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政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焦“一核两翼” 壮大产业集群
奏响奋进旋律 打造“活力新城”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 年 9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沙镇十年砥砺奋进,富美蓝图变为现实
聚焦“一核两翼” 壮大产业集群

白沙镇大力打造文旅特色项目,风景美如画。
白沙镇积极发挥潮境、三八两大产业带的带动辐射作用,努力打造融入大湾区建设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白沙镇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定走产业兴镇、生态美镇、文化强镇的高质量发展路子,以对外开放为牵引、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突飞猛进。

    如今的白沙镇,营商环境完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民生福祉增强,群众生活舒适安稳;游客慕名而来,共赏美丽富饶乡村画卷;一幅镇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雄伟蓝图,在十年来的砥砺奋进中变为现实。

    党建引领 推进基层治理“一张网”

    举办“红色故事我来讲”主题演讲比赛、举办“重读百年红色经典”党史知识竞赛、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持续开展特色党建活动,传承革命传统、红色基因,是白沙镇以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举措。近年来,白沙镇以党建引领为纲,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打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行政执法“三个平台”,推动形成以上带下、上下贯通的基层治理格局。

    着重打造基础建设“骨架”。白沙镇搭建由1个镇党群服务中心、2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组成的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新建成的镇党群服务中心内设综合便民服务大厅、镇委党校、人才驿站、退伍军人服务站、红色驿站、妇女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民情驿站、VR党建体验区等区域,以服务型党组织体系精准对接并满足辖区党员群众多元需求,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

    着重丰富党建服务“血肉”。白沙镇充分发挥网格的“触点”和“哨点”作用,全镇720名网格员活跃在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生态环保、意识形态等工作中,推进基层治理“一张网”建设。

    抢抓机遇 打造“一核两翼”发展格局

    白沙镇抢抓“双区驱动”机遇,打造“一核两翼”发展格局。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作为第一产业发展的核心;“北翼”发展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物流运输、电子元器件制造、五金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制造等;“南翼”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温泉度假、乡村旅游、红色教育等产业,经济发展势头愈发强劲。

    目前,白沙镇共有企业48家,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限上商业企业2家,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科技型小微企业10家。

    白沙镇积极发挥潮境、三八两大产业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打造融入大湾区建设的特色产业集聚区。目前,两大产业带共占地240公顷(3600亩),预计将扩大规模约440公顷(6600亩)。其中,潮境产业带已引进列入台山市产值50强、外贸20强的创力仕实业,以及鸿万(台山)电子、江门向日饲料、绿汇环保塑料等优质企业;三八产业带已有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列入台山市纳税30强、外贸20强的山度士服饰智造等项目入驻。

    2022年,白沙镇共有纳入省、台山市重点项目3个,8月完成投资2.35亿元,完成率达86.7%;成功引进投资1.5亿元的建筑工业用胶项目,计划用地2.67公顷(40亩),预计达产后年产值4亿元,年纳税880万元。

    侨力赋能 大湾区建设中主动作为

    白沙镇认真落实建设“三个副中心”部署,积极融入台开同城片区共建。以江湛铁路、中阳高速公路为主动脉,助力建设大广海湾旅游专线高速公路、鹤台铁路,配合台山市推进支线机场规划,畅通省道S274、S533、S534线等路网,助推台开同城加速成型,夯实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

    南距台山城区10公里,北接开平城区,紧靠中开高速公路白沙互通出入口及江湛铁路开平站,这里是白沙镇北部,即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农产品现代交易流通中心项目选址。为进一步点亮纳入珠三角核心城市“1小时黄金投资圈”区位优势,白沙镇积极融入“港澳融合”工程,坚持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助力乡亲举办恳亲大会,不断深化对外交流水平,在大湾区建设中主动展现“白沙作为”,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农产品现代交易流通中心建设,该项目已列入省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项目和省重点项目,也是台山市创建“农业特区”的重要抓手。

    白沙镇以“潮境萝卜”等特色农产品,以及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康桥温泉等旅游资源为抓手,串联当地主要的碉楼和名人故居、传统村落等,推出康桥温泉休闲养生专线、下屯丁龙名人故居专线、潮境龙蟠村文化专线等旅游线路,并编撰30期《话说白沙》,挖掘打造“寻找丁龙”文旅品牌、建设特色文化阵地,彰显白沙人文魅力,打造新一轮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助力农文旅全面发展,带动全域旅游示范建设。

    民生为向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

    白沙镇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十年来,生活环境改善了,交通网络顺畅了,基本公共服务贴心齐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十年来,白沙镇逐步打造四通八达的镇域交通路网。中开高速公路顺利通车,落实府前路、长安街、沙潮街、朗溪高龙桥、邹村土梨岗桥、新三八旧桥、白沙拱桥等一批道路桥梁升级改造工程和“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交通条件大幅改善。

    十年来,白沙镇逐步完善现代化城乡功能。稳步推进白沙圩、三八圩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完成龚边坭楼村、潮境龙蟠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粤西天然气主干管网工程白沙段全线完工,完成省道S274线白沙段路灯工程、支路口交通信号灯安装工程、标准化农贸市场、镇级污水处理厂、白沙党建公园等民生项目建设,建成2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城乡宜居宜游水平不断提升。

    十年来,白沙镇逐步提高人居环境水平。投入水利建设资金6075万元,完成白沙河堤加固、台城河白沙段整治、黑海河(石公坑段)整治等工程;投入2687万元对飞矢地、山咀美、虎头型等6个小型水库开展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全面实施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以及“三清三拆三整治”“七强八改九提升”“厕所革命”,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镇”。

    十年来,白沙镇逐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镇建档立卡49户135人全部脱贫;新改造升级的镇公共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全力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全镇20个村(社区)公共服务站落实“五个统一”和“一厅四室”标准,103项事项全部进驻;教育事业稳步提升,弘德学校成功招生,镇中心小学排球项目入选省特色教育项目;夯实镇村两级医疗保障体系,三八医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村级卫生站实现“一村一站”,有效改善群众就医环境。近年来,白沙镇先后荣获“广东省教育强镇”等多项荣誉,广安村等20条村获评“广东省卫生村”。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嘉敏 通讯员 白沙宣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