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门实践”——21/2022-12-21/A05/87071671560876276.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生动实践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时代内涵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2 年 12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人大高标准建设20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
以生动实践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时代内涵

恩平市良西镇人大代表到田间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江海区江翠社区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
蓬江区白沙街道实践基地宣传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江门人大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深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去年11月,江门人大召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研讨会,在全市选取1个县(市、区)、7个镇(街道)、7个村(社区)共15个单位,建设江门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日前,江门人大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调研,总结全市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好经验好做法,新设立5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持续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以生动实践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门实践”。

    “我们将围绕党的二十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要求,继续坚持市县镇三级联动,打造更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载体和响亮品牌,推动全市各级人大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易中强说。

    文/图 张浩洋 区志宏

    行动迅速

    全省率先启动实践基地建设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再次深入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强调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作为中国侨都,江门是面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特色和优势、增进国际社会了解和认同的窗口。江门人大迅速行动,在全省率先启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仅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一个月后,江门人大就制定出台实践基地的建设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建设原则、组织实施内容及工作要求,建设首批15个“江门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

    建设过程中,江门人大建立起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凝聚全市各级人大智慧和力量,为推进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分别挂点联系各实践基地,加强指导;各级人大和各实践基地结合当地实际,强化实践和自身特色,积极探索创新。

    与此同时,各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研习、实践、展示和辐射功能作用,全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中国侨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把实践基地打造成为民意表达的‘直通车’、普法宣传的‘讲习所’,成为群众广泛参与基层治理的最佳实践平台,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讲好人大故事的重要阵地。”易中强说。

    贴近群众

    建好民主民意表达平台

    清晨,晨练的市民流连于法治长廊;傍晚,跳广场舞的阿姨和玩耍的小朋友在休息间隙学习民法典小知识……经过近年来的运转和实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不断扩展,不仅是基层的“民意直通车”,更是全市人民全过程参与国家法治建设、向社会全方位展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

    “我们投资30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完成1200平方米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和占地约0.73公顷的法治广场,年内将完成法治广场二期建设,将‘代表联络中心’设置在沿路的一楼,出入便捷,方便群众进站反映问题和诉求,把立法‘大门’开到群众‘家门口’,为五级人大代表提供交流和履职的场地,让联系点的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江海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江门人大依托实践基地,进一步建好民主民意表达平台,整合优化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实体平台,创新代表主题实践活动,丰富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

    江海区礼乐街道结合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开展人大代表进网格活动,探索“代表+网格”“村居民议事会+网格服务”机制。“我们将60名人大代表按照所在地域、所属界别、个人自愿和组织安排等原则,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全部下沉到网格听声纳谏、献计出力,实现人民民主服务范围全方位、服务内容全覆盖,推动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安排落地见效,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江海区礼乐街道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见微知著。江门人大积极打牢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基础工程,以更多有益探索和更多实现形式,把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

    温暖民心

    强化代表在实践基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人大代表是建设实践基地的重要主体。各级人大依托实践基地开展代表履职活动,强化人大代表在实践基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常态化、多渠道,让人民群众随时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

    “我们在崖门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设置代表荣誉榜,公示每季度每个代表团积分最高的三名代表。同时,建立代表星级评定机制,把代表履职积分情况作为星级评定的重要依据,评选一至六星级代表,而对积分较低的代表,进行提醒或约谈。此外,崖门人大每季度还会开展积分兑换活动。”崖门人大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今年自开展积分管理制度以来,崖门人大共组织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履职活动超30场,服务群众超6万人次。人大代表作为“民间河长”,今年累计反馈整治意见超60条,助力新会区崖门镇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该镇共开展接访活动143次,收集意见建议35条,为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7件。

    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对于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村民来说,连接上巷村出入口的直道怎样建设是关系每个村民的大事。上巷村通过人大代表走访选民、村民议事会、恳谈会、逐户上门征求意见等灵活多样的协商方式,既充分吸纳了民意,又让村民领会和理解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和初衷,从而找准村民最关注的问题。

