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仁义永安片区 战“疫”一线的24小时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2 年 9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仁义永安片区 战“疫”一线的24小时

李柏胜统筹落实每一天的行动方案。
石政国(中)与突击队队员商讨工作计划。
夜晚,钟满堂留在村委会,复盘一天的工作,规划第二天的工作。
黄振文和黄梓航是一对深夜奔忙的防疫“父子兵”。受访对象供图

    早上8时起,医护人员进入高风险区,逐家逐户上门进行核酸采样;下午3时,志愿者到中风险区扫楼摸查人口情况、派送物资;傍晚,工作人员进入高风险区参加社会面管控,工作至晚上10时;晚上,指挥部召开会议,复盘总结当天工作,布置第二天工作任务;深夜,从零时起,公安干警分两班开展深夜巡逻站岗,守护群众安全……这是新会区仁义永安片区战“疫”一线的24小时。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9月7日0时起,新会区对仁义永安片区实行封控、管控措施。据悉,仁义永安片区覆盖仁义、永安2个村委会全域,南兴、城西、浐湾3个社区部分区域和民营工业园,同时,划分高风险区域和中风险区域,目前区内有2万多人。

    9月7日,新会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孙叶伟率队进驻该片区,在仁义村委会成立仁义永安片区疫情防控现场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核酸检测、物资保障、医疗保障、封控等工作组,明确责任、定人定岗,确保高效开展疫情处置工作。同时,工作人员分为公安、医护、志愿者、转运、卫生消杀5个小组,共1000多人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据悉,新会区司前、罗坑、双水、崖门、沙堆、古井、三江7个镇派出志愿者队伍,新会兄弟区县也派出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等力量前来支援。

    在仁义永安片区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斗争,压紧压实“责任链”,织密织牢“安全网”。

    针对片区面积大、人口多,在住人口、特殊人群数量等底数不清的情况,指挥部组织力量,在高风险区每日开展摸底排查,在中风险区开展3轮攻坚,全面摸清人口情况,确保底数清、变数明,为疫情处置工作高效开展提供有效依据。

    “针对自建房密集、人员流动性大、街巷出入口多的情况,指挥部对高风险、中风险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整体布控,把次要的出入口封住,加大力量做好主要出入口的防控,严格出入盘查,确保中风险区只进不出、高风险区不进不出。”孙叶伟说。

    同时,结合中高风险区的疫情防控措施要求,指挥部对仁义永安片区实施分类分片管理,聚焦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人员管理、物资配备等方面加强服务保障,确保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运行。

    据介绍,仁义永安片区的高风险区全域划分为7个片区,由7个支援乡镇分别对口负责,每天安排人员协助开展核酸采样、物资派送、排查人口情况等工作。同时,及时收集反馈特殊群体困难问题,由指挥部统筹解决。

    中风险区全域划分8个片区,每天上午设置10个核酸采样点,对域内村(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下午保留1个核酸检测点,供早上未测核酸的村民补测。

    物资保障方面,封闭市场、快递点,减少人员聚集。同时,在中风险区设置统一便民销售点,错峰采购,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一系列防控措施取得了实效,9月13日24时,仁义永安片区中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9月14日16时46分起,仁义永安片区高风险区调整为中风险区。

    文/图 冯瑶君 黄胜 任晓盈 钟珍玲 卢瑞麟 李志栋 梁志锋(署名除外)

    5时

    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李柏胜

    用兵如神的核酸采样“指挥官”

    清晨5时,天色渐明,仁义村的人们仍在酣睡之时,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李柏胜已早早起床,开启新一天的工作。“前一天晚上,我得做好第二天的行动方案,梳理、报备好所需物资,一般都要忙到深夜。”李柏胜起早贪黑的日子已持续了十多天,“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事情需要我现场把关指挥、调度安排,恨不得把24小时拆成48小时用。”

