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心托管班托起关爱与放心
抗疫一线建起临时党支部
创新工作方法 做好防疫“守门人”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9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疫一线建起临时党支部
为管控区志愿服务领航
新会圭峰社区玉圭园B区管控区志愿者临时党支部成立,居住在小区内党员纷纷加入。

    9月4日晚,新会圭峰社区玉圭园B区被划为管控区域的消息打破了小区往日的宁静。

    面对疫情,在圭峰社区,工作人员为管控区的疫情防控紧张备战。“我是党员,有需要我随时可以上!”小区内居住的数名党员纷纷打电话到圭峰社区,主动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就地激活”转为志愿者。他们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联系党员、通知居民、准备物资、搭建帐篷……直到次日凌晨3时。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黄胜 通讯员 谢宝辉

    党旗飘扬

    “疫”线成立临时党支部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组织攻坚克难、就有党员冲锋在前。

    9月5日,经中共江门市新会区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工作委员会同意,新会区玉圭园B区管控区志愿者临时党支部在“疫”线成立,居住在小区内的市、区两级机关单位、企事业多家单位的党员纷纷加入。

    针对社区人手紧张,管理分身乏术的情况,临时党支部召开会议,统筹部署任务分工,协助社区重点解决全员核酸检测和居民群众在生活、医疗保障等方面急难愁盼问题。小区党员闻令而动,主动请缨认领工作任务,同心协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临时党支部有效推动疫情防控和居民服务工作走深走细走实,大大缓解了关键时刻社区的工作压力,为做好管控区内1600多人的核酸检测、物资接收等工作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圭峰社区党委书记关国雄说。

    凝聚力量

    75名志愿者就地“激活”

    “不管你想做白天的蓝衣天使,还是暗夜中的逆行者,请在新会区玉圭园B区管控区内的志愿者(义工)就地‘激活’,我们诚邀心中有爱的你一路同行,齐当志愿者。”为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小区党员在新会区各大志愿者群发布消息。在党员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下,收到消息的志愿者积极响应。

    “我不是党员,也不是注册义工,我能报名做义工吗?”“这是我儿子,他也来当义工。”就这样,短短三天,一支拥有75名队员的志愿服务团队应运而生。他们当中有党员、有注册义工、有群众,有夫妻、有父子……他们共同的身份是小区居民。

    “11:30-15:00游泳池前需要3名志愿者;15:00-18:30三期空地需要3名志愿者……”为了方便志愿者开展服务,圭峰社区与临时党支部不断优化报名流程,将服务时间合理分为4个班次并设定了人数要求。志愿者可在报名小程序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名,额满即止。这样做,既能保证人手充足,也有效避免某一时间段志愿者过多而造成不必要的聚集和防护服等物资的浪费。优化后的报名流程使每位志愿者清晰自己的服务岗位、地点、时间,志愿服务实现无缝对接。

    守望相助

    同心守护万家灯火

    开展核酸检测、守护居民“菜篮子”、居民就医……防控有力度,更有温度。

    “妹妹,今天这么早起床过来做核酸,真乖!”“阿姨,早!您今天精神真好!”在核酸码扫码区域,每天总能听到志愿者们温暖的问候。“请各位居民下楼做核酸检测。”在各栋楼宇间,每天总有志愿者们的身影。8天以来,志愿服务团队共协助圭峰社区开展核酸检测约13000人次,全程秩序井然。

    “‘大白’,这些物资麻烦送入户,辛苦了!”为了使封控在家的家庭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志愿者们化身“蓝衣天使”,头顶烈日,披星戴月,成为了物资“摆渡人”。“黄色衣服的骑手小哥正在门口,有鱼、猪肉和蔬菜,麻烦帮我递过来!”“我的快递到了,麻烦找找!”……

    中秋节当天,物资配送量激增,“小蓝”们顾不上汗流浃背,顾不上自己家的那顿团圆饭,在物资转送隔离区域来回奔跑,热情的服务得到了居民的点赞。

    “虽然大家每天从早忙到晚,但当夜幕降临时,看到小区内家家户户透出的灯光,我感觉到守护平安就是党员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价值。”该临时党支部书记阮劲华表示。

    短短几天,该临时党支部成员已成为配合默契、并肩作战的“战友”。

    “临时党支部凝聚起了抗疫的‘红色力量’。在党员志愿者的带领下,我们所有的志愿者都在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挥洒着汗水,居民生活物资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我们也赢得了小区居民的交口称赞。”该小区志愿者叶荣超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