严”,部分学生排斥与教师沟通,更有性格内向的小学生,不敢与教师交流。一名教师通常要面对几十名小学生,很难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多下功夫,充分了解学生,搭建起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
尊重学生因材施教
客观对待学生的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将赏识教育理念与相应的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对于基础弱但是学习态度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表扬;对于接受能力强、基础扎实,但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教师要着重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学生,教师应为其提供展示的平台与机会。
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耐心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散发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比如,对于班里不写作业又爱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可以选他当一定时间的班长,让他负责统计其他同学的作业上交情况,并参与班规的制定。过程中,教师充分关注他,适时加以鼓励,让他在融洽的氛围中明白自己的责任,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
总之,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特长,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斗志,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