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升华的重要载体,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战场。在高校思政课中深入开展侨文化的融入,既可以丰富思政教学元素,又可以助力侨文化研究,让侨文化真正走入理性认识的深水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当前,江门市正向着文化强市目标阔步前进。江门市高校思政课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十余万人的大学生群体,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如何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以丰富多彩的五邑华侨文化资源为依托,把侨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中,积极构建“大思政课”,让思政课更有活力、说服力、感染力,从而激发五邑侨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我们要做好在江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实现大学生对五邑侨文化的认同,让五邑侨文化随着高校学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因此,做好高校思政课的侨文化融入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五邑侨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华侨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因此,积极把五邑侨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知识、价值和素养上的高度逻辑契合性。
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立德树人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对中国侨都江门来说,有丰富多样的侨文化作为素材和案例支撑、有可歌可泣爱国爱乡的华侨个人和团体作为故事支撑、有多处华侨遗物遗迹的现场教学场地资源,江门高校思政课教学一定会在课堂内容、课堂方式、课堂运行流程等环节发生重要变化,有助于扭转传统思政课的灌输为主、说理为主的被动式教育,有助于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有助于提升五邑侨文化的思想力、传播力和影响力。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升华的重要载体,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战场。在高校思政课中深入开展侨文化的融入,既可以丰富思政教学元素,又可以助力侨文化研究,让侨文化真正走入理性认识的深水区。
五邑侨文化重要内涵在于对先人价值和理念的坚守、传承,因此五邑侨文化不能被简单理解为文化产业意义上的文化载体物。长期以来,五邑侨文化的活化利用被看作文化包装、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向市场推广。这种文化物质化、文化利益化的做法固然是五邑侨文化推广的一方面,但我们更加应该聚焦的是文化最深层的文化精神,避免文化流俗化、文化碎片化。
五邑侨文化的活化利用和精神传承,需要借助江门地区乃至全国高校思政课课堂,在课堂上被青年学子所认同,从而持续地在新时代存续和发展下去。五邑侨文化的真正利用是被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价值例证。
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开拓进取、创新创业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对于思政课的价值引导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发生在本地的榜样更加震撼人心、刻骨铭心。一个案例胜过千言万语,一个人物胜过千教万教。如体现五邑侨文化中爱国主义特质的早期重要杰出人物、新宁铁路的设计者和创始人、华侨企业家陈宜禧先生以及“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等。我们在思政课中如果能对于这些杰出五邑侨乡先民的英勇事迹和逸闻趣事娓娓道来,青年学子一定能在厚重的五邑侨文化的感染下,发自内心地认同五邑侨文化,并以其为榜样,砥砺践行、矢志报国。
五邑侨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析
五邑侨文化已经在高校以不同路径、不同渠道体现,但据了解,这种融入一方面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由党员领导干部和辅导员等政工队伍进行推动;另一方面存在于各门非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课程思政元素形式对教学进行点缀。而在高校思政课中,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大规模开展五邑侨文化融入的做法尚不多见。在此,我们提出以下做法,以此指导各门思政课深入、全面、系统开展融入工作。
首先,地方文化部门要有“融入自觉”,做到自觉融入、主动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群体来自五湖四海,这一群体缺乏与江门原住民和侨文化交往的纽带。如何能够大规模、全面深入地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了解五邑侨文化的丰富特质,成为融入工作中地方文化部门需要开展的前提性工作。在落实教育部文件的背景下,近两年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规模急剧扩大,对教师队伍的侨文化熏陶非常有意义。为此,地方文化部门可以尝试主动建立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多元联系渠道,打通联系的“最后一公里”。建立联系后,要做到主动送文化上门,及时分享地方文化部门所掌握的侨文化资源、侨文化工作。要多牵线搭桥,举办五邑侨文化思政课教师专场研讨会、研讨班等。要邀请地方资深侨民和侨文化专家现场示范教学,把侨文化主动“送上门”并及时跟踪,做好后续的活动支持、场地支持等服务。此外,地方政府部门应该调查青年师生的构成情况,实地了解青年师生的所需所想,有针对性地对接高校思政教师暑期实践考察研修活动,开展五邑侨文化研修在全国思政课教师中的招募活动,全方位输送侨文化资源进高校校园、进思政课堂、进思政教师头脑。
其次,教师要在融入工作中提升“备课”功夫——提升主动融入意识、融入的深度广度和融入水平。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负责输出知识、价值和素养。教师的指挥棒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效果。因此作为五邑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清醒的方位自觉、依靠自觉和学习自觉。五邑大学本身就是侨胞捐资助学的生动体现,校内思政课教师对校内的建筑来由、镌刻的名人事迹等要积极了解、融入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要”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不断提醒着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牢牢把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立足点、切入点、发力点、归结点都聚焦于五邑地区丰富多元、博大精深的侨乡文化资源。思政课教师既要有融入的自觉意识,又要做到有机融入,让五邑侨文化和高校思政课教学做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再次,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跨时空融入。课堂教学,应该借助线上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室的空间限制,实现课外资源课上展、线下资源线上点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多种媒介和手段,全方位展示五邑侨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五邑侨人物为例,思政课应借助有关部门制作的视频资源,重点展示侨胞“爱国爱乡”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个过程中,除了重点推荐侨人物外,我们还可以把能够体现五邑侨文化的侨村落、侨展馆、侨建筑、侨批、侨遗迹(如新会华侨义冢)、侨地理标志(台山海口埠出海码头)等,有目的有意识地制作成线上资源,甚至是线上三维立体场景,以虚拟仿真的体验效果感染学生,达到启智润心的思政课效果。
最后,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建设思政课现场教学基地,实现理论学习实践化、实践体验理论化的全方位融入。所谓理论学习实践化,即在做中学,在实践活动中开展理论学习,以实际操作的感性方式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所谓实践体验理论化,即要求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要能够联系相关理论进行观察和研究,养成实践过程中的理论自觉。理论学习实践化,还要以现场教学基地的形式,让思政课的内容与鲜活的侨文化实物实景实人实事融为一体,切实把思政课相关内容感性化、具体化。实践体验理论化,要求精心设计实践内容,确保实践过程的精准理论对接和理论提升。
高校思政课均要开设一定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五邑侨文化中有广阔的可供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丰富资源,比如开平碉楼与村落等均可以作为开展思政课现场实践教学的现场教学基地,凸显实践教学的本义真味,进而实现五邑侨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不仅要做文化名城,更要追求文化强市、文化强校。五邑侨文化和高校思政课的有机融入,需要多方重视和发力,需要体制机制的确立和深化,也需要相关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和保障,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定能够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见到效果,彰显出五邑侨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独树一帜的文化魅力。
(尚小华,作者系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