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喜迎二十大 江门这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江门:十年回响气象万千 继往开来书写华章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2 年 9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加快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江门:十年回响气象万千 继往开来书写华章

江门十年来生产总值数据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江门统计年鉴》
江门安全应急产业园加速“筑巢引凤”。
富华重工生产车间。
亚太森博等知名外资企业在江门成长壮大。
2022年7月我市成功举行首例海外远程视频公证。

    这是改革创新波澜壮阔的十年,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十年,是牢记嘱托奋勇争先的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门全市上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团结拼搏、实干创新,弘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交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非凡答卷。

    十年回响,气象万千!

    奋进中的江门,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乘势而为、开拓进取,一批重大平台加快打造,一批“硬联通”项目投入使用,一批“软联通”事项取得突破,发展优势迎来历史性提升,努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奋进中的江门,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筑牢工业规模化发展基本盘,打造工业跨越式发展新引擎,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奋进中的江门,心怀“国之大者”,勇担侨都使命,主动谋好一域助力全局,坚持发挥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的关键优势和战略资源,建设新时代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合作示范区,推动江门与港澳合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继往开来,书写华章!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江门全市上下正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把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凝心聚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努力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唐达 皇智尧

    图/唐达 周华东 谌磊 邱昱 皇智尧 陈敏锐 张奕维 

    A 湾区之城 乘势而发

    南海之滨,西江之畔。中国侨都,广东江门。

    这是一座希望之城,它的天赋预示着它的非凡。

    江门坐落于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圈之一,地处珠江口A字形格局关键位置,广东省“一核”(珠三角核心区)“一带”(沿海经济带)交汇点,素来是中外商贸繁荣之地、全球资本投资热土,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被寄予厚望、重任在肩。

    这是一座青春之城,它的奋进注定了它的成就。

    十年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江门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八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新的跨越。

    十年间,江门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892.98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3601.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2年上半年,江门地区生产总值达1737.52亿元,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创十年最好水平,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朝着5000亿元关口奋进。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横琴和前海两个合作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大机遇、大文章。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一员,是大湾区承东启西的“枢纽门户”。2019年初,省委书记李希调研江门时提出,把江门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这正是省委在大湾区背景下赋予江门的新定位、新使命。

    湾区之城,乘势而发。

    2020年11月,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正式开通,总体规模8台20线,还有“十四五”及远期规划的多条高铁和城际线路。随着开行列车增加,江门站枢纽作用逐步凸显,与珠三角北部的广州南站、佛山西站,东部的深圳北站,共同形成大湾区内联外通的轨道交通枢纽“黄金三角”。

    十年前的江门,仅有一条广珠城轨支线,市区东部还没有一条贯通南北的通道。十年间,广珠铁路、江湛铁路、南沙港铁路建成通车,轨道交通总里程已达220公里;广中江高速、开春高速、江门大道三江以北段等高快速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590公里,交通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2020年7月,深江铁路开工建设;12月,港珠澳大桥西拓重要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全线动工;2021年12月,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动工……随着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速升级,今天的江门,枢纽地位持续提升,发展环境愈发优越。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促进了经济要素的快速流动。

    江门拥有9507平方公里的发展腹地,拥有全省新一轮布局最大、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广阔空间为战略性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无限机遇。江门是大湾区极具投资性价比、企业“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战略组合布局的理想城市。

    “‘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对促进大湾区工业经济发展带来多重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文龙表示,江门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和枢纽门户,区位交通优越、发展空间广阔等优势显著,是大湾区的“潜力板”。

    “以大型产业集聚区为核心载体,带动江门参与大湾区区域深度分工合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任庆昌认为,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改变了以往小园区“单打独斗”的局面,塑造了更加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形象。

    今天的江门,正以更加饱满的信心、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与大湾区城市合理分工、错位发展,深化产业协同、园区共建、科技转化等方面合作,在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中,乘势而为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B 工业立市 制造强市

    广东奇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创业板注册制“第一股”。十年前,它还是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上的初创企业;而今天的它,经过初创阶段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储备,已拥有近30项专利技术,正在努力成为国内高分子材料“领头羊”。

    “我们是扎根并成长于江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门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决心给了我们很大的发展信心。”作为亲历者和见证人,奇德新材董事长、总经理饶德生有感而发,同时也道出了广大江门企业家的心声。

    工业是江门经济安身立命之本。

    江门是一座有着百年荣耀的工业之城,“工业基因”嵌入城市肌理。迈入新时代,江门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不动摇,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成为实体经济发展主引擎。

    今天的江门,工业企业已达2万多家,领益智造、大长江、无限极跻身百亿企业,富华重工被认定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近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200家,“国字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梯度培育形成优质企业群。

    今天的江门,拥有江门国家级高新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等2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7个省级工业园实现所有县(市、区)全覆盖,园区载体建设提质增效。全市重点产业链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10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全省第一,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十年间,江门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570.23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1280.68亿元,创历史新高,年均增长13.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33.5%提升至2021年的40.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从2012年的7.6%提升至2021年的12.7%。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下,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江门肩负起了更为重大的使命。2021年8月,随着《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江门成为广东省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

