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努力给孩子们前进的路照得亮一些”
刘国梁当选WTT世界乒联董事会主席
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获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
我国新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 年 10 月 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新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分别是四川省通济堰、江苏省兴化垛田、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
10月6日拍摄的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境内的通济堰灌区江鱼堤泄洪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四川省通济堰、江苏省兴化垛田、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6日成功入选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包括这4处新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到30处。

    通济堰渠首位于成都市新津区南河、西河、金马河交汇处,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通济堰灌区目前是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向成都、眉山2市4县区提供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灌溉面积52万亩。

    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分布在江苏兴化湖荡区,是高地旱田灌排工程体系。历史上垒土成垛形成的垛田,发展出有着配套的圩堤、灌排渠道、水闸等复合灌排工程体系和独特灌溉方式的灌溉工程系统。目前它仍在发挥灌溉排水、防洪抗旱排涝、生态农业、景观旅游等效益。

    松古灌区位于浙江省松阳县,是中小流域古代灌溉工程的典范。从当初人们在松阴溪流域依势筑堰建渠,逐步建成以松阴溪主支流为水源,堰堤密布、圳渠交错的灌溉网络。明清时期灌区工程体系臻于完善,至今仍在滋润着松阴溪两岸16.6万亩良田。

    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西北部山区,面积约有5.1万亩,属陡坡梯田,垂直落差近千米。成熟于宋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的上堡梯田灌溉工程,既包含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系统,也包含良好的生态保护系统。

    与我国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同时列入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澳大利亚、印度、伊拉克、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国的15处。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140处,分布于18个国家。

    “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说,延续至今的灌溉工程遗产都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经典范例,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申报与可持续保护利用为契机,深入挖掘并向世界展现中国灌溉历史文化,研究总结其科学技术、文化价值及管理经验,对助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