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平优品”县级行政区品牌建设正式启动
全面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
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第四届粤港澳写生摄影文化节启动仪式举行
“难安村”变身“示范村”
讲述张肖白传奇的一生
实现无纸化智慧招聘
冬种时节“薯”地忙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会区睦洲镇南安村探索出“125基层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
“难安村”变身“示范村”

南安村坚持党建引领,使乡村治理焕发新活力,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冯瑶君

    舒适平稳的沥青路面、一河两岸的景观带、整齐划一的村容村貌……走进新会区睦洲镇南安村,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悄然发生变化的背后,是南安村推动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南安村始终坚持党揽全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建现代红色村和南安党建品牌为目标,探索出“125基层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强党建、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均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家庭文明示范村、广东省儿童友好社区、江门市先进党组织、文明村、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 强化政治保障

    基层党建是基层治理的根基,发挥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是打通城乡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南安村党总支部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核心,把握土地确权和乡村振兴两个国家政策,着力在五个创新上用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探索出“125基层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1”即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个核心,“2”即土地确权和乡村振兴两个国家政策,“5”即在党建方式、服务形式、发展模式、整治思路、治理体系五个方面进行创新)。

    南安村有党员50多人,根据村情,南安村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制定《南安村党员服务群众红色指数规范化管理细则》,以带头遵章守纪、带头弘扬正气、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学习提高和带头争创佳绩“五带头”为主要内容,设置正向加分和反向扣分的量化管理细则,建立党员积分纪实管理评价机制,并与党员先锋责任岗、农村积分联动,激发党员创先争优热情。

    在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下,着力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村内矛盾隐患,村情村貌得到极大改观,昔日的“难安村”变身“示范村”,乡村治理焕发新活力。

    乘着土地确权的“东风”,南安村提前规划、同步流转,为发展总面积53.33公顷的农业种养连片示范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土地价格由原来每年每亩600元提升到1500元。如今,南安村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线,形成以水果采摘农家乐为主的“农业+旅游业”模式。水果基地内设有4个党员示范岗,制作了整齐划一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标识,并于2019年3月成立和美水果党支部,现有5名党员农户,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南安产业发展做强政治保障。同时,通过党员结对子帮扶,设立农村实用技能学习小组,由党员和农业种养能手带领,常态化学习研讨种养实用技术,交流经验心得,为产业振兴提供技术保障。

    “一网统管”提升治理效能

    南安村位于睦洲镇东北面,地处江中珠半小时生活圈,接壤高新区,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共463户,总人口2000多人,聚落呈“丁”字形分布,为网格划分提供了先天条件。

    南安村科学布网,精准设置2个智慧网格,搭建起“3+3+N”智慧网格队伍架构,吸收退役军人、党员、村民代表、返乡创业青年等人员加入志愿队伍,结合农村积分管理激励手段,促进志愿服务融入网格治理,以“党员网格+全科网格+疫情防控网格+警格”建设为基础,推行基层治理“一网统管”,实现管理由“大而全”向“小而精”转变。

    南安村智慧网格建立“平急结合”工作机制。在平时,网格员每日巡查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跟踪事件办结情况并及时反馈。如遇紧急事件,网格员快速响应联动,投身到紧急任务中来。目前智慧网格已在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耕地非粮化、防溺水等重难点工作中显现明显成效。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用好用活警力这支重要力量,南安村构建起“一民警带一辅警带一支义警队伍”的共建共治“一张网”,遇复杂矛盾则由网格警发挥“懂法、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化优势,使用“邻里和、村里调、所里解”“纠纷三调”工作法,使大部分矛盾纠纷在源头得到化解,有力保障了乡村的和谐稳定。2022年以来,南安村警务工作站共接待来访群众8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8件,化解成功率达100%。

    “一网统管”激发了乡村治理动能,现在的南安村,和谐有序的乐章正在奏响,呈现出“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管理长效化”的新面貌,成为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闻得到花香、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