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恩平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紧扣“一条主线” 守牢“三条底线”
树榜样暖人心 传递满满正能量
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工作人员热心寻回失主
弘扬尊老爱老传统美德
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凉风起 秋意浓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恩平商事制度改革成效大幅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工作人员对超市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恩平市开办企业的流程和环节得到大幅压减和优化。图为恩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

    十年开拓,商事制度改革成效大幅提升;十年攻坚,市场主体总量和活跃度大幅提升;十年践行,营商环境优越性大幅提升。

    十年来,恩平市全力打造市场主体成长的“沃土”,切实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更多改革政策落地生根,市场准入环境进一步优化,激活“如鱼得水”的市场活力,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健康有序发展。

    市场主体的活跃与成长,是恩平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典型写照。恩平市市场主体存量由2012年的1.5万户增长至目前的3.2万户,累计增长113.33%;2012-2021年,年均新设市场主体4220户。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胡伟杰 通讯员 郑灏洋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企业新设登记 当场办结率100%

    落实开办企业一天办结。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恩平市开办企业的流程和环节得到大幅压减和优化,从原来5个程序7个环节压减至3个程序4个环节,开办企业时间从13.9天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提升登记注册效率,让办事群众充分享受改革红利,激发了市场活力。目前,恩平市企业新设登记当场办结率达100%。

    实现投资开办企业全程“网上办”。恩平市积极推广应用省政务服务网“开办企业一网通办”模块、“粤商通”App、全程电子化系统及江门商事登记“微信+智能化审批”系统,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突破了地域空间和办公时间限制,将传统的“面对面”服务转变为“键对键”服务。尤其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有效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尽可能阻断疫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据统计,自2017年实施商事登记全程“网上办”以来,截至目前,恩平市通过江门商事登记“微信+智能化审批”系统、全程电子化系统办照的市场主体共5528户。

    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全力守护

    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民心工程。恩平市积极配合江门市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各项食品安全工作稳步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上新台阶。

    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高。在省食安办组织第三方开展的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工作中,恩平市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总分位于江门三区四县前三名。

    市民菜篮子拎出幸福感。恩平市以“惠民、便民、利民”为原则,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作为重点民生工作,对辖区30家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完成率100%,共投入资金约5663万元,升级改造面积9.83万平方米,有效解决农贸市场公共设施不完善、功能分区设置不规范、环境卫生脏乱差等“老大难”问题。

    全面提升食品监督抽检效能。建设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平台,提高监督抽检的针对性和靶向性,严防问题食品流向群众餐桌,按时按质完成“每千人6批次”抽检任务。

    推广“邑食安”阳光餐饮监管平台。114家学校食堂加入“邑食安”阳光餐饮监管平台,“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改造率达100%。

    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参与度和感知度。开展食品安全“你送我检”活动,今年以来共举办3场,现场快筛快检565批次,合格率100%。主要针对酒店、超市、农贸市场等开展“一监到底”直播活动,自2019年以来累计开展16期,吸引了约210万人次网民线上关注,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实施质量强市战略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恩平市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夯实质量工作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全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而稳步提高。

    同时,恩平市大力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以无线传声器、功率放大器产品为重点,实施产品质量比对工程。通过研究国内外标杆产品的质量指标、执行标准和技术差异,分析质量提升方法,找差距、补短板、强产业,多措并举提升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助推产业集群向产业链中高端转型升级,成功培育8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并联合行业协会制定恩平市首个联盟标准——《江门市无线传声器系统联盟标准》,助推恩平市荣获“中国演艺装备产业基地”称号,为电声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推进知识产权保护

    让“无形资产”

    创造“有形财富”

    恩平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为重点,着力构建企业自主、市场主导、政府推动、行业促进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打造地区品牌,挖掘和培育商标品牌。截至目前,恩平市有效注册商标累计达9171件,比2021年增加1277件。其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集体商标6件,涉农集体商标占比在江门三区四县中靠前。

    支持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激励创新创造。今年以来,恩平全市新增专利授权量81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7件,发明专利拥有量161件。

    进企业宣贯知识产权政策并鼓励有需求的企业推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推动企业参加江门市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同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工作。截至目前,恩平市已立案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0宗,保障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切实提高维权效率,全市知识产权保护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