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侨都·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乱跳”的心重回正轨
江门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男子心脏“换瓣”后复发心律失常,医生攻克一个个手术难关
让“乱跳”的心重回正轨

心血管内科团队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挑战高难度手术。
任强带领团队用3个小时完成手术。

    来自香港的杨生(化名)55岁,在风湿性心脏病术后8年、射频消融术后5年再次复发心悸,经检查提示为“心房扑动”。据介绍,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根治房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但心脏外科术后的房性心律失常因机制复杂、定位困难、瘢痕残留等因素,手术难度大。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迎难而上,利用EnSite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找到传导异常的“电路故障点”,进行精准消融,杨生的“心房扑动”随即终止。

    一直以来,江门市中心医院致力于加快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打造区域医疗高地,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技术、医疗服务以及综合管理的能力,以高质量、高水平的诊疗助力江门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翼医疗中心,服务好辖区以及大湾区群众、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

    这次亲身经历后,杨生欣慰地说:“我一直都想在江门养老,如今江门有这么高的医疗水平,这更坚定了我在这养老的决心!”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陈君

    A 心悸复发,入院接受治疗

    2014年,杨生出现阵发性心悸,有时几分钟,有时两个小时,同时还伴有胸闷、乏力等症状。在香港当地医院检查后,杨生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并做了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

    术后,杨生长期服用药物,心悸症状好转,但每年还会偶尔发作两三次,他也多次在香港当地医院进行电复律。2017年,杨生在香港接受了房颤/房扑射频消融术,术后症状明显缓解。

    今年11月初,在江门做生意的杨生再次突发心悸、气促、乏力,呈持续性发作,不能自行缓解,走一点路他就觉得没劲、呼吸困难。11月9日,杨生来到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查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反应”,用药后无明显好转,遂入院接受治疗。

    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任强说,心脏外科术后的房性心律失常并不少见,大概有30%的人会发生。困扰杨生的“心房扑动”与其曾经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有关,可能是心脏手术切口瘢痕引发,此类房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异常复杂。

    任强进一步解释,心脏在跳动过程中,窦房结会产生电信号,并靠肌肉细胞进行传导。人的心脏是个整体,没动过刀之前,电信号的传导速度快且均匀,方向一致。有瘢痕后,电信号传导的速度、方向会发生改变,电活动变得紊乱,形成“电路故障点”。而这个点会导致窦房结“放电”异常,心脏就会随异常“放电”出现异常跳动,从而诱发“心房扑动”。

    心脏外科术后的“心房扑动”在心律失常领域一直属于高难度的复杂手术。“心房扑动”定位困难,再加上“换瓣”术后左右心房间隔上的瘢痕,这无疑都在说明,实施导管射频消融手术难度很大,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B 迎接挑战,术中连续闯关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建设医院,近些年来,江门市中心医院不断建高地、攀高峰,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越来越有影响力。

    “我在江门生活了好多年,了解到江门市中心医院的医疗技术不错,我愿意选择在这里手术,相信这里的医护人员。”杨生说。面对患者的信任,任强表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经验把这台手术做下来。”

    杨生入院后第二天,心血管内科召开大讨论,科室成员各抒己见、出谋划策,制定手术计划。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后,任强和副主任医师张学芳为杨生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进行射频消融术。

    11月16日下午2时,手术如期进行。对杨生进行局麻后,任强在其左大腿根部进行血管穿刺,并将一根很细的导管从穿刺口放入,随着下腔静脉到达心脏。接下来的操作,都将通过这根细细的导管在心脏里面进行。

    手术刚开始没多久,任强团队就碰到了第一个难关——找不到冠状窦(冠状静脉进入右心房的入口处)。

    一般而言,医生需将一根电极导管放置于冠状窦内。这根电极导管作用很大,它相当于一个路标,能帮助医生大致判断房间隔的位置,有助于后续进行穿刺。此外,医生后续还可以通过电极的传导方向来确定引起“心房扑动”的位置,即“电路故障点”。

    “无法找到的原因,可能是心脏外科术后冠状窦发生闭合或者解剖位置发生异常。”任强说,此路不通,只能另寻他路,但这让本就复杂的手术又增加了难度。

    手术继续进行,又一个难关迎面而来——房间隔穿刺困难。

    上次杨生消融的部位处在左肺静脉与左心房的连接处,任强需要穿过房间隔,去到左心房检查此前消融部位的肌肉有无恢复,判断这次“心房扑动”的原因是否与上次一样。但由于“换瓣”手术的缘故,房间隔留下瘢痕,质地变硬,难以穿刺。

    “力度小穿不过,力度大可能直接穿过房间隔,穿破左心房,这将是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宁愿手术不成功,也不要出现并发症。”任强说,而且穿刺的角度也非常重要,决定后续的操作能否顺利。

    凭借着经验和技术,任强胆大心细,在尝试半小时后,终于穿刺成功。术中,任强团队观察到此前的消融线不完整,部分肌肉恢复了导电功能,遂进行消融。随后,该团队刺激心脏,发现“心房扑动”未终止,证明“电路故障点”仍存在,而下一步就是找出这个点。

    C 精准定位,找到“电路故障点”

    由于电极导管无法放进冠状窦,任强团队采用EnSite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寻找“电路故障点”。任强说:“该系统会随着电极导管的移动记录下电信号。通过观察、分析这些电信号,我们可以判断它们的传导方向,找出紊乱点。”

    任强团队将电极导管放入杨生的右心房和左心房,并移动收集电信号。为避免误伤他此前换的机械瓣,操作时需要小心谨慎。“要是电极片不小心卡在了机械瓣上,这又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开胸解决。”任强说,手术的过程中埋着很多雷,需步步为营。

    通过收集记录下3200多个电信号,精确展现了杨生心房内心电激动顺序的传导,并成功找到了“电路故障点”——二尖瓣峡部。精准定位后,任强用射频消融导管释放能量,对该处肌肉进行加热。他说:“消融也是个技术活!如果加热程度不够,一段时间后,肌肉细胞可能又会复活,俗称‘没死透’。加热过度的话,心脏则可能会被烧穿孔。所以,拿捏好度很重要。”

    当任强消融至峡部线中部时,杨生的“心房扑动”即终止。巩固消融后,经团队反复刺激心脏,均未再发作“心房扑动”,手术成功。任强团队没有辜负患者的信任,整个手术耗时3个小时,比预期快了2个小时。术后第三天,杨生顺利出院。

    小知识

    “心房扑动”是一种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可以简单理解为心房跳得太快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心慌、心跳太快、走两步就喘气等症状,同时还有引起脑中风的风险。长期的心动过快可导致心功能减退,引起心衰;同时,由于心房不能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容易导致血流淤滞,形成血栓。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