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侨都·教苑
上一版3  
浅谈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策略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开展美育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思考
以精讲巧练提升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 年 10 月 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精讲巧练提升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

    通过提升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最终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蓬江区棠下镇天河小学 谢锦枝

    运算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计算出结果,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花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在计算上,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尝试通过提升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最终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下面是我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简便计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注重口算,培养能力

    口算是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要做到熟练口算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三位数以内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问题。这是学生学习简便计算的基础,因此在教学简便计算前,我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凑整和拆数方面的训练,严抓乘法口诀,争取让学生做到对答如流。另外,我还会总结一些特殊的结算规律,让学生熟记于心并学会运用,如125×8=1000,125×4=500,25×4=100,25×8=200等,让学生在遇到类似的计算时能迅速反应。

    既重算法,又重算理

    掌握算法、理解算理是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重视。在教学简便计算时,我会将例题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理解运算定律提供支持。

    在教学乘法结合律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需要买40套合唱服,其中上衣37元,裤子63元,一共需要多少钱?经过充分的思考和交流,学生们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37×40+63×40,另一种是(37+63)×40。通过分析计算目的,我让学生理解到这两种思路最后求得的结果都是总共所需费用,因此得出37×40+63×40=(37+63)×40。这就是在具体的事例中构建算理,当学生对算理有所了解后,再跟学生讲解算法和算理之间的具体联系。

    除了从实际生活出发巧设习题,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问题,我还计划创设一个计算比赛,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和运用运算定律,提高他们的口算速度。

    巧编儿歌,快乐学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如果将所学内容编成儿歌配合施教,能有效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结合学生需要掌握的五大运算定律和两大性质,我总结编写了一首《简便计算儿歌》:

    简便计算并不难,化繁为简变口算。

    数据特点很重要,定律性质来帮忙。

    看好数字看符号,如果只有加减号,

    或者只有乘除号,变换位置带符号。

    要想去或添括号,盯紧括号外符号。

    看到减号或除号,括号里面变符号。

    看到加号或乘号,括号里面不变号。

    将简便计算的知识要点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呈现出来,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很好地揭示简便计算的规律,帮助学生概括知识,在计算过程中简化思考过程,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

    教导简便计算是引导小学生学好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提升简便计算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以及算理、算法的养成。教师在帮助学生培养简便计算习惯,提高简便计算意识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在各种定律的选择运用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