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居民过上更舒心的生活
严格落实“四个最严” 全方位加强监管
努力搭建育人“大平台”
结束流浪生活 终与亲人团聚
违法倾倒建筑垃圾后拒不缴纳罚款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9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离家19年的男子在鹤山获得暖心救助
结束流浪生活 终与亲人团聚

    9月27日,记者从鹤山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经过努力,该站成功帮助离家19年的流浪乞讨人员李某与亲人团聚。

    江门日报记者 张舜同 通讯员 张盛源

    暖心关怀 让流浪者敞开心扉

    雅图仕大桥桥底,是李某的主要露宿点。该处靠近河边,杂草丛生,附近还有垃圾投放点,环境昏暗潮湿,异味较大,蚊虫较多。而地上的一张破旧席子和一张薄被,以及散落四周的废品,便是李某的全部“家当”。

    “2020年9月28日,我们在进行日常街面巡查时,在雅图仕大桥的桥底发现了李某,便迅速上前询问情况。可能出于对陌生人的抗拒,他既不愿提供身份信息,也不愿接受救助。当我们尝试跟他沟通时,他迅速离开了现场,救助工作陷入困境。”鹤山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聂琼材回忆道。

    虽然李某态度冷漠,但鹤山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当天,他们为李某建立救助档案,并在日后的工作中加强对李某露宿点的巡查力度。该站还结合“寒冬送温暖”“夏日送清凉”等专项行动,持续对李某提供救助,并寻找机会与其沟通。

    如,今年2月寒潮来临前,工作人员迅速前去探访李某,为他提供防寒物资,并劝导他到救助管理站暂住避寒;今年8月,面对炎热的天气,工作人员多次探访李某,并为他送上消暑物资。

    在工作人员的持续关怀与救助下,李某逐渐放下戒备心,开始与工作人员谈心,并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身份信息。原来,李某来自河南省郑州市,由于年轻时与亲人闹矛盾,离家出走,但由于丢了身份证,他无法在外地找工作,也无法乘坐交通工具回乡,因此过起了流浪的生活。

    见李某终于敞开心扉,工作人员便每天与他拉家常,安抚其情绪,劝导他放下过去,鼓励他勇敢面对亲人。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今年8月11日,李某同意进行人脸识别,鹤山市迅速为其开展寻亲工作。

    贴心服务

    失散多年的亲人终团聚

    9月6日,鹤山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根据人脸识别出的身份信息,向李某的户籍地救助管理站发出协查函,核查李某的身份资料及家庭情况。当天晚上,鹤山市救助管理站成功与李某的亲人取得联系。出于对失散家人的思念,李某的亲人决定驱车从河南省郑州市赶到鹤山接回李某。随后,工作人员劝导李某到鹤山市救助管理站暂住,等待亲人的到来。

    “根据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我们为李某准备了住宿的房间,房间里,生活用品齐全,有空调、风扇,我们还为他精心准备早中晚三餐,保障好他的衣食住行。同时,安排工作人员与他谈心,帮助他以更好的心态迎接亲人的到来。”聂琼材说。

    “感谢鹤山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帮助我们找回了失散19年的亲人!”9月9日,李某终于和他的亲人团聚。“我们见证了这一幕,他们的千言万语都化为了深情的拥抱与思念的泪水,我们感到十分欣慰。”聂琼材表示,李某返乡后,该站还通过电话、函件等方式,跟踪回访李某的生活情况。目前,李某在弟弟经营的零售店里帮忙,生活逐渐回到正轨。

    接下来,鹤山市救助管理站将继续加强巡查,用心救助每一位流浪乞讨人员。同时,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完善流浪乞讨人员身份快速查询机制、寻亲服务机制等,提升救助服务质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