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
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从乡间走出的中医药文化使者
烦扰七年的“揪心事”解决了
助力村民实现“家门口”锻炼
小男孩不慎被锁车内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9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撰专业书籍、打造“百草园”……
从乡间走出的中医药文化使者

吴春德致力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他希望让学生从小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中医讲究传承,老中医可谓是瑰宝。开平中医药世家第四代传人吴春德自小跟随祖辈学医问药,吸取祖辈丰富的中医药经验,同时,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将祖传书籍和资料进行整理,使其完善,并潜心研究其临床结果,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上有所突破。他致力于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成为一名从开平乡间走出来的中医药文化使者。

    日前,由吴春德担任副主编的《临床常用中药识别与应用》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全国公开发行,该书是高等、中等中医药院校中药、药剂、中医等专业、中医药工作者野外采药识药用书,也是中医药教育进中小学校园、学生学习中草药识药的实用书,更是广大中医药人员研究和应用中草药的重要参考书。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

    参与编撰中医药书籍

    据悉,《临床常用中药识别与应用》共收载药典、地方中草药品种680余种,为各地常用临床品种,并集文字、图谱、动漫、微课、炮制视频、鉴别视频为一体。

    编写期间,吴春德不仅认真研读古籍,总结中药炮制技术发展影响,理清古今炮制方法传承脉络,还采集药物标本、亲验药物疗效,做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知行合一、求实创新。此外,他坚持参与一线临床工作,将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难点、疑点以及医家见解、经验用药,分条叙述,归纳总结。

    “对待《临床常用中药识别与应用》这类中医药读本,要抱着自信和尊重的态度。”吴春德说,希望通过编写该书,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吴春德早前还参与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药用植物学》的编撰工作,将遍布全国各地的美丽崖豆藤、江门人称为“牛大力”的中药材写入书中。

    建设“百草园”

    做好科普教育

    牛大力具有壮筋骨、解热毒、理内伤、治淤打、浸酒滋肾的功效;红葱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血的药用价值;红丝线草可以清肝降浊、清肺止咳、散瘀消肿……开平市梁金山脚下别有一番天地,200多种中草药在这里生长,它们都有自己的“身份证”。2019年4月,吴春德在此打造了一个面积约2666.67平方米(4亩)的“百草园”中草药科普基地,并对外免费开放,吸引不少人前来学习、认识中草药。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传承中医药文化,首先要从学生抓起,通过打造‘百草园’中草药科普基地,可以让学生从小接受中医药文化熏陶,帮助他们树立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吴春德说。

    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

    吴家四代传承中医药文化逾百年,吴春德也培养孩子从小认识中草药,学习中医药文化,他希望年轻一代将中医药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如今,吴春德的儿子吴敬昌接过了传承大旗,作为一名“00后”,他在学习中医药的道路上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临床验证。

    此外,吴春德不遗余力、倾囊相授,将自己掌握的中医药知识传授给各地的中医药爱好者,并招为传承中医药文化弟子,他还带领徒弟开展中草药原生态种植。

    ★相关链接

    吴春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药用植物学》编委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广东江门市中医药职业学院讲师

    ●五邑大学创业导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军地医学人才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