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侨都·求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及时为胃病癌变“踩下刹车”
警惕“草丛杀手”恙螨叮咬
推出“新冠肺炎中医预防调理方”
绝不能把流产当成避孕方式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 年 9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胃炎到胃癌只有五步,医生提醒早筛查早治疗
及时为胃病癌变“踩下刹车”

医生为患者做胃镜检查。
简燕婷

    俗话说“十人九胃”,说的是十个人中有九个人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消化脾胃病,比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种癌症的发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胃癌也是如此。据了解,慢性胃炎到胃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多数人在患胃癌之前都有其他胃部疾病,比如胃炎就是常见的胃病之一。

    “从胃炎到胃癌,只有五步: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性增生—胃癌。”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简燕婷表示,如果患者做好控制病情、科学饮食、规律起居、定期体检这几件事,或许可以及时踩下胃病癌变的“刹车”。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黄玉妍 刘森

    A

    “伤胃因子”过强易破坏胃黏膜

    正常情况下,胃黏膜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保护自己在一群“伤胃因子”下好好生存。像胃酸、幽门螺杆菌、部分药物、胆汁、酒精等,都是“伤胃因子”。一旦这些“伤胃因子”过强,或胃黏膜保护能力有所下降时,胃黏膜就会被破坏,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慢性胃炎。

    “由此可见,胃黏膜损伤是导致胃炎发生及其向胃早癌进展的关键因素。”简燕婷说,“目前一些主要的胃部疾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黏膜损伤,如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药物相关性胃黏膜损伤、消化性溃疡治疗等。如果能在疾病比较早期或程度比较轻微的阶段,进行规范治疗,促进胃黏膜愈合,则能防止疾病加重或复发。”

    而针对这些主要胃部疾病的治疗,简燕婷建议,使用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替普瑞酮等促进黏膜愈合。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以铋剂抗菌四联用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在用药时间上,规范治疗慢性胃炎一般治疗时间是4周以上,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等需要6—8周以上规律用药。若查出慢性萎缩性胃炎或其他癌前病变,诊疗的时间非常长,一定要及早到消化脾胃专科门诊就诊,使部分癌前病变获得可逆性治疗效果。

    B

    男子反复胃痛两年多,被诊断为胃早癌

    67岁的蔡叔,反复上腹隐痛两年多,加重3天后入院。经胃镜检查,显示食管静脉显露、胃角溃疡并出血、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简燕婷解释,病理病变符合(胃角)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癌变,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局部腺体肠上皮化生;送检胃窦黏膜呈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度),局部腺体轻度不典型增生。“简单来说,属于胃早癌阶段。”简燕婷说。

    按照医生建议,蔡叔住院治疗,期间行内镜微创手术、胃角ESD术(胃黏膜剥离术)。

    蔡叔年岁已高,平素饮食不慎,长期抽烟、喝酒、饮浓茶,常常上腹隐痛,一般可自行缓解,睡眠也不太好。简燕婷对该病例治疗时,西医上予抑酸护胃、促进胃黏膜修复;中医上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原则,以“健脾祛湿、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为法,使用陈夏六君子汤合丹参饮加减等中药汤剂。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医治疗方面,依据患者疾病情况,给予患者部分针刺疗法、中药贴敷疗法,对患者脾俞、胃俞穴、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加以刺激,减轻患者嗳酸、嗳气、胃胀、胃痛等症状,促进患者血液循环,调整患者机体状态;采用艾灸、耳穴埋豆、子午流注、拔灌等方式,对患者加以中医诊疗,从而减轻患者慢性胃炎发病痛苦,提升患者消化系统功能,使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经过微创手术及系列后续的中西医特色康复治疗,蔡叔症状好转出院,他感叹:“终于又能回归正常生活了,我以后一定更加爱护自己的胃!”之后,蔡叔每半年复查胃镜,连续两年未提示早癌复发,病情控制平稳。

    C

    重视胃的这些“求救信号”

    约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有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大于50%,胃溃疡发病率为12%。但对于一些肠胃不适,人们往往过于轻视,总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其实,很多肠胃的不适信号,如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胃痛、胃胀等,都可能是不同胃病的信号。

    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早期胃癌是指仅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胃癌(含淋巴结转移)。内镜下切除术已成为早期胃癌患者(除外淋巴结转移)的首选治疗方式。简燕婷说:“消化内镜的诞生,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发现,使消化道肿瘤在更早的时期就得到处理,使患者寿命和生存质量得到大大提高。”

    简燕婷建议,想要控制胃病、远离胃癌,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四件事:

    1、早期有效控制病情。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避免严重化,例如控制疾病本身,消除幽门螺杆菌。

    2、科学饮食。拒绝暴饮暴食、吃垃圾食品,更不要吃太烫、太凉的食物。多食用促进胃黏膜恢复的食物,例如家禽肉类、水果和蔬菜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此外,还要拒绝抽烟、饮酒、饮用浓茶、吃腌制品等。

    3、规律起居。保持规律的起居,不要熬夜,这样身体机能才会正常发挥。平时可以坚持运动,提高肠胃蠕动以及供血,对胃病恢复有一定帮助。

    4、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至少查一次胃镜,如果结果正常,保持5—8年复查一次即可;如果有异常如息肉、溃疡、萎缩性胃炎等,根据医生建议及时处置,并保持一定频率的复查。

    “通过胃镜这种最直观的检查,才能提早发现病变,及早干预治疗。”简燕婷说,在病变进入到“癌前病变”之前,我们可以干预排除系列风险,阻碍其进程。而对于胃癌患者,病情严重时,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基因靶向治疗获益。

    医学指导

    简燕婷: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消化内科博士。擅长脾胃消化系统危重疑难疾病的救治,以及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如胃肠镜微创新技术的开展等,尤其擅长对脾胃消化系肿瘤的早期诊治。

    延伸阅读

    这些人群 需定期做胃镜检查

    早期胃癌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又容易跟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慢性胃病的症状相混淆,没有什么典型表现,容易造成误诊、误治。

    但这样的“悲剧”也并非不可避免,以早期胃癌为例,通过内镜下的筛查和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简燕婷建议,以下4类人群需定期做胃镜检查:

    1、年龄在40岁以上,且满足“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家族中有至少一名直系亲属是胃癌患者、有胃癌癌前病变、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生活习惯长期不良”任一条件的健康人群。

    2、出现了嗳酸嗳气、恶心、呕吐、胃胀、胃痛、腹泻、便秘、黑便、消瘦等不适症状的人群。

    3、体检时提示有胃病的可能,考虑是食管或胃部疾病,需要进一步确诊的人群。

    4、以前做胃镜时发现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需要定期复查的人群。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大多数患者选择的无痛胃镜,只要睡上一觉就能完成检查,整个过程只需5—10分钟。“也可根据情况,选择磁控胶囊内镜筛查、超细鼻胃镜筛查、麻醉胃镜筛查等。总之,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简燕婷说。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