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人文侨都 魅力乡村——探寻江门古村21/2022-07-24/A04/80451658595068023.jpg
上一版3  
传统古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完美融合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2 年 7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恩平市沙湖镇高园村
传统古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完美融合

高园村房屋错落有致,虽历经数百年风侵雨蚀,仍保留着格调统一。
为展示显赫人文历史,高园村在村前设立了功名园。
高园村历经数百年时光,早已繁华散尽,但村内仍保留着众多人文印记。
高园村的古碉楼巍然屹立,如巨人一般守护着古村的安宁。

    恩平市沙湖镇高园村,历来名人荟萃,文人武士层出不穷。从鳞次栉比的古建筑民居,到崇文尚武的家风祖训,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这座古村独特的人文魅力。时移世易,高园村历经数百年时光,早已繁华散尽,但村内仍保留着众多古迹古建筑和隽永的人文印记。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大潮,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建荷花池、廉洁阵地、厕所改革……当传统古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完美融合,更多地显露出农村建设智慧的结晶,也让古村落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2014年,高园村被评为江门市卫生村、广东省卫生村;2015年,该村被评为江门市标兵文明村;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文/朱磊磊 图/林立竣 朱磊磊

    A 古村遗韵

    城墙碉楼风采依旧

    高园村依小山岗次第而建,四周田野,一片翠绿。收获时节,蛙鸣稻香,令人陶醉。村前四季铺绿的田野中,一脉细水,沾着花香,挟着鸟音,从远方婉转流来,似一支悠扬的山歌。远看,高园村像一幅镶嵌在画框里的山水画,将侨乡柔媚、鲜润、多情、灵动的韵致,渲染得活灵活现。

    高园村建村已有500多年历史,前人寄予高尚、高明、高贵之寓意,而取名高园村。历经500余年风雨,积淀了深厚的人文文化底蕴,村中仍然可见过往的印记,古祠堂、古墙、古井、古碉楼等历史建筑依然可见。古色古香,在古韵中让您感受乡愁。

    走进古村,房屋错落有致,虽历经数百年风侵雨蚀,依然保留着格调统一,20多座清末时期建设的广府民居特色的青砖房屋浑厚古朴。一眼望去,村中的青砖房有人字封或镬耳封,灰塑博古脊或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墙,外墙壁装饰有花鸟或其他图案……这些都是广府建筑中常见的元素。每一条村巷的房屋既连接而建又独立成户,保存传统岭南建筑文化,带着历史气韵、民族精神,体现村民团结、兄弟相连的精神风貌。

    漫步古老街道,踏着记载历史的青石板,穿过条条回环曲折的小道,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昔日繁华历历在目。村内古巷道纵横交错、曲折迂回,不熟悉道路的外人,很容易在巷道间迷失方向。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房前屋后的巷道看似凌乱,实则设计布局精巧,很多看似通往“死胡同”的小道,往往曲径通幽,于拐角处藏着惊喜。

    从巷子走出,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座古老而又沧桑的围墙。据村中老人介绍,高园村立村时,出于防盗贼、保安全考虑,用石、沙与泥土,在村周围修筑一道宽60多厘米、高2米多、全长1公里左右坚固的围墙,相应建成与围墙连在一起的6个闸阁作为进出口。围墙居高临下,盘旋曲折,远远望去,像腾跃的巨龙一样壮观,见证着世事沧桑。“以前这个围墙更长更高,把整个村子都围起来了。”村里老人吴叔说。

    除了古围墙外,高园村内尚存古碉楼4座。其中,高园村碉楼、景福楼保存较好,有较高的文物价值,2012年被恩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恩平市不可移动文物”。

    据了解,这些古碉楼建于民国时期,钢筋水泥结构,二至三层,楼内吃住用设施齐全,还挖有地下室,是该村在海外谋生的村民出资建成。碉楼四面设有观望孔和枪眼,主要用来防盗防贼。时至今日,这些古硐楼外表陈旧,却巍然屹立,巨人一般守护着高园村的安宁。

    漫步在古村,走走停停,望着身旁的旧城墙和远处的碉楼,感觉时光倒错,仿佛听到了过往岁月流逝的声音。

    B 人文鼎盛

    文武兼济泽被乡里

    高园村虽小,却在物换星移中走过了数百年岁月。而在高园村人心中,真正值得村民自豪的是高园村深厚的文化底蕴。

    高园村人崇尚读书,讲究文武之道。高园村历代注重教育,视文化为养命之源、立身之本,形成了勤读书、重文人、求进取的村风。历史上,人文厚重的高园村涌现出不少文才武将。“我们这读书的人多、当官的人也多。明清时期,高园村考取功名的有63人。不但有秀才,还有武进士。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更是人才辈出,饮誉四方。”提起过往,村中老人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

