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视频助理裁判技术(VAR)首次在世界杯赛场上应用。今年的卡塔尔世界杯,半自动越位识别系统(SAOT)、补时新规、“5换人”这些新规则也来到了世界杯赛场。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新规则的运用,肯定会给本届世界杯乃至今后的足球赛场带来改变。但究竟是好是坏,需要看看接下来的比赛,才能找到答案。文/综体
超长补时成常态
随着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持续进行,本届比赛超长补时的趋势逐渐明晰。例如揭幕战卡塔尔队与厄瓜多尔队的比赛,补时总时间就达到了10分钟。根据著名足球数据网站OptaJoe的统计,截至目前,世界杯历史上最长的五个半场补时都来自本届赛事。
卡塔尔世界杯屡屡出现超长补时,与国际足联在本届赛事力推的新规则密不可分。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科里纳在赛前就透露了本届世界杯会出现超长补时的信息:“在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我们就曾尝试补齐时间。本届比赛,我们要求第四官员紧盯赛场上有效比赛之外流失的每一秒,这些流失的时间包括伤停、替换球员、红黄牌、进球庆祝、VAR查看,当然还有领先一方刻意浪费的时间。”
超长补时的到来,最实质的变化就是球员能支配的时间变长了——在伊朗队与威尔士队的比赛中,前者就是在98分钟和100分钟完成了进球。而这,在此前的足球比赛中几乎是凤毛麟角。
对于超长补时,无论是参赛球队还是外界舆论,都有不同看法。比如,卡拉格、内维尔等英格兰足坛名宿都表示支持:“以前的足球比赛因各种因素被浪费了太多时间,应该享受卡塔尔世界杯增加的补时”。但英格兰队主教练索斯盖特却不这么看:“上下半场共补时近半小时,我们需要专注的时间太长。专注度下降会拖慢比赛节奏,球队容易失去效率。”
球员进球不敢立刻庆祝了
除了补时规则的改变,高科技的应用也给本届世界杯带来了新变化。
在沙特队2:1逆转阿根廷队的比赛中,阿根廷队在上半场就有3个进球因越位被吹,判罚依据都来自本届世界杯首次使用的半自动越位识别系统(SAOT)。这套系统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在足球内部安装了一个传感器,以实时确定足球的精确位置;二是安装在球场内的12个跟踪摄像头,用来确定每名球员的实时位置。
相比此前用“视频回放+人工辅助”的方式来判断越位,SAOT系统已经有能力做到不借助人工的帮助,就能精确判断球员越位与否。再加上从俄罗斯世界杯开始启用的VAR系统,错判出现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了。
然而,高科技虽然让裁判的判断更加精准,但也“打乱”了场上球员的节奏。以往,球员进球后只需在庆祝前回头看看边裁有没有举旗,就能确定自己的进球是否有效了。但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一幕:球员进球还不敢提前庆祝,而是忐忑地看着裁判与场外的沟通。不仅如此,由于VAR的存在,裁判时不时要暂停比赛,使得球员很容易失去对比赛的专注。
此外,本届世界杯还有扩大门将扑点球防守面积的新规则,在本届世界杯中也非常引人注目。与以往门将在对方罚球队员踢出足球前必须双脚站在门线上,且只能左右移动的规则相比,新规则允许门将在防守点球时有一只脚部分接触到球门线即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门将的扑救面积,有助于提高门将扑点成功率。墨西哥队门将奥乔亚在对阵波兰队的小组赛中扑出莱万的点球,多少也得益于新规则的帮助。
“5换人”考验教练临场应变能力
2020年5月,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负责足球比赛规则制定的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IFAB)宣布临时将每支球队每场比赛的换人名额由3个增加到5个。今年6月,IFAB批准将此规则长期保留,本届比赛是世界杯第一次实行“5换人”规则。
增加2个换人名额,看起来区别不大,实际效果却是天差地别。
足球比赛中保持后防线稳定很重要,所以教练员轻易不会在场上更换后卫和门将。过去的“3换人”时代,一支球队的换人名额一般是一个用来换前锋,一个用来换中场,还有一个往往要留到最后以防止球员受伤,留给主教练选择的余地其实并不大。
改成“5换人”后,如果主教练愿意,甚至可以将前锋或者中场球员全部替换一遍。更多的换人,改变了球员原有的体能分配模式。场上球员有了更充沛的体能,比赛节奏和观赏性也就随之提升。这也给主教练提供了更大的战术自由度,更考验教练的临场应变能力。
日本队2:1逆转德国队的比赛,日本队主教练森保一对“5换人”规则的运用堪称经典。他深知球队实力无法与德国队相持整场,开场阶段雪藏了几位进攻好手,派上了偏重防守的首发阵容。整个上半场比赛,日本队主动让出球权进行低位防守,几乎没有组织进攻。
下半场比赛,森保一接连换上三笘薰、浅野拓磨、堂安律、南野拓实4名进攻球员,突然改变节奏对德国队发起猛攻。面对体能充沛的日本队锋线,已经踢了大半场的德国队后卫疲于奔命。而日本队正是由替补上场的堂安律、浅野拓磨打进两球,逆转了比赛。
“5换人”规则下,球队的阵容深度对比赛胜负起着关键作用。巴西队2:0击败塞尔维亚队就是力证。其实塞尔维亚队踢得不可谓不出色,后防线组织有序,但他们碰上的是拥有9名世界顶级前锋的巴西队。要是在过去,一个队无论有多少好前锋,能上场的最多不过4到5人。
而这场比赛,巴西队主教练蒂特通过不断换人,9名前锋中有8人都得到了出场机会,这也让锋线始终保持在“满血状态”。塞尔维亚队的右路防守,先后经历维尼修斯、罗德里戈、马丁内利的轮番冲击,得不到任何喘息机会,最终在下半场乱了阵脚,右路连丢两球。拥有最豪华人员配备的巴西队,无疑是“5换人”规则的最大受益者。可以预见在本届世界杯上,下半场的巴西队将会非常可怕。
“拖堂”比“拖延” 更有观赏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本届世界杯上球员“拖延”、门将开球前尽可能多持球这些故意拖延比赛的行为变少了。
原因便是国际足联采取了新的补时政策——裁判员会更加仔细地计算补时,例如庆祝进球、换人调整、球员受伤、VAR确认等时间,都会被计入补时时间内。如此一来,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效比赛时间,防止拖延比赛时间的现象出现。
自然而然,超长补时也成了常态。知道比赛会“拖堂”后,领先的球队也就没有施展“拖延”战术的空间了。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拖堂”能让比赛有更高的观赏性。球迷看比赛,当然是来看球员在绿茵场上奔跑拼抢。其次,比赛时间变长,也增加绝杀、绝平这些令人振奋场景的出现概率,大幅提升比赛的精彩程度。此外,对于“不拖延”认真踢比赛的球队来说也更为公平。
当然,超长补时可能会让痛苦的一方更痛苦,也有可能让有优势的一方有更多进球机会。伊朗队便是最好的例子,在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中,下半场长达14分钟的伤停补时,让逆转无望的他们甚是煎熬;而在对阵威尔士的比赛中,超长补时便让他们抓住了绝杀对手的机会,如今取得1场胜利的他们,小组出线的希望大大增加。
所以说,新规则对于所有球队来说,都是公平的。谁能适应新规则,谁就能打开胜利之门。(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