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数据+铁脚板”让疫情防控更精细
民生“微实事”以百姓心办好百姓事
持续擦亮“法治侨都”金字招牌
民族团结一条心 社区和谐一家亲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1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民生“加码” 为幸福“加速” 为生活“加温”
民生“微实事”以百姓心办好百姓事

    □江门日报记者 张浩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申购智能手机,方便困难学子进出学校出示健康码,为他们的健康加一道屏障;改造近千名师生出入的“瓶颈”烂路,守护一段平安回家路;新装路灯点亮村民惬意“夜生活”,也点亮乡村振兴梦……11月初,我市2022年首批12件民生“微实事”全部完成。

    江门设立专项资金,出台有关工作方案,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以“微实事”助力“大民生”,以“小民生”赢得百姓“大民心”,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

    为民生“加码”

    从细微处搜集“百姓小事”

    “村前的道路没有路灯,夜间出行非常不便,安全隐患多”“校门口道路破损严重,严重影响出行”“学校门前的桥太窄,放学期间堵得走不了,太危险了”……

    “百姓小事”特点是困扰群众生活且关注度高、亟待解决。事情小不代表不用办,更不是不急着办。因为这些“小事”往往就是群众感受最真切、最盼望解决的事,是群众心中的“大事”。民生“微实事”就是从细微处着手,积小胜为大胜。

    如何做到“小而精”“准且实”?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大代表是最好切入点。我市发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走到田间地头、庭院树下,跟群众聊家常,广泛收集民生问题和群众诉求。积极借助自身职业身份,依托代表联络站、立法联系点等平台,做到“访民情”与“看现场”统一,“深调研”与“细筛选”相结合,确定老百姓真正渴望解决的民生“微实事”。

    在新会区会城街道,市人大代表陈德洪调研了解到冲那村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有不少老年人需要到村委会办理事务,但办公大楼是步梯,没有无障碍通道,老年人较难进入,同时办公楼日久失修,地面出现大面积下沉,存在安全隐患。

    在开平市金鸡镇,市人大代表刘洪生在多次代表活动中发现,金鸡镇中心小学北门通道桥梁仅宽6米,在上下学时段车辆拥堵、人员拥挤现象严重,交通安全隐患问题亟待解决。“桥梁建于1995年,当时仅有圩镇及附近村的学生就读,如今全镇各村(社区)的小学生均在此就读。”刘洪生表示,大部分学生上下学需要家长接送,机动车多、人流量大,交通安全隐患很大。

    纳入到民生“微实事”项目后,以上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冲那村的老年人到村委会办事有了无障碍通道,跑一趟变得轻松舒服;金鸡镇中心小学北门桥梁扩建工程也已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工程项目还对河堤进行了加固,同时美化了周边环境,周边群众纷纷为此点赞,学生家长更称其为“放心桥”。

    “现在不担心孩子的上下学了,而且接孩子回家都不堵车了。”金鸡镇村民关春花的孩子在金鸡镇中心小学读四年级,她告诉记者,拓宽的桥梁和道路让她安心很多。

    为幸福“加速”

    推动项目

    精准办快速办务实办

    民生“微实事”必须精准办、快速办、务实办。项目被立项施工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要跟踪监督项目进度、施工质量,真正为老百姓创建品质项目、幸福项目。

    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平市第三中学)门前的道路是连接蚬冈镇横石、蚬北、蚬南、坎田、东和、蚬冈墟社区等多个村(社区)的交会点,也是村民和近千名师生出入的必经之路。每逢圩日或上下学高峰期,该路段交通十分拥堵,是当地的“瓶颈”烂路。

    因修建年代久远,该路面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和碎裂,雨天时路面坑洼积水,晴天时尘土飞扬,严重影响车辆行驶和群众出行,给周围群众带来不便,对城镇的形象也产生不良影响。

    该路段的维修和加装太阳能路灯项目很快被纳入江门市2022年首批12件民生“微实事”项目,并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落地实施。在人大代表的督办下,当地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抓好落实,科学制定工作计划,逐天抓好任务落实,严把质量关、监理关、安全关,确保项目快速推进。仅用了十多天,该路段便竣工投入使用。

    开平市马冈镇官堂村委会至乐善村委会的道路全长1.7公里,涉及3个村委会近万人。这条路是村民每天进出的必经之路,由于一直未安装路灯,每到晚上,漆黑一片,给村民生活生产带来很多不便。这件事也被纳入今年的民生“微实事”项目。

    在路灯安装过程中,开平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多次到现场了解基本情况,组织职能部门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此外,项目确定后,从路灯的设计、招投标到安装,县、镇人大相关负责人亲自过问、亲自参与,同时加强与人大代表交流沟通。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如今,这条道路共安装了52盏太阳能路灯并投入使用,为沿路的村民带来了光明。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新装的太阳能路灯便会自动亮起来。路灯下,村民享受着惬意的“夜生活”。“以前我们这里没有路灯,一到天黑就完全看不见,现在党的政策是真的好,感谢政府帮我们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路灯亮起来了,我们再也不怕黑了,晚上出门心里亮堂堂的。”年近七旬的官堂村村民梁惠广站在路灯下欣喜地说道。

    为生活“加温”

    第二批民生“微实事”

    有序开展

    近年来,农村“厕所革命”在全市快速推进,然而,乡镇学校厕所却成了“被遗漏的角落”。

    “作为一位工作了30年的教育工作者,我去过不少乡镇学校,大多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厕所很简陋,大多没有隔门,学生如厕很尴尬,蹲位数远达不到需求,每逢课间便排起长队。而且因为年久失修,更是出现墙体剥落、异味难除等系列问题,乡镇学校也亟需一场‘厕所革命’。”市人大代表骆昌云说。

    蓬江区棠下镇实验小学教学楼厕所改造后来被纳入我市2022年首批民生“微实事”项目,投入36万元改造12间厕所。“改造后的厕所,加装了隔间门,增加了蹲位数,改良了冲水系统和排污系统,得到师生的好评。”骆昌云说。

    小小“厕改”,意义很大。乡镇学校厕所改造犹如一个“支点”,撬动了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提升了广大师生预防疾病、呵护健康的意识,学生的文明习惯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我希望这次棠下镇实验小学教学楼厕所改造能开一个好头,让党委政府重视乡镇学校改造工作,以点带面逐渐铺开,让更多的师生享受干净、卫生的如厕环境。”骆昌云认为,这项工作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缩小城乡学校基础设施差距,才能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实现现代化教育事业多点开花。

    民生“微实事”的实施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场“及时雨”。看似不起眼的事,完成后给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却很大,因为变化就发生在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目前,我市已拟定本年度第二批民生“微实事”项目并有序开展,估算投入市本级财政资金436万元。

    我市将持续深化和完善民生“微实事”工作,更好发挥代表在凝聚人心、关注民生、推动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大限度把人民的意愿落到实处,在奋进新征程中展现代表作为和人大担当。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