    高园村历代崇尚传统文化教育,“重教兴文、耕读传家”成为吴氏一族秉承的治家信念。自古以来,村里各大家族纷纷设立家塾、书房、书社等,譬如怀义吴公祠。在怀义祖祠里,至今还摆放着一块书斋额匾,用古木板拓刻而成大字楷书,上面写有“中书第”三个凸字。提起吴朝祯,村民无不称赞,“他是清末两广盐运使,辞官回乡安度晚年时,为自己的书斋题字,并发挥余热,执起教鞭,教育家乡后人识字、学书法。”吴叔说。

    每个刚刚进入高园村的人,都会被竖立在村入口处的旗杆所吸引,那是高园村的骄傲,“以前每当村里有考取功名的人,除奖励银、田外,还会在村前立旗杆以光宗耀祖,激励后人。”吴叔介绍,为展示村里的显赫人文历史,以策后人,近年来,村里老人牵头发动村民将清代进士、贡生的石碑找回来,在村前设立了功名园,并在村前竖起了9根旗杆,希望村中的后辈能以先贤为榜样,刻苦学习,让该村多出人才,将本村的乡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为了颂扬前人丰功伟绩,高园村传出了许多顺口溜诗歌,如“牛耕田,马食谷,老父做工,仔享福。”“山好好,水好好,见水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一泵水奔前程。”

    如今,高园村“文脉”传承有序。改革开放以来,不仅重建了醒狮武术队、曲艺演出队、篮球队和广场舞蹈队等,更是重建了文化楼(室)。曾经教学成绩斐然的依仁小学虽然并入沙湖中心小学,但如今成立了“依仁学校文化教育基金会”,继续资助鼓励考上大学的吴氏子弟,传承良好学风。2019年,高园村杰出乡亲吴允尧更是捐资350万元为郁文中学新建一座体育馆。

    如今,漫步在高园村,还能见到旧时的祠堂,听到高园人的奋斗故事。矗立在村前的旗杆,默默陪伴着高园村人的清晨和日暮,也见证着村落的变迁,这也许是高园村的景胜所在、古韵所在、书香所在、魅力所在。

    C 乡村振兴

    500余年古村旧貌换新颜

    目前,500余年历史的高园村已旧貌换新颜,山清水秀,卫生环境整洁干净,乡村公园里繁花似锦,游童戏蝶,笑语欢声。

    近年来,在沙湖镇委镇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高园村大规模种植富有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的荷花,打造精品人文美丽乡村。荷塘建成后,吸引了许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采风,如今已成为该村“旅游+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抓手。

    高园村致力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利用其水土肥沃、田地平整、交通便利的独特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生产优质大米。长期以来,村民以耕种夏、秋两造水稻为主,村内土地超过95%面积种植水稻,产出的大米经沙湖丰穗米业加工后,口感更佳、味道更好,并荣获多项殊荣,先后获得广东好大米“十大品牌”称号和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沙湖米”因而享誉全国。

    此外,在广东省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中,高园村通过集约化发展模式,把土地纳入了产业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管理,农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实施过程中,丰穗米业利用高园大米生产基地出产优质丝苗米。2019年,丰穗米业生产的“沙湖米”成功申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沙湖镇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高园村,这个人文兴盛的文化古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勤劳智慧、善良朴实的高园村人传承先贤美德,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延伸阅读

    中秋节轧濑粉

    高园村人在中秋节有吃濑粉的习俗,该习俗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中秋节时,家家户户用圆圆的、细细长长的濑粉,圆如明月的月饼及芋头、圆柚、甜圆糍、龙眼、果子、椰子、苹果、葡萄子等圆形礼品来祭月、拜月、赏月,以此祈求家人及亲朋永远能团圆、团聚,长久健康平安。所以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高园村家家必备濑粉,户户都要轧濑粉。

    轧濑粉传统工艺主要有“坐粉”(人工将糯米粉碎)、搓粉、煮粉头、和粉、上槽、压榨、濑粉、晾粉等工序,工艺并不复杂,所注重的是在轧濑粉的过程中,左邻右舍相互帮忙、亲朋好友开心团聚的氛围。

    学者声音

    市旅游发展促进会负责人何岩:

    打造特色名片 让古村人文相依

    高园村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可以以文旅融合为依托,深挖资源活化古色,努力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新路径。可争取政府支持、社会资助,乡贤及村民集资募捐,编撰出版族谱和村史书集丛书,围绕村史村俗定期开设祠堂大讲堂课堂活动,宣扬推广祠堂文化,系统梳理村史脉络,讲好杰出村民故事。同时,力争打造村落的文化主题公园,把本村的历史轨迹、文脉传承、先贤故事、乡风村俗等元素通过墙绘画、灰塑、图文等方式,承载村落的久远历史文化,展示古村不一样的风采。

    此外,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举办一些别开生面的社会新风和村风村俗的敬老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凝聚村民和社会力量,教育和激励后辈把良好的村落文化代代相承下去。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