    如今,上巷村有了时尚靓丽的入口和出口楼牌,村内主干道路宽敞平坦;路边增设了小公园、驿站、骑行彩虹道等休憩活动场所;村道两边铺设了草坪,沿线种植了各类绿化树及美丽的黄花风铃木,为村子增添一抹青春的亮色与活力……各方面的升级改造,让上巷村焕然一新。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参与村内事务的热情更高了,一个个好建议、好点子在上巷村的美丽建设实践中落地开花。

    在上巷村,民主已经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触手可及,真实管用。“什么叫村民当家作主?就是我们说的话管用”,“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我们不仅能当家,而且能当好家”……村民你一言我一语中透着自豪和满足。

    蓬江区白沙街道

    打造“1+4+N”实践基地体系

    蓬江区白沙街道全力打造包括1个实践基地、4个片区实践站、N个社区实践点的“1+4+N”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体系。

    以基地为核,提纲挈领。白沙街道依托街道代表中心联络站,设置“法治长廊”“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工作展示厅”等功能区域,打造实践基地,主动收集、挖掘人大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鲜活案例,打造可感知、可衡量、可阅读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样本。

    以“站”“点”为网,覆盖街道。白沙街道因地制宜建设“片区实践站+社区实践点”覆盖全街道的“网格化”基层治理实践体系。范罗岗片区实践站开展“民生无小事,代表来议事”、“部门进站,代表到家”等实践活动。美景片区实践站主动链接大党委成员单位、共建单位和热心企业,强化党建引领,建立议事联动机制。兴盛片区实践站成立专业监督小组,推动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甘化片区实践站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开展交流研讨,深化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学习研究和宣传。

    以实用为先,细化功能。白沙街道各个站、点选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人员聚集场所,设置“民情倾听室”“议事厅”“代表书屋”等功能区,便于代表议事、学习交流、接待选民,构建“15分钟联系圈”,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

    江海区人大常委会

    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全面探析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的运作规律,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一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答卷。

    人大监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监督议题,努力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纳入到人大监督工作之中,民生议题不少于年度监督项目的1/3。同时,广泛邀请人大代表、市民群众参与旁听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开展约见行政机关负责人、对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评议等活动。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窗口。作为全省唯一“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形成“八步流程工作法”,实现立法意见征集工作“一条龙”。截至今年11月,共完成51部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建议征集,上报946条意见建议,104条被采纳。

    此外,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和法治广场投入使用近一年来,共接待群众近万人次,开展法治宣教活动16场,成为江海区乃至全市法治建设的城市标杆和开展群众性法治活动的重要阵地。今年6月,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受邀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办的地方立法培训班上分享工作成果。

    新会区双水镇龙脊村

    建设民意驿站 汇民意聚民智

    新会区双水镇龙脊村在原有代表联络站基础上提升场地建设,新建一个面积70平方米的民意驿站,在常态化开展好代表进站履职的同时,发挥驿站汇民意、聚民智的作用,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征询等方式,把群众的心声转化为民主决策,让小小的民意驿站发挥出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开门倾听、广纳民意的作用。

    民意驿站还设计了龙脊村的吉祥物“吹鸡”,寓意人大代表“一呼百应”,聚力为民办实事。龙脊村实行“敲门问建议”制度,人大代表和村“两委”干部主动进村入户,就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办理情况、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制作“龙脊人微心愿卡”,群众有什么诉求,可以写到卡片上,交给人大代表或报所在网格、民意驿站及时处理。

    同时,龙脊村巧用“民事民商议”五步工作法,前期成功推动巴贝高亲子乐园、陈大羽公鸡艺术馆、悦读馆等一大批大型文旅项目落户。今年以来,继续运用民主议事的方式,使村内鱼塘的租金由原来的1000元每亩增至今年10月的3000元每亩,大大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增收致富。

    台山市台城街道环南社区

    建设接地气、聚民智、惠民生的实践基地

    台山市台城街道环南社区实践基地的功能定位是学习研究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全天候载体,打牢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基础工程,让实践基地更接地气、更聚民智、更惠民生。

