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会区无偿献血综合场所,我市红会系统工作人员为陈俭铭送上鲜花和慰问金,感谢他无私捐献造血干细胞,为2岁的白血病男孩点燃“生命之光”。“我没从后悔过。”昨日,陈俭铭坚定地告诉记者。
造血干细胞被称为“生命种子”,是许多血液病患者康复的最后希望。江门从2006年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至今,共成功捐献32例。截至2021年底,我市捐献人数在全省红会系统中排名第七。虽然今年来,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取得较大进步,但总体而言仍存在不足,与这方面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兄弟”地市相比也有差距。
国人常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像造血干细胞捐献这样的“救命事业”为何面临推进困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公众对这一事业的认知还不足,很多部门和单位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刘浩 谭淑欣
喜
今年捐献人数达10例,超以往3年总和
38岁的陈俭铭是新会人,是一名货车司机,平时经常参加无偿献血。2015年,他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12月2日,陈俭铭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我市今年第十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江门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邓燕群负责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多年,每例成功捐献她都了然于胸,也深深被他们感动。她说:“每个血液病患者的背后都牵扯着一个家庭,志愿者不仅是救了一个人,而是救了一个家庭!”
茫茫人海中,一场场生命的接力,因双方素昧平生更显珍贵,因救助者的无私奉献更为动人。
12年来,这些热心善良的捐献者们,为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血液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首例捐献者叶德华,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再次捐出淋巴细胞;捐献者黄燕梅在家人反对的情况下,耐心做好家人思想工作,毅然捐献;捐献者谭丽霞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连续15年参加无偿献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江门捐献者树立了榜样,为社会传递了关爱生命的正能量。
然而,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并没有大众想象的进展得那么顺利,捐献者人数增长非常缓慢。2006年10月,我市开展捐献工作,直到2011年10月,江门才成功捐献第一例,而后每年以2—3例的速度缓慢增长。
今年,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取得较大进步。截至12月10日,江门成功捐献人数达10例,超过以往3年的总和。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江门市红十字会系统每位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红十字会系统强化组织架构、瞄准“重点群体”、加大宣传力度。其中,江门市红十字会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保留”项目,做好随访,加大血样采集工作力度;台山市红十字会为志愿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关怀;鹤山市红十字会搭建线上平台,及时发布捐献信息,接受捐献者报名咨询;恩平市红十字会把目标瞄准无偿献血志愿者和高校学生,发动其加入造血干细胞血样库,入库率明显提升。
愁
入库人数比例低,公众存在认知误区
可喜成绩的背后,也藏着忧愁。目前,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与这方面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兄弟”地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同时,血液病患者对造血干细胞的需求,依然巨大。根据中华骨髓库最新数据,截至11月30日,我国捐献造血干细胞总数为14410例,而患者申请人数为109275人。
捐献造血干细胞,需先采集血样申请入库,而入库数与捐献成功率息息相关。入库数越大,成功匹配的机会就会越大,患者获得“生命种子”的概率才会越高。记者从江门市红十字会获悉,目前,江门全市常住人口483.51万人,但我市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入库数只有3000多人份。
邓燕群告诉记者,目前,我市主要把入库志愿者目标瞄准无偿献血志愿者、高校学生和部队人员。但这部分人群数量毕竟有限,生命的接力,要有更广泛的参与,才能越跑越快。
捐献者人数和入库志愿者人数偏少的背后,有很大的原因是公众对这项“救命事业”了解不够。
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不少市民对于这项公益事业知之甚少,甚至存在一些认知误区。许多人还停留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等于捐献骨髓,会疼痛不已,或者认为对身体有害,得不偿失。
江门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梁惠如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主要通过血液分离技术从外周血中提取,类似于捐献血小板。此外,造血干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捐献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即可恢复到原先水平,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认知误区的存在,不仅导致捐献入库志愿者人数增长缓慢,不少志愿者还受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从而造成临捐前反悔。这对患者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
梁惠如解释,患者移植计划确定后,医生将对患者进行“预处理化疗”,即摧毁受者病态的造血系统,创造条件让新的免疫系统进驻。如果捐献者悔捐,患者的造血与免疫系统不能被重建,骨髓功能衰竭,将对患者影响重大。
幸而,在工作人员的跟踪、随访、解释下,我市目前尚未出现捐前反悔情况。
愿
期盼获得更多关注和激励
在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上,陈俭铭从没后悔过。起初,当得知对方是一个2岁的男孩,并且因反复感染要延迟捐献时,他十分担心,他说:“我怕他挺不过来,想赶紧帮帮他。”像陈俭铭这样的捐献者,他们不为别的,只为救人。
但是,纯靠爱心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只有政府和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给予捐献者和其家属更多的尊重和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市政府部门和单位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关注度不高,相关激励表彰较少。
作为捐献志愿者,陈俭铭说:“希望社会能重视起来,加大宣传,为公众传达正确的内容,消除人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误解。”同时,他也希望政府部门和社会能对他们给予肯定和支持。
江门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黄集文表示,希望政府能将捐献者纳入“江门好人”“广东好人”等荣誉的推优评先范围,并树立典型加大宣传,鼓励更多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同时,适当给予激励,如在就医、旅游、搭乘公交车方面给予优惠。此外,还可以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购买个人意外伤害保险等。
好在,近年来随着相关宣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部门认识到这一问题,开始重视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其中,江门市文明办在上半年的《江门市文明行为记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将“参与捐献造血干细胞”纳入文明行为。
前路漫漫,依旧有生命等待着被延续。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助力下,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困境将会不断得到破解。
小知识
如何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的公民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当地红十字会联系,填写捐献志愿者登记表并采集约8毫升血样,即可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捐献志愿者的血样经HLA分型检测,相关信息会被录入到中华骨髓库数据库中,等待患者检索配型。当患者检索到与某一位捐献者志愿配型相合时,便可以做捐献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