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世遗文化 美丽开平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强化组织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激发“小巨人”成长动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 年 9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平锻造“领头雁”、打造示范标杆、激活基层治理“微细胞”
强化组织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开平市以组织振兴积蓄动能,助推乡村振兴。
宝顶村党群服务中心成村民最喜欢去的地方。

    走进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茅冈宝顶村党群服务中心,只见它青瓦斜顶极具岭南风情,拱廊设计融入侨乡特色,阳光透过镂空的墙面,光影效果下的党徽熠熠生辉……你可能不会想到,就在今年初,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蜕变成集党员教育、志愿服务、群众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之家”,成为村民最喜欢前往的地方。

    这一变化,不仅带给村民满满的幸福感,更体现出开平市以组织振兴积蓄动能,助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近年来,开平市坚持将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第一工程”,着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切实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并以点带面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广东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建设,以组织振兴引擎助力乡村振兴提速。

    文/图 敖转优

    念好“选、育、管”三字诀 锻造乡村振兴“领头雁”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近年来,开平市念好“选、育、管”三字诀,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忠诚干净担当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在百合镇儒东村,几乎每位村民有困难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桂影。自上任以来,她想方设法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让村子摘“穷帽”、换新颜。胡桂影成为开平市配优配强基层干部的生动写照,先后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广东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平均年龄大幅降低、学历水平大幅提高、女性村党组织书记人数大幅增加,这是开平市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实现的“三个突破”。近年来,开平市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同时,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各镇(街)选优配齐配强党建副书记、组织委员,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关乎村(社区)的发展,如何激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村里发展、服务民生?例如,长沙街道推出《长沙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分级分档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对所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分级分档管理、严格考核,级档与月度、季度、年度考核成绩挂钩,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月工资根据级档而定,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难题。

    基层干部选得优、管得好,还要培育好。开平市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为全面提升村级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推动乡村振兴、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提供人才保障。例如,在金鸡镇,村(社区)“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学历提升工程”正创新启动中,该镇出台《金鸡镇村(社区)“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学历提升补贴方案》,打好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组合拳”,进一步提升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据统计,今年以来,开平市共举办5期“开学”大课堂和3期业务培训班,累计培训超2600人次,选派73名年轻干部到疫情防控、信访巡察等“吃劲”岗位历练,并精选82名导师全面培养锻炼77名换届新进镇(街)领导班子干部。

    “大党建”赋能乡村“微治理”

    打造五种乡村治理示范标杆

    构筑“大党建”,夯实战斗堡垒;开展“微课堂”,抓实思想“铸魂”;打造“微阵地”,服务“零距离”……今年,开平市推出乡村治理十二条措施,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优化乡村治理,以“大党建”赋能乡村“微治理”;同时,以点带面,将长沙、沙塘、龙胜、大沙、塘口、赤坎、百合等七个镇(街)打造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镇(街),并因地制宜重点打造红色、世遗、生态、华侨、优品等五种乡村治理示范标杆,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推进广东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建设。

    开平将以全域党建地图3.0版为“作战图”,重点打造五种乡村治理示范标杆。其中,红色示范村将深挖乡村红色资源,把百合镇茅冈村打造成“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的示范样板,把塘口镇以敬村、赤坎镇中股村和南楼村打造成红色示范村,发展“红色+旅游”乡村业态,串联形成红色教育精品路线。

    世遗示范村则用好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选取区位条件好、碉楼资源丰富的村落,由党组织牵头、专业团队运营、村民乡贤参与,推动文化遗产保育和乡村振兴,重点把塘口镇强亚村自力村小组、赤坎镇芦阳村三门里村小组、百合镇马降龙村、蚬冈镇长乐村锦江里村小组打造成世遗示范村。

    生态示范村将依托丰富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在大沙镇实施“双培双带,茶乡先锋”党建工程,重点将大沙镇黎雄村大塘面村民小组、大沙镇岗坪村、大沙镇蕉园村打造成生态示范村,并通过镇村党组织联动、专业公司运营、村民入股的形式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华侨示范村将积极构建党委领导下的“统战+”协同联动体系,以党建带侨建,动员侨贤乡贤参与乡村建设,引进华侨文化旅游项目,重点把塘口镇北义村仓东村小组、赤坎镇石溪村、蚬冈镇东和村联登村小组打造成华侨示范村。

    优品示范村将推动县镇村三级党组织联动发力,以区域内企业为主体,依托行政区优质产品,培育行政区品牌,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把马冈镇红丰村和北湖村打造成优品示范村。

    抓住基层党建“牛鼻子”

    激活基层治理“微细胞”

    擦亮“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运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良好机制,持续实施农村集中供水、村道路灯建设等民生微实事项目;推行积分制管理,激励村民通过参与村务获得奖励,调动广大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织密网格,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无死角”工作网格;建设“红心农场”,党员干部化身农民,种植农产品,并将农田的收获用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员干部深耕“责任田”,同时带动广大群众踊跃参与村内的公益劳作,齐心协力推动乡村振兴……

    这是开平市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途径,激活基层治理“微细胞”,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近年来,开平市建立县镇村三级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创新运用党建、经济、民生、治安“四张问题清单”工作法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依托党支部建设实训中心,全链条推进农村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常态化开展基层党建交叉检查,形成“赛马机制”。同时,开平市实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一审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完善“小微权力清单”,厘清村“两委”干部的职责权限,进一步规范党组织领导的村民小组议事决策机制,激发党员和群众参与村务决策的热情。

    据统计,目前,开平全市建立网格党总支部78个、党支部332个、党小组65个,对人口总数超5000人的22个村(社区)网格进行细化划分,并调度1983名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1135名人民调解员参与网格化管理。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