    环南社区将东湖公园旁的小商铺进行改造,新设有办公区、接访区等功能场室,并配置了电脑、LED显示屏,同时挂牌建立环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移动联络站,让22名各类别代表驻站履职,使人大代表与群众接触实现“零距离”。

    实践基地不只是一块牌子,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实践形式和多样化渠道。环南社区常态化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每位人大代表联系10名选民代表,通过定期召集选民代表座谈,听取选民的意见和建议。自建站以来,人大代表接访走访群众295人次,召开选民代表座谈会5次,组织小组活动7场次,收集建议32条。

    此外,环南社区创新搭建移动联络站,实行“代表问事、居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协事”工作法,推动解决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完成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果园村小公园升级改造项目,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开平市蚬冈镇

    党建引领 实施“民感器”行动

    开平市蚬冈镇人大做好“侨”文章,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施“民感器”行动,成为江门人大向省推荐的四个创新案例之一。“民感器”寓意为“敏感器”(聚焦群众关注“敏感事”,增强代表反应“敏感性”,提高部门落实“敏感度”),表示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人大代表能及时作出反应,政府部门能及时解决问题。

    蚬冈镇在人流较多的侨心广场建设“民感器”联络室,建立“侨通道”,同时实施“与村民100%交朋友”行动聚民心暖侨心,组织全体镇村干部进村居、进农户、进田间,广泛收集群众关注“敏感事”。此外,该镇成立中坚为侨服务志愿队,组织代表对年长侨眷实行“每月定访+节庆必访+遇需专访”的上门N访联系制度。

    蚬冈镇还组织代表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侨心工程、乡村振兴、民生项目等开展专题视察,全力支持和引导代表参与中心工作。专业技术类代表助力开平市重点督办项目晶科光伏发电实现了重大项目当年动工、当年投产的历史性突破;促成投资4亿元的国家粮仓项目落户蚬冈。归侨侨眷代表讲好侨乡故事,促使联登里侨胞自发筹集26万元支持联登里东、西阁楼的活化、美化、亮化工程。中坚楼侨心广场、“数字碉楼”侨心馆、“侨头堡”公园等侨心项目建设仅用时6个月。

    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

    努力实现“村民事、村民议、村民管”

    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紧紧依托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履职作用,在乡村治理、法治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7项国家级荣誉。

    一直以来,来苏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每户选出一个代表参与村内事务决策,努力实现“村民事、村民议、村民管”,以民主的方式来凝聚共识。如在引进和安里民宿项目和来苏山水人家文旅项目初期,来苏村“两委”干部、人大代表积极走访收集每户村民代表意见建议,通过多次召开村民议事会以及集体投票的方式,确定引进两个文旅项目,以决策透明度赢得群众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认同度。目前,和安里民宿项目已经建成投入运营,来苏山水人家项目也在顺利推进,进一步带动当地实现产业振兴。

    来苏村把实践基地和代表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定期开展视察、调研活动,使实践基地成为促进民生改善的“加速器”。同时,坚持代表接待选民制度,定期安排代表轮流接待群众、定期联系选民,让代表与选民“零距离”接触。

    恩平市良西镇

    全力构建“基地+”模式

    良西镇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地建设作为党委“一把手”工程,推动打造了包括1个实践基地、9个实践站、124个实践点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体系。

    在推进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良西镇全面落实“月进站”“季集中”“年述职”“双联系”四项制度,每月2次安排代表进站接访群众,每季度组织人大代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问题开展“全过程”监督,年终组织代表向原选区或选举单位述职、接受监督,通过“双联系”制度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高要求规范实践基地运作。

    同时,良西镇全力构建“基地+”模式,推动“实践基地+网格化”“实践基地+民意窗”“实践基地+议事会”“实践基地+票决制”……以此发动代表进“网”入“格”,创新设立立法议事会制度,探索形成“代表+联络员+数据库+项目”的代表建议办理模式,积极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良西实践”。

    得益于此,良西镇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有效延伸倾听民意的触角,近年来票决出的19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得到落实,投入资金超1.5亿元,惠及群众超2.7万人。同时,去年以来收集到问题建议128个,117个问题被列入政府项目。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