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江铁路卧长龙 “黄金内湾”大通途
我市一人入选
见证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大提升
推动文广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共筑诚信社会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文广旅体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中提速
推动文广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图为古兜温泉。

    成功举办第二届江门艺术季,新会区、恩平市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新会京梅村、恩平歇马村入选第一批“广东省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入选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赤坎华侨古镇项目入选2022年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启超故里·小鸟天堂旅游景区、古劳水乡旅游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正在稳步推进……这些亮点,绘就了一幅“诗和远方”江门文旅新画卷。

    今年以来,市文广旅体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中提速,扎实推进“六大工程”落地落实,推动文广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市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作出新贡献。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

    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

    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被赋予了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新定位、新使命,在新发展格局中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侨都赋能”是“六大工程”之一,其中就包括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国家平台,提升侨都中华文化交流传播功能。

    抓方案贯彻落实。今年以来,市文广旅体局积极实施省《江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方案》和市有关工作方案、行动计划,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

    筹划重大活动。市文广旅体局目前正筹办第二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并将确保大会圆满举办;精心筹划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制定了《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工作任务清单》等相关文件,梁启超故居修缮、茶坑村建筑修缮改造及环境提升等工程扎实推进。

    参与大湾区文旅交流合作。市文广旅体局与澳门文物保存修复学会合作开展“纸质文物保护修复进阶培训班”。组团参加2022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第十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全方位宣传推广江门文旅形象及产品。8月,澳门·江门旅游业务合作会议在我市举办,澳门酒店旅业商会与江门市旅游行业协会签订《旅游业务合作框架协议》。

    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提速

    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是促进旅游经济回暖发展的重要措施。今年以来,市文广旅体局抓住我市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机遇,优化扶持政策、完善文旅设施、培育消费业态、创新营销方式,积极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优化文旅产品供给,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提速。截至9月中旬,赤坎华侨古镇项目、古劳水乡旅游景区等21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5.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率的86.5%,其中赤坎华侨古镇项目按2023年元旦开业的目标推进,古劳水乡项目古劳圩滨水商业街等二期工程正在施工,台山川岛浪漫海岸项目上半年顺利开工。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市全域旅游加速发展中,新会区、恩平市被评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一批精品酒店、精品民宿、驿道步径、精品线路的出现,大大提升了我市旅游接待能力。

    今年,赤坎华侨古镇项目入选2022年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以赤坎华侨古镇项目为中心,我市正大力推进周边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带动周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成就。

    据统计,全市已核定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177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9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50处、市(县)级184处。有非遗项目229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26项、市级92项、县(区)级103项。

    今年,我市创建国家级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正扎实推进中。鹤城客家花炮会等5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名录;公布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42人和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4项。目前,市文广旅体局正全力推进江门非遗馆建设。

    8月,升级改造的侨博馆新馆(二三层)开放参观,馆内收藏着数万件海内外华侨实物和史料,置身其中,仿佛在翻阅一部看得见的历史。这是江门市重大文化项目和民生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推进“侨都赋能”工程,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重要载体。市文广旅体局将继续重点推进侨博馆新馆全面完成升级改造,加快打造成为华侨博物馆的新标杆。此外,江门甘蔗化工厂被公布为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市文广旅体局深入贯彻《江门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江门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落实体育强国国家战略,推动健康江门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引导人民群众增强健身意识、满足健康生活方式需求、形成体育健康消费理念,不断实现市民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

    竞技体育成绩不断提升。我市积极参加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目前,在已完成省运会20项竞技体育组项目、7项群众体育组项目的比赛中,竞体项目共获15枚金牌、7枚银牌、21枚铜牌,群体项目共获9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对比上届省运会实现了新突破。

    引进与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大型品牌赛事。我市承办了2021—2022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2022年全国男排锦标赛、2022年全国少年儿童跳水锦标赛、2022年全国青少年男子水球锦标赛、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跳水比赛等国家级和省级赛事。

    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举办2022年江门市青少年锦标赛和“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健身主题活动,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竞技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健康体质。此外,全民健身不断普及,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加快推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