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江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镇街风采·鹤21/2022-11-11/A05/90201668104982947.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绘制“岭南水乡图” 打造精致生态新城镇
以党建之“匙”开幸福之“门”
党建引领绘蓝图 乡村振兴见实效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 年 11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劳镇
绘制“岭南水乡图” 打造精致生态新城镇

古劳镇河网纵横交错、鱼塘星罗棋布,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岭南水乡图”。古劳镇供图
2020年10月,华侨城古劳水乡项目一期首开区对外开放,吸引了不少游客。

    走进鹤山市古劳水乡,茂榕散落其中,河网纵横交错,数百个鱼塘星罗棋布,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岭南水乡图”。近年来,古劳镇围绕“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富民强村”的工作目标,以党建引领为抓手,逐步由“红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镇向乡村全面振兴示范镇迈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篇章。

    抓好党组织建设

    基础和亮点齐抓

    乡村振兴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近年来,古劳镇全面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基础和亮点齐抓、塑形和提效并重,着力构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古劳格局。

    强化阵地建设,打造“古劳学堂”品牌。2021年,古劳镇成立首个江门首个侨资民企党校——鹤山雅图仕党委党校,实现该镇三连工业区、沿江工业区两大工业区党校全覆盖。该镇以“镇级党校+两新党校”为核心,与大埠村历史文化馆、双桥村乡村振兴小型展厅等10多个红色教育点相结合,形成“双极多点”的党员教育“红色矩阵”;围绕“三个结合”——机关分教点与两新分教点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操技能掌握相结合、领导班子上台授课与外邀师资相结合,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打造“古劳学堂”品牌。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镇红色教育点培训了3427人次。

    网格凝聚干群合力。古劳镇以一网兜底,建立起“先锋突击力量+镇级中坚力量+村级主体力量+社会后备力量”四轮并驱运转的队伍架构,网格化管理触及人、地、物、事、情共31项要素,让群众大事不出格、网中解忧愁。同时,该镇还将信息科技融入乡村治理中,引入“无人机巡航+智能分析”国土执法模式,突破人手、时间、空间限制,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党建激活人才建设“一池春水”。古劳镇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持续完善“一支专家队伍+一批资源平台+一个第三方机构”的工作机制,引入100位智库专家。同时,建立“书记碰头会”“村助月度述职”制度,升级改造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开展人才与产业项目对接培训,让人才更愿意留在乡村。此外,该镇还成立商会、水产协会党支部,以特色产业协会传帮带培育出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优秀党员。

    建设生态宜居水乡

    打造美丽乡村品牌

    古劳镇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如今,漫步在古劳镇的街巷和村落,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城镇与乡村美丽和谐。

    治理升平河、建设西江大堤、处理鱼塘尾水、进行河涌清淤……近年来,古劳镇以“支部领行、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推动乡村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水乡,成功创建江门首个省级湿地公园——古劳水乡省级湿地公园。

    此外,该镇先后投入657万元实施10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成功打造“第二批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名村”“江门市基层党建示范村”“江门市美丽侨村”等美丽乡村品牌。

    如今的古劳镇,鹭鸟翩翩起舞,渔舟唱晚,获得居民点赞,吸引越来越多人前往。“在这里工作生活十年,亲眼见证了古劳的美丽变迁。”来自江西吉安的陈明理已经在古劳镇安家落户,他表示,古劳镇环境优美、紧靠鹤山城区,到广州仅需约一个小时,“在古劳镇生活,我感觉很幸福”。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珠三角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产业活、集体强、村民富。近年来,古劳镇委、镇政府立足水乡自然人文资源优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珠三角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产业活水”。

    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古劳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村组集体经济资源整合、整体规划、连片开发,科学规划养殖水域,提高“名特优”品种养殖比例,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双桥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预计增长300万元,大埠村被评为江门市扶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

    文旅融合方面,古劳镇以点带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吸引包括华侨城古劳水乡项目、古劳生态园项目、“水墨·方塘”艺术民宿等文旅项目,挖掘古劳梁赞故居、上升村南湾祖、水龙桥、二度桥、茶山等资源,串珠成链打造红色水乡生态旅游线路,同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以入股经营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将闲置民居、学校改造成特色民宿,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接下来,古劳镇将持续深化“文旅”“农旅”“渔旅”融合,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打造湾区精致生态新城镇。

    统筹/黎禹君文/图 易航 谌磊 郭嘉灵 易惠英 凌伟新(除署名外)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