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镇街
上一版3  
山村里来了“大鼻子”校车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提升治理水平 推动阳光执法
凝聚力量 建立新功
全力推进“双统筹”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 年 9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村里来了“大鼻子”校车
古劳镇茶山村的孩子踏上幸福求学路
茶山村校车开通,孩子们在随行看护人员指引下有序上车。
校车开通后,茶山村的孩子们圆了“校车梦”。

    晨曦微露,古劳镇茶山村迎来新的一天。9月20日早上7:30,茶山村13名小学生准时来到茶山村委会校车停靠点,坐上开往古劳镇中心小学的“大鼻子”校车。爬坡、转弯,校车稳稳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车内的孩子们坐在一起,很是兴奋。

    这趟开往茶山的校车,孩子们等了10年。随着路况、资金和人员配置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今年4月15日,校车顺利开进茶山村,“上学远、乘车难、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孩子们的“校车梦”也得以实现。

    记者实地走访茶山村,跟随开进山村的校车,见证了孩子们幸福的求学路。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易航 谌磊通讯员 朱强 唐景华

    过去

    校车通行条件不成熟

    茶山村位于古劳镇西北部,坐落于海拔546米的茶山之上,这里山峦起伏,是鹤山市著名的革命老区。

    “没通校车前,我都是骑摩托车把小孩送到学校去的,每天很早就要起床,下雨天衣服很容易淋湿,沿途道路曲折,骑车要格外小心。”茶山村村民刘妹玲说。

    茶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健文表示,过去由于通到村里的公路路况条件差,无法开行校车,一些学生家长起早贪黑接送小孩,还有人把孩子送到离家更远的乡镇或县城,投亲靠友寄宿读书。小孩“上学难”,曾经是全村老少心头上的一块石头。2012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村民回到茶山村开起农家乐。随之而来的,便是村里适龄上学儿童人数的增多。

    “山上居住,山下上学,一天四趟接送孩子,是村民的日常。”李健文回忆道,当时,有村民向村委会提议开通校车线路。村委会讨论后,向上级部门反映群众诉求,但经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茶山村当时开通校车的条件并不成熟。

    “路况、资金、人员配置都成为开通校车的障碍。”李健文说,2020年前,茶山村大部分道路没有实现硬底化,部分道路更是泥巴路,遇到暴风雨天气,小则泥泞不堪,大则存在塌方等安全隐患。校车每年需要25万元的运营资金,资金不足也成为现实问题。此外,因校车往返的道路崎岖,找到合适的专职司机也并非易事。

    现在

    村里孩子圆了“校车梦”

    2020年,古劳镇委、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对茶山村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将原先4米宽的道路扩宽到6米,并改为双向车道,还为道路沿线安装安全护栏,在8个路口设置反光镜,为校车通行扫清了障碍。

    道路通行问题解决后,校车开通问题被再次提上日程。李健文一边寻找企业赞助,解决校车运营的资金问题;一边联系有关部门论证校车运行的安全性、可行性等。为了确保校车司机对茶山村路况的熟悉,茶山村委会还专门组织了一场招聘会。“校车通行首先要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李健文表示,村委会选了三名司机沿着校车通行线路来回测试了四五趟,村委会干部坐在车上感受校车的安全性、平稳性,让司机多提意见,确保道路安全万无一失。

    如今,在各方的努力之下,茶山村打通了校车山区通行的“最后一公里”,村里的孩子终于圆了“校车梦”。据了解,茶山村前往古劳镇中心小学校车行驶线路全长约12公里,全程大概需30分钟,大部分为山区公路,设置茶山村委会集中停靠点,车上除了专职司机外,还有一名随行看护人员。

    李健文介绍,这趟校车一年花费约25万元,其中古劳镇政府每年补助12万元,村委会每年承担2万元,爱心企业赞助部分资金。此外,每位学生按全市统一收费标准,承担每学期387元的校车费用。

    “大鼻子”校车稳稳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车内孩子们坐在一起,欢呼雀跃。“现在我每天都能和同学一起上学放学,集体感、幸福感更强了。”四年级学生李沛锶开心地说。

    “有了专职校车司机和随车看护员,既方便又安全,家长们非常放心、省心!不用每天上下山接送小孩,现在我们有了更多时间忙自己的活儿。”刘妹玲说。

    记者了解到,明年起,茶山村通往古劳镇中心小学的校车将统一纳入全镇校车线路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运营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茶山村“上学远、乘车难、不安全”问题得以解决,教育均等化也将逐步实现。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