    早上是仁义村核酸采样工作的“黄金时间”,身为仁义村核酸采样队总指挥、兄弟区县支援队总队长,李柏胜早早地穿梭在各个点位,了解是否缺物资,是否需要临时支援,全盘掌握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为即将开始的核酸采样做好准备。

    7时左右,医护人员队伍、物资运送车陆续到达,李柏胜提前在集合点等候。集中医护人员、志愿者、分小组派发任务,指挥进行物资清点……李柏胜运筹帷幄,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各小组出发前,还会对他们进行临时培训,比如,提醒大家注意新条形码、新检测机构,注意核实信息,尤其要做好院感防控措施,安全至上。”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李柏胜用兵如神,科学、高效、妥善安排接下来的核酸采样工作。

    在穿好防护服、带好所需物资后,随着李柏胜一声令下,各小组马上出发,持续约三小时的上门核酸采样工作随即有序开展。这个时候,李柏胜也没有闲下来,他时刻留意接收各小组的反馈信息,哪里需要支援,便马上安排人员赶赴到位,同时,还负责接受群众的求助。“平时会为群众看病、包扎伤口、缓解中暑症状、联系医院转诊治疗等,由于人手不足,只要能帮上忙,我都会尽心尽力。”李柏胜笑着说。

    约三小时后,核酸采样小组陆续归来,李柏胜马上开展清点采样标本工作,并安排人员为各核酸采样小组医护人员、志愿者进行核酸检测,最后,将医护人员、标本安全护送出仁义村。李柏胜表示:“连日来,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很辛苦,都是筑成仁义村‘防护墙’的坚强盾牌,若没有他们的积极配合,我的统筹指挥工作便不能顺利开展。”

    13时

    司前镇党员先锋突击队队长石政国

    解决疑难杂症的“带头人”

    “收到,我们立刻出发。”9月9日13时,司前镇党员先锋突击队队长石政国接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知后,迅速召集队员集合完毕,出发前往永安村支援,开展信息摸排工作。

    “对无人居住的,在所有出入口贴封条,对正门口、水电表拍照,登记造册;对有人居住的,对正门拍照,并进屋检查,确保不漏一人。要检查粤康码,登记身份信息、电话号码。突击队队员分为三个大组,工作区域划分为30个小网格,每人负责一个小网格。”石政国紧张地安排着工作。

    “队员们收集到的所有突发情况都会汇总到我这里来处理。我会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并在群里第一时间解答疑难问题。”石政国说。

    “我在上门摸排时发现一名2个月大的婴儿,她没有身份证,她的检查结果应该怎么处理?”14时,工作群里传来这样一条求助信息。随即,石政国立刻跟指挥部沟通,经过专业医生指导,决定将婴儿的检测试纸与她妈妈的放在一起。

    “我在排查时发现一名居民没有身份证,又不记得身份证号码,该如何处理?”15时许,工作群又有队员发来信息。

    “第一时间拍照留底,通过公安部门的人脸识别确认身份后,再次上门登记。”面对负责片区出租屋较多,排查人员不记得身份证号码又暂时找不到身份证的情况,石政国告诉队员合适的处理方法。

    “近日,天气炎热。我们负责的片区阴凉的地方较少。为了保护队员们的健康,我将每天的任务量化并制成表格,完成一个,就打一个勾。同时,制定工作指引,人手一份,提高工作效率。”石政国说。

    到了傍晚,石政国会和队员们坐在一起开会,总结一天的工作情况,并协商制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19时

    仁义村党支部书记钟满堂

    尽心尽责的群众“服务员”

    9月13日19时左右,夜幕降临,仁义村的万家灯火逐渐亮起,这个往日里充满烟火气的地方,此时显得有些安静,村道间往来的大多是防疫工作人员,他们步履匆匆。这其中,就有仁义村党支部书记钟满堂的身影。这时,他刚结束了协助医护人员上门为隔离群众做核酸检测的工作,做好消杀、换衣等防护措施后,他要赶往指挥部参加工作会议。

