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四届市委第二轮巡察启动
汲取智慧力量 彰显使命担当
做好新业态劳动者服务和保障工作
这些“黑科技”守护江门绿水青山
群众看病越来越方便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黑科技”守护江门绿水青山

监测人员正在对环境进行监测分析。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林立竣

    通讯员 江晓峰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20周年。日前,记者走进市生态环境局,去看看环保“黑科技”如何实现精准治污,守护江门绿水青山。

    让群众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一个个逐步向好的环境监测数据,是我市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最好的诠释。

    市生态环境局大楼9楼和10楼,是广东江门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场所。这里是生态环境监测重地,主要进行有机污染物质和重金属等监测。

    “这里面的仪器功能强大,像这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以分析100多种物质;这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可以分析出水质和土壤中多达60多种重金属元素,让群众住得安心、吃得放心。”现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的同时,还展示了在仪器旁的100多个待测样品。

    环境污染有时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来定性或定量?这得依托精密的仪器设备。而数据看起来简单,但获取并不轻松,每个环节都要按照标准分析方法一丝不苟进行,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为生态环境做出准确评价。

    “监测工作有时限要求,监测仪器运行起来不能中断,所以我们停不下来,经常要连续作业。”分析人员介绍,无论是水、空气还是土壤,采样只是第一步工作,有时样品和现场监测数据带回来已经是晚上。为了能在有效期内完成样品分析任务,监测人员经常连夜加班开展检测。

    实现大气污染精准监管

    在市生态环境局1楼监控室,可以看到屏幕上各种不停跳动的数据,不同颜色的画面在不断变换,这是全市环境动态监测的情况。

    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面对大气污染治理,监测点位不足、难以及时发现污染源的问题,我市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在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安装了40套网格化环境监测微型站,为监测PM2.5等大气污染物布下天罗地网。每隔5分钟,监测数据就会传输到屏幕上,实现了大气污染精准监管。

    以聚焦精准治污的大气重点污染源监控平台,以臭氧治理为焦点的涉VOCs重点企业在线监控系统,以全链条管控为核心的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多领域的生态环境监管网络平台使我市对污染排放真正做到“心中在数”。

    “这些‘情况看得见’‘指令听得着’‘处置有措施’的全方位、可视化监管平台,能够无盲区、零死角、全天候及时发现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有效促进了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为开展精细化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记者说。

    这些开了“天眼”的系统有多“靠谱”?执法人员分享了一个精准执法的案例。

    市生态环境局开平分局在调阅开平市某洗水企业的废水在线监控设施数据时,发现该公司日均排水量明显少于其他同行企业,初步怀疑该公司存在偷排未处理达标的生产废水行为。了解到该线索后,执法人员迅速对该企业的厂区及周边给排水管道进行全面排查,最终发现该企业私设暗管,并将未经完全处理达标的生产废水排入市政管网。针对该公司私设暗管排放污染物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局开平分局依法对该公司进行立案查处,责令其立即拆除私设的暗管,并罚款人民币三十万元。

    执法方式不断改进优化

    大气污染监测、溯源是一个难题。为此,我市引进了VOCs走航监测车。

    “这辆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边走边测,实时掌握污染源浓度分布情况,绘制‘污染地图’,既能显示污染分布、污染来源、污染趋势,又能起到及时发现污染源的作用。”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工作人员张俊杰熟练地打开工作界面展示给记者看,甲苯、乙苯、丙酮、丁烷……走航车监测设备能检测空气中超过100种不同污染物。

    “走航车比移动的实验室更高效,尤其对特定区域内VOCs排放情况进行监测,一发现污染就会自动在地图上绘出深色图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张俊杰表示。

    过去一提起环保执法,大家想到的是“人海战术”“现场执法”,然而,在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的新形势下,执法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优化。

    引入无人机巡航,实现了从平面巡查到立体巡查的突破,大大提高了生态环境领域监督执法的质量和效率。引人监测无人船,实现了对重要流河进行全自动水样采集和记录。打造“天地车人”一体化机动车监管系统,8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和18套黑烟车电子抓拍设备,主要分布在各县(市、区)的主要进出城通道和柴油车主要通行道路,系统建成以来,已检测柴油车排放超344万辆次,抓拍、处罚闯禁行黑烟车760多辆次,有效减少黑烟车上路行驶。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