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镇街
上一版3  
盼行业走出“靠天吃饭”困境
“大喇叭”一响 信息政策直送到家
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搭上“直通车”
持续擦亮侨乡教育名片
力促跨学段育人方式 共享共融共通
《青苹果》助小学生爱上阅读
设立奖教金 激励教师努力奋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汶村镇养殖带头人探索科学养蚝方法
盼行业走出“靠天吃饭”困境

甄一举查看生蚝的生长情况。

    “这些蚝还可以再养一养,受天气影响,今年的台山蚝上市会慢一些,过了冬至就开始肥美了。”在汶村镇靠近镇海湾的咸围里,养蚝人甄一举站在一艘蓝色的小船上,一边弯着腰观察水中悬吊的台山蚝生长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今年生蚝的养殖情况。甄一举投身养蚝行业已近十年,他从来没有停止对科学养蚝方法的探索,为推动生蚝养殖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嘉敏

    生蚝养殖越做越大

    台山市蚝业协会为台山蚝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2020年,台山蚝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作为台山市蚝业协会的主要成员,甄一举积极参与到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每个环节,助力打响台山蚝的品牌。“我是汶村人,对家乡的特产生蚝充满着感情,希望能通过不懈努力,集合力量将台山蚝的品牌做大做强。”甄一举说道。

    提起与台山蚝的结缘,甄一举表示,要从十多年前说起。当时,为了振兴家乡生蚝养殖业,甄一举在花费两年多的时间去研究生蚝养殖技术后,于2013年正式开始从事生蚝养殖。随着生蚝养殖越做越大,2016年,甄一举牵头成立台山市信和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专注于台山原生态生蚝养殖生产、深加工和销售,依托经营的万亩养殖基地资源,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优质的生蚝。

    “我们养殖场位于多个乡镇,有海上吊养、咸围吊养,培养的生蚝品种有台山蚝与三倍体生蚝,珠三角客户偏爱台山蚝,省外客户喜爱三倍体生蚝,我们已经建立起完善的销售渠道。”甄一举介绍,他们的生蚝养殖基地遍布广海、川岛、汶村,产品深受全国客户欢迎。

    养殖生蚝近十年,甄一举有了满满的收获,凭借在生蚝养殖业内的出色表现,他成为江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江门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常务副会长,为弘扬和发展生蚝文化事业而努力。甄一举表示,近十年经历了不少惊心动魄的时刻。“今年台风暹芭来袭,在川岛的蚝排被吹走了,上百万的三倍体生蚝说没就没了,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我向养殖户分享了这个‘坏经验’,希望大家不要走弯路,我会继续研究更好的养殖方式,解决‘靠天吃饭’的难题。”甄一举说道。

    探索科学养蚝方法

    “虽然生蚝是依靠海水养殖的,但是生蚝产品要如何才能打造高标准的规格,对生蚝进行品控很重要,因此,我们在探索科学养蚝的方法。”甄一举认为,想要台山生蚝产业得到健康且不断地发展,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是很重要的。

    为了推动生蚝养殖更加科学、高效,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生蚝产品,近年来,甄一举引入高新科技的净化设备,以提高合作社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行业产业链建设打好基础。如今,甄一举除了拥有多个原生态养殖基地,还会为上岸后精心挑拣的每一只生蚝进行净化,提升生蚝的品质与附加值。

    “在产量上,我们也积极开展研究与尝试,与科研单位合作研究台山蚝的三倍体蚝种,有望将台山蚝三年的生长周期缩短到一年,以此增加产量,也为走出‘靠天吃饭’困境创造条件。”为促进生蚝产业交流合作,甄一举以信和隆水产为平台,与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及珠海市世通超高压技术应用研究院、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单位紧密合作,通过多项措施改善生蚝的生长条件、提高产量。

    “未来,除了研究生蚝产品的深加工产业发展,还要打造蚝业产业园,建立科学养蚝的海洋牧场,努力实现自动化养蚝。”甄一举期待,未来能建立科学、高效的生蚝养殖生产、深加工和销售全方位融合的合作社经营模式。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