    新一届市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港澳融合、侨都赋能、人才倍增”六大工程,抢抓机遇推动绿色低碳战略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勇当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当前的江门,智能家电、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和食品等战略性支柱产业日益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硅能源、新能源电池、安全应急与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形成江门制造业发展的“稳定器”“推进器”。

    今年1—7月,江门重点发展的八大核心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05.5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51%,14条重点产业链实现增加值619.7亿元,战略性产业集群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动力电池领域龙头企业。今年1月,总投资200亿元的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落户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成为江门近年来投资额最大的实体项目;7月以来,项目一期M1、M3主厂房等一批单体建筑顺利封顶。

    “‘江门速度’一次次刷新”,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直言,“我爱上了江门这片投资的热土”。今年1—7月,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增长达15.6%,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的独特优势,正为江门带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春天”。

    今天的江门,硅能源、安全应急、新能源电池等10多个新的特色产业园区加快谋划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扛起了做大做强战略性产业集群的使命重任。

    江门国家高新区(江海区)是江门发展安全应急产业的主战场,不久前落下帷幕的2022首届应急管理与未来城市峰会暨中国产业互联网(江门)峰会上,总投资555亿元的14个江门安全应急产业园项目集中动工,“五维一体”发展格局雏形渐现。

    在新会区,江门抢抓实现“双碳”目标新机遇,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建江门双碳实验室,一批“双碳”产业项目加快落地,加快打造新能源电池特色产业园,率先构建“双碳实验室+双碳产业园”政产学研融通发展新模式。

    在鹤山市,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园即将拔地而起。作为广东硅能源产业园布局城市,江门拥有硅能源相关企业超300家,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一批头部企业初步达成投资意向……

    今年1—7月,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941亿元,增加值482.83元,新引进工业企业82家,计划投资782.35亿元,9项重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越来越多企业和项目看好江门、选择江门、投资江门。

    今天的江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正逐步闯出“江门路径”、创出“江门优势”,加快崛起为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C 中国侨都 全球视野

    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是粤港澳大湾区赋予侨都江门的新定位、新使命。

    一代代侨民破浪远航、闯荡世界,530万五邑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遍布世界,成就了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的侨都美名。“侨”是江门独特的“城市基因”,也是江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2017年,第三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在江门举行。自2008年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世界江门青年大会,已连续举办六届,足迹遍及港澳、东南亚、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系列侨都品牌特色活动。

    2015年,江门入选全国首批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同年12月,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挂牌,江门成为国务院侨办挂牌“侨梦苑”的首批城市之一,打造了系列侨都经贸合作平台。

    凝侨心,汇侨智,聚侨力。

    至今,江门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已逾万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200多亿美元,引进法国电力国际、英国BP、德国巴斯夫、瑞士ABB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亚太森博、李锦记、鹤山雅图仕等知名外资企业在江门成长壮大。

    其中,江门十年来累计新设港澳资企业达2100多家,占同期新设外资企业总数八成,累计实际吸收外资49亿美元。江门与香港、澳门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三地往来交流密切、商贸合作繁荣。

    珠西创谷是江门首家获省认定的粤港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入驻园区的港澳创业团队50多个,他们希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江门转化应用”,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行政总裁马振富祖籍台山,2017年从香港回到江门投资兴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江门作为“中国侨都”,拥有丰富独特的侨务资源优势,通过主动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在吸引华侨华人回国投资中发挥了“规模效应”。

    自2015年以来,艾默生、安波福、康宁等世界500强企业,德昌电机、摩尔科技、御澳食品等港澳知名企业,先后落户江门“侨梦苑”,引聚博士(后)、硕士等高层次人才逾千人。

    共建大湾区,同圆中国梦。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江门作为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海内海外“两个江门”是新时代侨都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优势,是新时代侨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

    心怀“国之大者”,尽显侨都担当。新一届市委提出,要牢记服务港澳初心,坚持发挥侨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主动拓展与港澳合作深度广度,建设新时代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合作示范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今天的江门,正高质量建设国际一流的产业平台。

    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是广东省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产业竞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胸怀大局的江门,坚持以组团发展的全新理念,高标准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更高水平开放联动的新局面。

    其中,北组团主攻中欧合作,建设国家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合作区;东组团主攻深江合作,建设“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深度分工合作示范区;南组团主攻与港澳、RCEP成员国合作,共建大湾区宜业宜居宜游的产业示范区。

    今天的江门,正高质量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江门是全省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域外法律查明服务机构、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分中心加快建设,“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督察激励,全国首创港澳跨境通办政务服务综合专区。

    今年初,“江门号”中老、中欧货运班列先后首发,并实现常态化开行,打通了直达欧洲、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大动脉”,更好满足企业外贸出口需求,对推动区域制造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快形成大湾区“买全球、卖全球”新高地。

    今天的江门,正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盛夏八月,好事连连。8月6日,江门市全球招商大会在香港、澳门、江门三地同步开启,400多位海内外客商参加活动,111个产业、科技、融资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投资总额超1661亿元。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后,内地城市首次在香港、澳门同步举办的招商大会,也是江门历年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招商大会,揭开了江门全球招商活动的序幕。

