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1版:喜迎二十大 江门这十年·高新区(江21/2022-09-26/T01/62301664132832825.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党建引领 奋进新程
      
 
 
版面导航  |    
      
       
2022 年 9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 奋进新程
高新区(江海区)奋力以高质量党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迎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热潮,为基层治理赋能。

    基层治,百姓安。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十年间,高新区(江海区)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奋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担起江海责任,展现高新作为。

    高新区(江海区)不断深化对基层治理的探索,经历了从管理转型为治理的1.0模式,到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探索的2.0模式,再到如今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治理相结合的3.0模式。持续擦亮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两大国家级平台,在“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应用中做出“江海示范”,在党建引领“三社联动”、推进“三治融合”等工作中创出“江海经验”,创新研发智慧网格员单兵智能装备——“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

    今年以来,市委聚焦“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主题,明确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书记工程”落地实施。

    高新区(江海区)紧跟市委步伐,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书记工程”,组建以江海区委书记聂加伟为组长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组建工作机构,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二十三条措施、网格化工作实施方案,划分190个网格,细分2590个“最小单元”,依托“两中心一基地”构建“智慧网格+综治中心+信访超市+‘粤平安’云平台”全覆盖立体式智能化工作体系,建立“技术研发+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培育体系,完善智慧网格员职业体系建设,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带,以智慧化科技支撑、精细化服务感知、精准化风险研判、网络状行动协同,创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江海品牌”。

    文/图 李雨溪 陈婵 邱昱

    党建有力 强基固本

    十年磨砺铸辉煌,党建引领风帆劲。

    十年来,变与不变,交织演进,勾勒出今日高新区(江海区)美丽画卷。

    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民生工程硕果累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新区(江海区)在党建引领下稳经济、保民生、战疫情、促巨变,赢得了一次次胜利,“红色引擎”始终释放着澎湃动力,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保持舍我其谁的闯劲,迎难而上的干劲,一抓到底的韧劲,以“二次创业”心态,以实实在在的成绩推动高质量发展。

    江海区获评全市基层党建示范区,全区党建考核连续四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好”的等次;“党建引领激发农村社区治理新动能”案例获评“粤治·治理能力现代化”优秀案例并在省“先锋杯”大赛荣获三等奖;礼乐街道英南村党总支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十年间,从“侨字号”到“粤字号”再到“国字号”,高新区(江海区)握好红色之笔,不断提振基层党组织建设,绘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画卷。

    建强基层组织 厚植治理之根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

    十年来,高新区(江海区)扎实推进省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市委基层党建“十大专项行动”,认真开展全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从农村到城市,从机关单位、国有企业到非公有制企业,从社会组织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十年来,高新区(江海区)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各行各业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厚植治理之根。

    在农村,在全市率先探索制定并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小微权力正负面清单,明确93项权责21条底线,让村级“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持续巩固提升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成果,在全区农村社区总结推广党员责任岗、积分管理、议事协商等“英南党建经验”。

    在城市,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打破行政隶属壁垒,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效能,推动350个成员单位在议事会商、共驻共建等方面助力基层治理,全面加强小区物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探索创新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新模式。

    在机关,健全党员干部“平急转换”机制,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在疫情防控、下沙水上人家征迁、儿童公园建设、“两馆一中心”等重大项目、急难险重任务中组建临时党支部和党员突击队。

    在“两新”领域,开展机关党建结对非公企业党建,涌现出荣信、安诺特、礼乐腊味协会等市级“两新”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两新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推动快递物流、网约车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全覆盖。

    十年磨一剑。高新区(江海区)坚持高站位、强基础、补短板、树品牌,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基层党组织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的执政之基更加稳固如山。

    选优配强队伍 熔铸治理之魂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近年来,高新区(江海区)高质量培育“头雁队伍”,调整年纪偏大、能力偏弱的村级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2.5岁;壮大村级储备干部队伍,选拔年轻骨干建立村级储备干部人才库;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组织村级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引导村级干部向知识型、科技型转变;向所有村(社区)派驻第一书记,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积极性;高标准推进村级换届,推动落实区街领导包村联系村级换届工作。

    选优配强队伍,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九月,高新区(江海区)处处涌动着学习热潮。

    江海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带头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广大党员干部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深入领悟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走出课堂,百姓宣讲团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新区(江海区)理论学习“不断档”,街道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议事厅”学习教育“不打烊”。

    高新区(江海区)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不断强化、巩固。

    激活红色动能 夯实治理之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一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着力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打造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挑战,高新区(江海区)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各级“书记工程”,聚焦“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主题,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推动基层治理与时代发展、群众需要同频共振。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唯有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全过程各方面,迅速落实每项具体行动,才能提升广大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翻开《江海区打造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样本的二十三条措施》,一项项重点任务一目了然。聚焦网格化管理,高新区(江海区)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网格、把学习阵地建在网格、把力量沉到网格、把服务做到网格,以“小网格”撬动“大党建”。

    在全区190个网格基础上,高新区(江海区)每个网格都设立1个党支部或党小组,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由村(社区)党组织成员或村(社区)党员骨干担任,并兼任网格长,实行网格化管理“一肩挑”。同时,高新区(江海区)推动“双报到、双服务”党员、离退休干部党员、退役军人党员、物业服务企业党员、小区党员等融“网”进“格”,积极引导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

    基层治理,党建赋能。全区383名专职网格员对群众诉求、环境卫生等定期巡查,做到小事网格办、事事有人管;深化“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建立“接诉即办”机制,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事;在疫情防控、防汛防风等大战大考面前,广大党员干部在网格内就地转为志愿者,筑起一道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如今的高新区(江海区)站在更高水平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在新的赶考路上,高新区(江海区)将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题,带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磨砺中坚守初心,在奋斗中勇担使命,筑牢党执政大厦的深厚地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