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侨都·财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帮助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宣传
明确分级处置主体和责任
如何防范保险销售误导?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2022 年 11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防范保险销售误导?
银保监会提醒:不盲目跟风、不随意委托、不轻信“代理退保”

    近期,有消费者反映,某些保险销售人员为提高销售业绩,在保险产品销售过程中,向消费者提供与实际不符或让人误解的信息,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存在套路营销、诱导消费、强制搭售等问题,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此,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5期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保险销售误导行为。

    据介绍,保险销售误导是指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保险销售人员在保险销售业务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通过欺骗、隐瞒或者诱导的方式,对保险产品的情况作引人误解的宣传或者说明的行为。销售误导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利。

    保险销售误导主要表现为:一是隐瞒、混淆产品信息误导消费者,故意隐瞒保险产品属性,将具有相近保险责任的产品进行混淆,或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理财产品,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二是暗藏搭售误导消费者,在保险产品销售过程中,个别销售人员为提高销售业绩,以折扣优惠、公司规定、核保政策为由,变相误导消费者盲目投保高保额产品。三是夸大保险责任或承诺保证收益误导消费者,在保险产品营销过程中,个别销售人员介绍保险责任时断章取义、避重就轻,夸大保险责任范围,弱化保险责任免除等关键信息。

    对此,中国银保监会消保局提示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不盲目跟风、不随意委托、不轻信“代理退保”“代理维权”,谨防销售误导风险。

    首先,不盲目跟风,确认保险合同内容后再投保。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订立的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产品所提供的保障范围以合同条款中的保险责任为准,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保险需求,认真了解拟购买保险产品的承保机构、保障范围、除外责任、保费、保险金赔偿或给付条件等,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和经济实力的保险产品。注意防范营销过程中混淆、模糊、夸大保险责任等风险。此外,在投保时,无论是线下投保或是线上投保,缴费前一定要仔细核对投保险种,在了解合同重要条款后再投保。

    其次,不随意委托,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保险产品时,不要随意委托他人办理投保,不要随意签字授权,注意保管好重要证件、账号密码、验证码、人脸识别等个人信息,线上、线下投保务必做到本人确认,谨慎对待签字、授权、付费等重要环节,确保自己了解所签署或授权的协议内容。

    最后,不轻信“代理退保”“代理维权”,选择合法合理途径维权。如对保险产品或服务有异议,或在购买保险过程中存在纠纷等,要注意保留相应证据,及时向保险公司投诉,或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必要时还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通过正常渠道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不轻信“代理维权”“代理退保”等虚假承诺,不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不法行为。

    明亚保险经纪人赵焕栋提醒,投保人在签字时要了解清楚,该保险的保障内容或收益情况,是否跟业务员说的一样,预防产生销售误导。“特别是涉及到理财保险,关于保底收益(保证),与演示收益(浮动)要问清楚。万一买了保险后,发现产品条款跟业务员讲的不一样,在犹豫期内(一般是15-20天),是可以免费退保的。”赵焕栋说。

    (傅雅蓉)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