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镇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心用情服务基层
助推山货“走出”大山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 年 9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圣堂镇区村村驻村第一书记助力夯实基层根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用心用情服务基层

郑若文(右一)与村“两委”干部一起调研乡村建设情况。

    2021年6月,恩平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股股长郑若文被选派到圣堂镇区村村,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时间以来,作为基层“生力军”,郑若文充分抓住这个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在建强村党组织、为群众办实事方面生动展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精神,用功用智用诚强化基层党组织,用心用情用力服务辖区群众。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周晓营 谭锦波

    想方设法激活村级经济

    圣堂镇区村村位于高速公路圣堂出入口附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在2018年达到10多万元。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只有5万元左右。

    发展思路不清、后劲不足、经济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区村村的发展。经过前期摸底调查,提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成为郑若文驻村的第一要务。

    “我们村出资一点,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一点,在村里建设商铺出租。”郑若文认为,应充分利用区村村的区位优势,以小投资看长期效益。区村村不仅靠近高速公路出入口,而且省道S369线圣良公路贯穿其中,距离良西镇不过5分钟车程,可以借力良西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在省道S369线圣良公路沿途建设铺位出租,激活沿途经济。

    这个方案得到村“两委”干部的一致认可。经过多方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和深入调研,区村村在村口即村幼儿园旁选定一块面积86平方米的建设用地,谋划建设“乡村振兴楼”。

    为此,郑若文主动加强与“三结对”帮扶单位沟通对接,争取政策、资金、资源、信息等各方面支持。他充分利用上级帮扶资金,积极优化地块建设方案,并对接“三结对”帮扶单位,申请20万元项目补助资金,目前正在审批当中。

    发展村级经济,提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是驻村工作的“硬骨头”。区村村辖区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缺乏第二、三产业资源,村内土壤较为贫瘠且受水患困扰。

    为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去年底,经过郑若文与村“两委”干部共同商议,区村村党支部决定从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中列支经费做好农田除草开垦工作,并免去3年租金,成功推动村内近4.67公顷(70亩)撂荒地复耕,既提高了村民收入,也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贡献了力量。

    此外,区村村聘请留守村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提升村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经过多方调研,郑若文认为盘活现有资产资源是快速有效提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可行之路。荒废多年的旧村委会办公大楼在他的多次主动招商下,成功出租给附近工地作为工人宿舍,预计今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万多元。

    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

    “感谢党和政府,我会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去年8月底,区村村向辖区优秀学子发放助学金,一名受助学生有感而发,让郑若文深受触动,他暗下决心,要继续为当地学子争取更多更好的奖助资源。

    区村村是圣堂镇唯一一个成立村级教育基金会的村庄,村里崇尚教育、尊师重教的氛围浓厚。近年来,受疫情影响,社会资金对该村教育基金会的投入减少。为延续奖学助学传统,及时补充经费,郑若文主动多次与“三结对”帮扶单位进行沟通,获得江门市侨联2万元专项经费补助。此外,郑若文连续两年争取到恩平市人民法院2万多元资金,向村内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勿以善小而不为,很多在我们眼里的小事,是村民心中的大事。”郑若文说。

    驻村以来,郑若文通过与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沟通,掌握了村民“急难愁盼”的第一手信息,大力推动民生实事开展。其中,郑若文多方筹集资金,在区村村主要道路安装69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回家路,也温暖了村民的心窝。

    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驻村工作有期限,乡村发展无限期。郑若文给自己定下目标,在驻村期间尽可能把自己在恩平市委组织部工作的经验和学到的知识留在区村村,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区村拥明堂地灵人杰,乡民重风尚邦盛家兴”,这是区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大门前的一副对联。由于重视民主法治宣传和乡风家风建设,早在2015年,区村村就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近年来,区村村党支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围绕中心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心系困难群众,先后被评为江门市、恩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目前,区村村“两委”配备干部7人,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学历5人,班子结构合理,战斗力强。其中,4名党员干部是退役军人,村“两委”班子有着严格的纪律性和高效的执行力,能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威望较高。

    “区村村党支部的底子很好,我要利用自己的业务优势,把村党支部队伍建设抓好抓实,以身作则,提振大家的精气神。”郑若文说。驻村以来,他积极谋划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召开党员大会、重温入党誓词等,使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恩平市周边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多变,为巩固疫情防线,郑若文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与村“两委”干部一起穿梭于田间村道,大力宣传防疫知识。

    “郑若文同志来到我们村后,无论是在带头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开展防疫工作,还是在关心村‘两委’干部的工作生活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使我们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提升,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气象!”区村村党支部书记何国强表示。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