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喜迎二十大 江门这十年·江门市政府21/2022-09-30/A08/51201664474678473.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招商引资“强磁场” 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市民又多一个打卡好去处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 年 9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对发展机遇 肩负使命担当
招商引资“强磁场” 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江门产业招商地图

    这里是“中国侨都”江门,正在崛起的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这里更是“投资热土”江门,招商引资“强磁场”正汇聚起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江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面对极好的发展机遇、肩负新的使命担当,立足招大商、招好商,努力构建“大招商”格局,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以招商引资把握发展良机、支撑产业倍增、推动行稳致远,形成拉动增长、扩大税源、调整结构的“乘数效应”。

    从“定位”看“格局”

    招商引资是塑造竞争优势、实现跨越赶超的战略路径,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招商引资大突破带动经济发展大跨越。

    “十三五”期间,我市先后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招商引资项目提质年”系列行动。全市成功引进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62个,计划投资额达250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8个,计划投资额1397亿元,为经济发展积蓄新动能。

    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要构建“大招商”格局,强化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全力以赴招引行业领军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努力在超百亿元产业项目引进上实现大的突破。

    围绕市委、市政府招商工作部署,我市立足招大商、招好商,积极推进“大招商”体制机制改革,成立江门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强力集聚全市招商引资专业精英,充分提高全市招商引资研判能力,努力协调全市招商引资各项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除了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投资促进工作之外,还负责开展重特大项目招引、专业化专职化招商,组织举办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开展项目准入评审、建设督导、效益评价、招商队伍建设等工作。

    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不断推动招商创新改革,实施产业链招商,推行项目准入评审,提升招商专业能力,并出台《江门市重点工业项目评审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项目准入细则,全面施行项目准入评审,深入开展项目研判,以投资强度、亩产税收、容积率等定性定量多维度评估分析,优中选优,提高了引进项目的科学性、精准性、落地性、产出性和带动性。市政府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每周召开,全市招商规范性、标准化已经形成,项目洽谈引进质量、效率大幅提升。

    如今,集约用地形成共识。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充分发挥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协调各县(市、区)推动企业提高项目容积率,过会项目承诺平均容积率2.0,其中西部三市达到1.6以上,东部“三区一市”超2.2,高新区(江海区)更是达到3.4。

    效益优先更是成为导向。2月28日正式实行项目评审以来,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共组织召开23次评审会议,过会项目134个,企业承诺平均亩产税收40万元。其中新会区有3个项目承诺亩产税收超90万元;高新区(江海区)过会项目承诺亩均税收均超50万元;新引进“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上市公司近30家。

    这些成绩不仅为全年招商引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更是展现出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冲天干劲”。

    从“创新”看“作为”

    2019年11月,江门创维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鹤山工业城。2021年,该公司总产值就已超40亿元。

    早在创维到江门落户之初,为了支持创维项目建链、强链、补链,鹤山第一时间制定精准招商工作方案,多措并举,邀请近20家创维集团的上下游配套供应商前来工业城园区考察。随后,东莞康特金属、江苏恒隆通新材料、深圳宏普欣电子、溢茂电子等配套供应商成功落地,总投资额超5亿元。

    “江门广阔的发展空间、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创维集团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助力。创维集团与江门产业发展规划高度契合,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江门在各业务领域及上下游产业链招引等方面合作,链接全球供应链,打造世界级产业基地。”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表示。

    “葡萄串”效应的产生,拼的不仅仅是资源,更是不断创新。

    这一创新,在做深做足的“链式”招商。江门全面实施“链长制”,以专业园区集聚特色产业,以大项目推动产业链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重大项目,链长及分管领导靠前指挥,谋划重大项目招商。市投促中心围绕产业链招商图谱的重点招商名录,突出江门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抓好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工作。从“一个带动一个”到“一个带动一群”,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以稳链、强链、补链、控链、延链为抓手,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着力抓龙头、引总部、聚相关,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力争在龙头企业、头部企业招商上取得突破。

    这一创新,在精准高效的“导航图”。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发布“江门产业招商地图”,涵盖了“认识江门”“投资优势”“投资政策”“用地资源”“工业厂房”“重点平台”共六大版块,设定了工业、农业、文旅三个方向链接,直观展示了江门市优越的投资环境,明确了差异化产业定位和重点发展方向,着力打通招商资源“信息孤岛”,为投资方提供了一张精准的“导航图”。江门各县(市、区)也分别制作了各自的产业“招商地图”及小程序。各类“地图”各有侧重,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全方面展示,推介我市投资环境。

    这一创新,更在饱含深情的“出征”。为抓抢重点区域产业外溢的机遇,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统筹并联合各县(市、区)积极拓展驻点招商办事处,组建了近150人的驻点招商团队,大力开展驻点招商,主动对接和招引优质项目。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苏州太仓、重庆、成都、南昌共9个城市设立了20个驻点招商办事处。未来,还将在香港等城市拓展招商代表处,通过广泛布点,贴心服务,为广大投资者咨询对接项目提供便利。

    从零敲碎打式的招商到一整条产业链的导入,从土地招商到以市场引产业,从被动接受、浪费资源到主动出击、紧抓机遇……持之以恒的高位推动,效果颇为显著。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项目招商保持增长态势。1—8月,全市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79个,同比增长6.5%,计划投资额1062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重点产业链项目151个,投资额939亿元;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6个,投资额718亿元;百亿元项目2个,投资额超330亿元。引进高新技术企业89家、上市公司10家、500强企业3家、行业龙头企业12家。

    从“速度”看“服务”

    十年来,随着江门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这里正成为优质企业争相落户谋发展的“聚宝盆”。

    总投资200亿元的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是江门近年来投资额最大的实体项目。从1月26日签约到正式动工建设,仅用50天;88天就完成了主厂房主体结构施工;今年第四季度将开始进驻设备;明年一季度开始正式投产。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瑜盛赞江门:“我们见证了‘江门速度’,这也刷新了我们中创新航速度。江门各级领导干部懂产业、爱产业,懂企业、爱企业,企业只用撸起袖子加油干。”

    而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由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承办的“融通大湾区·同心向未来——江门市全球招商大会”在香港、澳门和江门三地同时举行,大会成功推动111个项目签约,计划投资总额超1661亿元。

    江门何以“出圈”?原因在于,江门在经济发展的大潜力、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营商环境的亲和力、科技引领的创新力、政企合作的凝聚力、拥抱未来的想象力等方面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江门是大湾区承东启西的枢纽门户,随着深江高铁、深中通道,连接港珠澳大桥的黄茅海跨海通道等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江门号”中欧、中老班列常态化开行,江门区位优势迎来历史性突破提升,与大湾区中心城市和国际市场的交通更加便捷高效。

    江门是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全覆盖城市,拥有全省面积最大、能够连片开发的大型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达1395平方公里,可新增连片开发面积625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已加快建设。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在港澳设立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启用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发展空间广阔、营商环境优越。

    江门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大广海湾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江门双碳实验室等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未来将成为推动大湾区乃至国家高水平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这样的江门,是广阔发展空间、扎实产业基础、丰富人才资源、优质创新能力以及优良营商环境深度融合的生动案例。(陈敏锐)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