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政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维达荣获“第七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
失聪妈妈重返有声世界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 年 9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市中心医院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术成功开展
失聪妈妈重返有声世界

医院耳鼻咽喉科团队为秋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时隔5年,秋雅(化名)沉寂了许久的世界,重新响起了“沙沙”的声音。这久违的声响,像是天籁之音,让秋雅喜极而泣。

    慢慢地,人们的拍手声、汽车的喇叭声、街上的吵闹声,她都能听到了。这是她拼了命想要回到的有声世界。从21岁到26岁,等了5年,她终于如愿了。

    前两天,秋雅发了条朋友圈,内容写道:“身边的人鼾声如雷。”这是一份多么简单,而又来之不易的幸福!

    这背后,有赖于江门市中心医院成功开展的人工耳蜗植入,这也是该院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术。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陈君 唐燕翘

    医生简介

    常明章: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岭南名医、江门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从事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近30年,精通耳鼻咽喉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近年来专注于听力重建及人工耳蜗植入技术,主持参与科研立项四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曾经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及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进修学习。

    A

    因一场中耳炎,她的世界安静了

    2016年2月,秋雅双耳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去广州就医,被诊断为中耳炎。当时的她怀孕7个月,用药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就没有及时治疗。

    当年5月,儿子顺利出生,但秋雅双耳反复耳鸣,听力越来越差,右耳几乎听不到了。她再次到广州求医,结果被告知已无力回天。“医生还提醒我,左耳以后也可能会慢慢失聪。”

    秋雅和丈夫不认命,又跑了好几家大医院,但均被告知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药物治疗没有效果,唯一的希望是植入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又称仿生耳蜗、电子耳蜗,是一种可以替代受损耳蜗的功能,直接将外部声音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听觉功能的装置。

    但人工耳蜗植入,需要30多万元,这对秋雅一家来说,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巨款。“医生还说植入后要每年维护,还要进行二次手术,这又是一笔大费用。而且当时对人工耳蜗不太了解,有些担心。”秋雅的丈夫说。

    2017年10月,秋雅彻底听不见了。她成了一个失聪妈妈,再也听不到儿子喊“妈妈”。在静默的世界里,她一次次笑对孩子,却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啜泣。

    为了重回有声世界,5年来,秋雅和丈夫到处求医问药。别人说哪家医院好,哪种方法有用,他们就去看、去尝试。“西药吃了很多,中医的方法也用了个遍,可以说是把能试的都试过了。”

    看着妻子听不见,秋雅的丈夫也很着急。求医路上,他一直默默陪伴着秋雅,充当她的双耳。他说:“她这么年轻,未来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听不见得多难受啊。我们不能放弃,要想尽一切办法!”

    B

    进入无声世界,像与世隔绝

    没有声音的世界是怎样的?秋雅说:“像与世隔绝了!”

    失聪让秋雅的生活跌到谷底,工作没了,出门少了,和家人沟通也十分困难,只能通过手机打字来交流。

    因为听不到声音,秋雅很没有安全感,外出时要尽量靠边走,即使是在人行道上;别人打来的电话,她也没法接;对于司空见惯的打车,因为接不了电话,她也不敢尝试。

    性格本就安静的她,变得愈发内向,郁郁寡欢,易怒多疑。秋雅的改变,朝夕相伴的丈夫感受最深。他说:“秋雅情绪变得敏感,会莫名其妙发脾气,容易焦虑、烦躁。”

    有一次,舅舅来家里吃饭,大家有说有笑,并时不时望向秋雅,结果引发了她的不开心。“她听不见,以为我们是在说她,就有情绪了。”秋雅的丈夫说,像这样的情况,5年来发生过很多次。“她经常问我,他们在说什么?是不是在说我?我就打字告诉她。”

    秋雅的儿子6岁了。很早之前,他有问过“为啥叫妈妈没反应,她为啥听不到。”但现在他已然习惯了和妈妈无言的相处方式。叫妈妈时,他会拍拍秋雅或打手势;需要拿东西,他会拉着秋雅走过去,往某个方向指。让秋雅庆幸的是,听不见这件事没有影响到他们母子间的感情。

    陷入静默后,秋雅很少说话,在家人面前还会说几句,在外人面前几乎不说,只是点头或一笑而过。久而久之,她的语言能力也在慢慢退步,出现表达不流利,咬字不清楚。她也很少向别人倾吐内心,很多事情都放在心里。秋雅的丈夫说:“我们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她也听不到我们在说什么。”

    C

    等了5年,成功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有句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5年的求医路上,秋雅和丈夫对人工耳蜗有了详细的了解。凑够钱后,他们立即联系江门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常明章,希望能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近年来,江门市中心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把人工耳蜗植入术作为耳鼻咽喉科的一个新技术项目大力推广。

    常明章说:“我们很早就掌握了该技术,但由于设备的原因,一直没能顺利开展。今年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方的大力支持,我们遂抓住这个机会,推动人工耳蜗植入术落地。”

    双向奔赴下,在5月20日这个有爱的日子里,秋雅迎来了她人生中的又一重要时刻——常明章带领耳鼻咽喉科团队为她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当天下午2时许,秋雅被推进手术室,做术前准备。4时,手术正式开始。常明章带领的手术团队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郑亿庆教授的指导下,先在左耳后做一个切口,逐步细细分离每一层组织,随后打开面神经隐窝显露圆窗龛,切开圆窗膜将电极植入耳蜗,最后现场测试植入体电极通畅情况……整台手术一气呵成,用时1小时20分钟。

    手术室外,秋雅的丈夫很紧张。“他们跟我说手术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但过了两小时还没出来,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秋雅的丈夫说,直到医生走出来说手术很成功时,他的心才总算定了下来。

    D

    重返有声世界,一切都很美妙

    6月20日,秋雅在家人的陪同下回医院复诊,装上人工耳蜗外机并顺利开机。

    调试时,秋雅表示可以听到“沙沙”的声音,并说“很吵”。丈夫激动地说:“能听到很吵就很好。”慢慢地,旁人敲桌子、拍手的声音,她都能听到。当她能完整地跟读时,一旁的丈夫和婆婆早已泪流满面。秋雅也高兴得热泪盈眶,这是她拼了命想要回到的有声世界,一切都那么美妙。

    中午吃饭时,秋雅能听到周围有声音,但听不清;第二天,她基本能听到家人讲话;第三天,她能听清手机里的声音……看着秋雅日渐变好,全家人处于激动的状态。丈夫说:“一开始,我跟儿子说妈妈能听到了,他觉得我在骗他。后来他妈妈回应他了,他高兴极了。”

    8月4日,秋雅回医院进行二次复诊,一切情况良好,能进行正常交流。她笑着告诉医护人员,她已经慢慢适应了周围的声音,讲话也越来越顺。儿子虽然还是很淘气,但每次听到他叫一声“妈妈”,心就像被融化了一样,很心安。

    秋雅的丈夫说,妻子现在精神面貌好很多,会开玩笑,笑容也更多了。

    从21岁到26岁,对秋雅而言,这5年没有浪漫与奔放的青春,只有奔波与坚忍的日子,幸而守得云开见月明。她说:“非常感谢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是他们‘拯救’了我,也希望人工耳蜗植入这项技术能帮助到更多失聪群体。”

    常明章表示:“从听不见到听得见,我们期待更多美好的发生,也愿为这种美好贡献力量。未来,科室会将人工耳蜗植入作为常规项目来开展,推动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造福广大失聪患者。”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