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倩婷 通讯员/李露娟) 近日,记者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平市支局(下称开平外汇局)获悉,截至6月末,开平市企业开展远期、期权等人民币对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规模达2.73亿美元,同比上升147.81%;外汇套保比例达26.68%,同比增加约15个百分点;利用外汇衍生品管理外汇风险的企业91家,其中68家为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首办户”新增8家,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显著加强。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双向波动已成常态。汇率的频繁波动,对企业外贸利润的不确定性风险不断增加,对此,开平外汇局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支持外贸企业实现稳健经营。
“以前没办过外汇避险业务,也没有专门的人去研究汇率,货款外汇都是随到随结,结汇时机可以说是‘看天吃饭’。特别是食品行业利润率低,原材料价格同运费又不断上升,有时候汇率一跌,单子就亏掉了,挺头痛的。”开平某食品公司是今年5月的新签约企业,公司的对外贸易在2021年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中遭受了损失,公司负责人李先生表示:“接触汇率中性管理概念后,今年在银行的指导下,通过将汇率跟订单成本作比较,与银行签订远期合约锁定汇率,合同盈利有了保障。”
实际上,面对汇率风险中性管理,企业存在“不愿办的侥幸心理”“不会办的畏难情绪”“不肯办的资金顾虑”。对此,开平外汇局主动联合该市科工商务局召开外贸政策宣讲会,扩大“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普及面,并深入企业调研,通过与企业负责人或财务主管人员面对面沟通、探讨,矫正企业对“汇率避险”的认知误区,为企业量身打造汇率避险方案。
与此同时,开平外汇局积极引导银行通过降费让利、专项授信、对产品进行创新优化等方式,及时响应企业汇率避险需求。在开平外汇局的号召下,各银行相继推出低成本的外汇避险产品和服务。例如,开平中行制定中小微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相关方案,为中小微企业减免期权费;开平建行推出小微快易线上核额产品,为无授信的小微企业快速核对衍生交易保证金额度;开平农行推出了比率远期及双远期等套保产品,汇率优于同期限普通远期产品100-200BP。
开平外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汇率套期保值明确“保值”而非“增值”,其不能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但能有效锁定收益,降低汇率波动风险。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加强企业风险教育,普及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着力拓展外汇套保“首办户”,鼓励银行进一步降费让利,帮助企业更好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助力实体经济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