    8月24日,RCEP成员国粤商联盟成立大会选择在江门举办,这是江门与RCEP成员国合作密切的生动体现。

    今年元旦,RCEP生效实施首日,江门主动作为、抢抓先机,举办RCEP启航合作发展系列活动,成立全国首个RCEP经贸科技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发出全球首份华商对接RCEP经贸合作“江门倡议”。

    半年来,江门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达195.9亿元,增长15.8%,高质量实施RCEP工作实现良好开局,逐步形成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交流合作,体现了江门市委、市政府强烈的政治担当和敏锐的机遇意识。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江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侨资源,进取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为海内外企业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李锦记集团执行主席李惠森深有感触地说。

    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是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公司。亚太森博公共事务总经理杨欢说:“我见证了江门抢抓RCEP机遇的前瞻举措,我们将积极拥抱RCEP,共享开放红利,开拓广阔市场。”

    今年3月、7月,亚太森博新增投资200亿元建设的纸业、无纺布及配套燃气机组等系列项目陆续投产,亚太森博全国首个年产10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也即将投产。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青春的侨都江门,恰是希望的发展热土!

    十年奋进

    江门高新区:

    布局千亿级安全应急产业 全力冲刺“全国50强”

    2012年初,江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仪式举行。十年间,一座青春活力的国家高新区崛起于西江之畔,恰如车水马龙的道路、生产繁忙的厂企、拔地而起的高楼,江门高新区走上争先进位的“快车道”,如今正全力冲刺“全国50强”。

    2015年底,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强四处考察调研后,最终决定带领科研团队“移师”江门,落户江门高新区。多年来,南大机器人已由最初的5人小组成长为40多人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备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

    周志强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江门本地研发本地制造本地应用的优势,是很大的有利条件。”这些年来,江门高新区见证了南大机器人的成长,南大机器人也同样见证了江门高新区的奋进。

    多年来,江门高新区先后搭建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核心区、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等“国字号”平台,拥有新型研发机构、工程中心等364家,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7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十年磨一剑!站上新时代新起点,江门高新区持续跑出发展“加速度”。江门是省安全应急与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核心布局城市,要在国内率先建设、加快形成“五维一体”产业发展格局,而江门竞速这一千亿产业的主战场,就在江门高新区。

    2021年11月18日,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广东应急管理学院(筹)正式在江门高新区揭牌,一批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项目现场签约。大半年来,江门高新区坚持把加快建设形成“五维一体”发展格局作为“头号工程”,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携手,投资超百亿元打造标杆园区。

    2022年8月23日,2022首届应急管理与未来城市峰会暨中国产业互联网(江门)峰会在江门高新区举行,再次吹响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冲锋号”,总投资555亿元的14个大项目签约、动工。揭牌成立十年之际,一座朝气蓬勃的国家高新区正抢抓布局千亿级安全应急产业契机,向着“全国50强”全力冲刺。

    十年成长

    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扎根江门快速发展 成为“全国单项冠军”

    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华重工”)是全球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的商用车车桥及零部件制造商。今天的它,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还是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企业、广东省汽配产业龙头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时间回溯至10多年前,彼时的富华重工刚刚落户江门台山,作为当时省内最大的“双转移”项目,这家江企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政府与企业的努力与汗水,见证着江门这座工业之城的崛起与腾飞。富华重工的成就与荣誉,正是江门工业经济不懈奋进的生动写照。

    高端装备制造是江门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富华重工所深耕的挂车底盘零部件领域,是仅次于发动机和车身驾驶室的三大核心总成之一。乘着产业崛起的东风,富华重工凭借技术集成、工艺优良的车轴产品,一举成为车轴行业首个“百万销量俱乐部”的企业。

    作为江门“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坚定支持者,近年来,已在行业取得较大优势的富华重工,于2019年再次斥资20亿元打造新一代智能工厂,以核心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企业大手笔增资扩产,既源于对行业前景的信心,更源于对地方产业生态的认可。

    “多年来,富华重工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江门各级政府在惠企政策、政务服务、配套保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这极大增强了企业扎根江门、深耕江门的信心决心,不断加大在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工艺提升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富华重工总经理谭嘉骅说。

    告别昏暗的光线、机器的轰鸣,走进富华重工崭新明亮的“智能车间”,先进的机器设备实现低分贝运作。“2020年以来,随着‘智能车间’投入使用,我们实现了节能减排并降低了劳动强度,也让富华重工生产的新一代车轴品质得到大幅提升。”谭嘉骅说。

    2021年5月,富华重工新一代车轴产品115吨级工程桥正式亮相,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彻底突破国外企业技术壁垒。同年,富华重工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成为江门唯一上榜企业,实现了江门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前进,永不止步。今天的江门是高端装备、汽车等省战略性产业的布局城市,全市上下正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这也让富华重工从中看到了更大的发展机遇,迈出了更坚定的发展步伐,在“全国单项冠军”的新起点上再出发。

    谭嘉骅表示,当前的江门正全力加快高端装备、汽车等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富华重工将继续深耕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对前沿技术进行重点突破,挖掘新增长点,不断巩固富华重工车轴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