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雷雨天气来袭
科技赋能粮食安全生产
以“小抓手”推动“大治理”
车主领回丢失的爱车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9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恩平市应急管理局结对君堂镇西园村成立“一米工作室”
以“小抓手”推动“大治理”

恩平市应急管理局助力西园村完成村道建设。

    为推动与君堂镇西园村的结对共建取得实效,恩平市应急管理局在该村成立“一米工作室”,以“一册子、一平台、一广播、一积分”的方式,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近两个月以来,“一米工作室”积极发挥作用,解决了一批问题,为村级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西园模式”,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一本小册子 收集民情民意

    “一米工作室”的网格员定期带着“民情日记”到12个自然村开展走访慰问,了解民情民意,收集村民心愿。恩平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郑丹明说:“写‘民情日记’是将网格员工作具体化的最好办法。”对于收集到的情况,“一米工作室”实行闭环管理,即一个事项触发响应机制后,恩平市应急管理局立即与村委会联合采取措施,落实到底。

    依托“一米工作室”,在恩平市应急管理局的统筹帮助下,西园村原本100多米长破烂不堪的机耕路变成一条风景大道。“这条路不但是机耕路,还是连通西园村和东园村的主干道。现在,道路捣制好了,大家终于不用再走泥路了,以后收割水稻也更轻松了。”村民林佩英说。

    村中困难老人、留守儿童提出的“微心愿”也在“一米工作室”的帮助下得到解决。

    一个平台

    公开村务村情

    恩平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恩平电信公司,在有线电视中增加“智慧乡村”平台,内设村务公开、党建工作、疫情防控、应急管理等多个栏目,西园村村民可在该频道了解村务及村集体支出。村民郑雪莲表示:“足不出户也可以监督村委会各项工作,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一份份账单,一张张发票在电视里公示……如今,西园村村民吴树强打开电视就可以监督村里的开支,“以前要看账单,需要跑到村委会的公告栏,现在,打开电视一目了然。”吴树强说。

    据悉,村民还可通过该平台学习应急救护知识。

    一套广播系统

    消除安全隐患

    “你已进入危险区域,请尽快离开……”在西园村,村民刚走进池塘的围栏,广播立即发出警告,直至村民离开危险区域。“我国每年死于溺水事故的人口高达5.5万,其中大多数是未成年人,防溺水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恩平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刘博熙表示,农村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区,做好防溺水工作十分必要。所以,尽管西园村的池塘加装了围栏,但恩平市应急管理局从实际出发,出资为该村安装智能广播系统,时刻提醒村民注意安全。

    此外,广播还可以播放疫情防控、核酸采样、接种疫苗等信息。“未来,这个系统在我们村的基层治理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西园村党支部书记吴丽云说。9月初,在“大喇叭”的助力下,西园村高效完成区域核酸检测任务。

    一项积分制

    引导村民共建美丽乡村

    为改善西园村人居环境,鼓励和引导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恩平市应急管理局联合西园村,结合农村积分制,制定相关方案,在西园村开展卫生户、“五好家庭”评选活动,推动该村村容村貌上新台阶。

    “卫生户”评选活动的考核项目包括房屋周边无乱搭乱建乱堆、无杂草、无散乱垃圾、无污水横流、无堆积物、无果皮纸屑、无农业生产废弃物、无禽畜散养、无家禽粪便等。“五好家庭”评选活动主要评比内容包括家庭环境卫生、家庭和谐、履行村民义务等。评比活动的举行大大激发了村民参与卫生环保和文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满足民之所需,解决民之所忧,才能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恩平市应急管理局与西园村积极开展结对共建,以“小抓手”推动“大治理”,有效探索村级应急管理工作,村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