    当天的会议仍围绕一天的工作展开,大家忙于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物资派发、核酸检测、医疗保障、垃圾清运等各项工作。会上,钟满堂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经过连日的排查,村里各级风险区的人员底数清单已经明晰,特殊人群底数、类型类别以及其他基本情况也形成台账,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指挥部的工作会议结束后,钟满堂照例召集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碰头,简单地复盘一天的工作,布置好第二天的主要工作,让大家做到心里有数。过程中,他不忘为大家加油鼓劲。这时的钟满堂,就像一位“大家长”,他认真倾听大家的心声,了解遇到的难题并想方设法解决。“自实行封控措施以来,村里工作人员都是连轴转,但大家没有丝毫怨言,只想着配合工作,早日战胜疫情。我们对这个地方最熟悉,与村民沟通,我们是最合适的人。在防疫关键时间,我们应该冲锋在前,做好群众的‘服务员’。”钟满堂告诉记者。

    从通宵达旦紧急设立核酸检测点,到入户排查、防疫宣传,再到协调人力支援物资派发、垃圾清运,以及值班服务热线,都可以看到钟满堂的身影。大家笑称,钟书记就像是“万金油”,有什么事找他总能行。

    夜还很长,钟满堂今晚将留在村委会,保证有突发情况时,他能第一个知晓,及时作出反应。近一周以来,他每天的步数都超2万,每天都要打几十通电话。与记者说话的间隙,他的电话又响了,钟满堂立刻接听,聊了几句后,他爽朗地笑了起来。原来,一位村民打来电话,感谢钟满堂帮他高烧不退的儿子及时得到救治。钟满堂说,服务村民,本就是他应该做的,而疫情来袭,就更要服务到位,做群众的贴心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凝聚力量,打赢防疫阻击战。

    22时

    人民警察黄振文和基层干部黄梓航

    深夜奔忙的防疫“父子兵”

    9月12日22时,夜幕下原本热闹的仁义村,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安静了下来,新会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黄振文根据安排,执行当晚的治安巡查和维持秩序等任务。虽然穿上了防护服,但这位从业已34年的警察步伐依旧利索。9月7日凌晨进驻仁义村参与防疫工作以来,黄振文已连续在仁义村值守执勤多日。

    “请村民们遵守管控区内足不出户、居家隔离的防疫措施。只有大家理解配合,才能更快战胜疫情”,这是黄振文几天来与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黄振文表示,仁义村实施管控之初,他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一些村民对“足不出户”措施的不理解和不配合。

    “有些村民居家时间长了,就想到外面走动走动,我们要第一时间劝导他们返回家中。”黄振文说。黄振文以真诚打动村民,耐心与村民们交流,讲述自己在炎热天气下身穿防护服的工作感受,最终获得村民们对防疫措施的认同。

    “一开始有几个不太愿意配合的村民后来都转变观念,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中秋节当晚还隔着家门主动跟我们打招呼,问我们要不要吃月饼。”黄振文欣慰地说道。黄振文表示,虽然有时会累,但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人民警察,这是他应该做的。

    黄振文的儿子黄梓航是古井镇团委副书记,也是古井镇青年抗疫突击队的队员,最近到仁义村支援防疫工作。父子俩虽岗位不同,但都在深夜里为防疫奔走。

    黄梓航于9月7日凌晨到达仁义村,主要任务是协助做好人员摸查、物资派送等,经常忙到晚上11时。黄梓航认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疫情当前,必须义无反顾担负起责任,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支援仁义村防疫工作的日子里,黄梓航认为最有意义的就是“上阵父子兵”。“在这里能和爸爸一起并肩作战。9月11日当晚,我还在仁义村为爸爸庆祝了他55岁的生日,这是件很值得纪念的事情。”黄梓航对记者说。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