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达平
和庞鹏先生认识,是在2010年于东莞举行的中国首届新水墨艺术邀请展研讨会上。我和他正好分配在同一房间休息,只是,这晚基本没好好休息。庞先生十分健谈,从艺术审美到艺术流派,从作品到画家,从艺术到哲学,从东方艺术到西方艺术。话题非常广泛,无所不包,无所不聊。加之我难得遇见广东同乡,更添增一份好感,于是一直聊到天明。从中得知他胸襟开阔,见广博识。
2017年,庞鹏为了观看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展,专程从广东飞去北京。因故宫专门展厅每天限人流,故一票难求。他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自带面包和矿泉水进去,从早到晚反复观摩,一连观了三天,可见他对艺术的痴迷程度。他每到一处都要参观当地美术馆、博物馆,瞻仰名师画作。他还走遍大江南北,访师交友,苏天赐、杨之光、欧洋、胡钜湛、陈振国、刘书民、周彦生、庞茂鲲、庞中华等著名艺术家都有交往,他从这些艺术家的交往中汲取艺术营养,充实自己。
有艺术追求的画者一生中无不在选择的困惑与迷惘中度过。庞鹏也不例外,他在要我为他撰述文字之前发给我一批近年创作的作品图片,基本上是传统写意花鸟、山水画。题材有山水、松鼠松树、樱桃果品、白菜南瓜草虫等。他对倪瓒、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虚谷、齐白石等艺术家有深入的研究,其中更喜欢白石老人的画,其用笔简约大气,色彩浓艳不俗,注重天趣,题材十分平民化。庞鹏的传统大写意作品题材也十分平民化,《得瓜图》《事事如意》《紫气吉来》《祥云山村》《家乡》《家有喜事》等都是平常百姓喜闻乐见的吉祥题材,很接地气。作为齐派、岭南画派系弟子,他研究齐白石,但不全似齐白石。庞鹏画的花鸟及松鼠更注重童趣,造型讲究结构,讲究画面的空间关系及各艺术因素的对比。庞鹏的画还特具岭南画派风姿,很有灵气,格调高雅。笔下的松树,枝干苍劲,用笔松动,松针繁而不乱,劲健有力,更多地结合了岭南植物木麻黄的结构特征,也强化了作品的地域特色。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列在“六法”之首,庞鹏的画也有这一特点,而地域特色在艺术创作中也十分重要,可以说是艺术风格,面貌形成的组成部分。艺术最忌模仿、相似。艺术贵在创造、贵在区别。传统花鸟画领域,有许多大师如大山横亘其中,想在这方面开辟新天地谈何容易?故没有很大的胆魄,没有清晰的思维,实在是难有所成。庞鹏知难而进,说明他是谙其道而不怕难者。
从庞鹏近期作品可以看出,其审美标准除彰显个性外,有更趋共性认同之倾向。他认为好的作品应为大众所能接受、欣赏,也应符合市场需求。因此,庞鹏近年所作的写意花鸟画作品无论从题材到构图,还是从色彩到造型,以及画幅格式、尺寸大小等都尽力符合市场化要求。笔者认为:艺术做俗易,做雅难,做到雅俗共赏更难。齐白石艺术便是雅俗共赏最典型案例。许多艺术雅是雅了,行内十分认可,但普通大众看不懂。而有更多的艺术,普罗大众十分喜欢,而业内却引以为笑柄,这类例子可说不胜枚举。
庞鹏后来又发了不少早期画作给我,可见他早年曾受改革开放后涌入的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创作了许多先锋派作品。这批创作结合甲骨文字及汉简,辅以色彩、墨线、墨块形成画面的主体。从中可理解其贯穿的艺术主旨是把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篆体、汉隶等文字和西方美术构成因素结合,展现了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话,这样的艺术语境产生了既冲突又和谐的艺术美感,表达了庞鹏早年对远古中国文字的缅怀以及对西方艺术形式的迷恋,他试图使这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明相互交融,怀着极好奇的眼光和兴趣观察其融合中的化学变化,希冀探索实验出一种新艺术形态,可以说是鲜有的大胆探索。
纵观庞鹏的艺术,可以确定的是:首先他是一位艺术之路上认真思考及探索的行者。他的艺术,经历过对传统艺术的怀疑到回归这样的过程。在撰文期间,他又发来最近完成的多幅画作,大多是中国写意花鸟画作品,画面更为完善,布局更为充实,造型更趋熟练,笔墨更加练达。说明因为坚持,他的努力已渐见成效。相信假以时日,他的画,境界会更开阔,趣味更雅致,色彩也更沉稳,是一位很有前途的画家。