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459件作品将参加“省长杯”复赛评审
我市16个村(社区)上榜
专职网格员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49名学员取得中型拖拉机驾驶证
事事要办到村民心坎上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 年 9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恩平市圣堂镇区村村驻村第一书记郑若文:
事事要办到村民心坎上

    2021年5月,江门市从市县两级共选派132名干部到各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来,在乡村广阔的田野上,他们用实际行动,描绘着“俯首甘为孺子牛,挥洒青春为人民”的美丽画卷,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日起,本报开设“第一书记驻村故事”栏目,敬请垂注!

    □江门日报记者 林立竣

    2021年6月,恩平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股股长郑若文来到恩平市圣堂镇区村村,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自此以后,郑若文带领区村村“两委”干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辖区居民,在防疫、抗台风等工作上打下了一场场硬仗。他说:“只有真心实意把村民的事落到实处,才能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党建引领 增强行动力

    “真的谢谢你们!”近日,区村村一名代耕农紧紧握着郑若文的手,感谢他对他们的帮助。

    区村村水浪洞村小组一带长期居住着20多名代耕农,居住条件较为简陋,每逢遇到恶劣天气,郑若文都会第一时间想起他们。今年8月,台风“马鞍”对我市造成影响,郑若文连夜将20多名代耕农就近转移到村党群服务中心,保障好他们的生命安全。

    这只是郑若文担任区村村驻村第一书记后的一个缩影。郑若文到区村村上任后,坚持抓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引领来增强行动力。他上任后第一时间谋划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了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等一系列组织生活,提高党员素质,提升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他说:“只有上下拧成一股绳,内外聚成一股劲,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为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郑若文带领村干部起早摸黑,穿梭于田间村道,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此外,在禁毒重点整治工作中,他又带领村党支部党员干部做好人员管控、档案台账管理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吸引了周边镇村前来学习取经。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郑若文也身兼多职,面对繁杂的任务,他总是冲锋在前。4月12日5时,郑若文接到通报,恩平市发现1例涉境外来恩平人员新冠肺炎阳性个案。他主动请缨,赶赴防疫一线,并担任了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委员,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

    在防疫一线,他每天要穿着防护服,要近距离接触密接者……“过程很累很辛苦,但听到居民说‘谢谢’,我就觉得值。”郑若文说。

    办好实事 让村民受益

    区村村过去因为发展思路不清晰,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并不明显。郑若文到任后,随即着手进行调研,摸清了区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结构与现状。他认为盘活现有资源资产,工作重点是盘活长期空置着的旧村委会大楼和圣良公路边的建设用地地块。在研读政策的基础上,郑若文加强与“三结对”帮扶单位对接沟通,争取相关单位支持。此外,他还利用上级帮扶资金投入保障政策,优化建设方案,积极申请项目补助经费。

    “目前加上村自筹的10多万元,乡村振兴楼已经具备动工条件,待建成后可以用于出租,届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将能得到进一步提高。”郑若文对区村村未来的发展满怀憧憬。

    郑若文还通过与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贫困家庭等群体沟通,了解村民想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并逐一解决,推动民生实事逐一落实。比如,他多方筹集资金,在村主干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解决了村民晚上出行的问题;争取到恩平市人民法院2万多元助学资金,为村内7名困难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只要事事都办到村民心坎上,村民就自然与你更亲近。”郑若文说。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